杨雁1 赵雷2 朱艳玲(通讯作者)1
(1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2云南省肿瘤医院PET/CT中心 云南 昆明 650100)
【摘要】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外消旋体与左旋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把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体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外消旋体氨氯地平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记录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析两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不良反应人数观察组为4例,而对照组为2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119元,对照组成本115.5元,成本效果分别为129.8和135.9。结论:氨氯地平与左旋体氨氯地平临床效果相近,但后者不良反应人数少,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08-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病,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增高,导致体血管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心力衰竭、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以及肾衰竭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1]。起初认为高血压是种中老年疾病,但现在的发病者趋于年轻化。最近的高血压普查当中,35-45岁的患者占到63%。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脑中风)、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口已占全球死亡人口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塞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氨氯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用),目前是一线高血压治疗药物。本文选择120名高血压病例,通过对氨氯地平的外消旋体与左旋体两药的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疗效、对比成本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方法
1.1资料: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病例,诊断标准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2]建议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且收缩压在140~179(mmHg),舒张压在90~109(mmHg)范围内为轻、中度高血压,无并发症,均排除糖尿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肝肾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以及对二氢吡啶类过敏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5.5岁,轻度高血压34例,中度高血压26例;对照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6.9岁,轻度高血压32例,中度高血压28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施慧达药业集团),每日1次,每次口服剂量2.5mg,连续服用7周;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山东方明药业集团),每日1次,每次口服剂量5mg,连续服用7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其他影响血压药暂停使用。
1.3疗效评定:记录血压变化:服药后6h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90≤血压≤140mmHg),对照组服药后6.5h血压恢复正常(90≤血压≤140mmHg)。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观察组为4例,对照组为26例(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压、面部潮红、头痛、下肢及踝部水肿,牙龈增生)。
1.4统计学方法:两组临床效果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比较t检验,P<0.05,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1997年[3]通过大量实验证实氨氯地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来,作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第三代制剂,它既保留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此外,降压作用维持时间长,血压波动较小。这种药理表现主要跟它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相关,口服吸收缓慢,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6h-8h,血浆半衰期为35h-50h,血药浓度峰值变化不大[4]。该药物有两种同型异构体左旋和右旋,左旋体的药理活性将近1000倍于右旋体,同时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水肿、疲劳、失眠、恶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少见瘙痒、皮疹、呼吸困难、无力、肌肉痉挛和消化不良。极少有心肌梗塞和胸痛的报道。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循环慢性疾病,如不加以治疗常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5][6],一般需做长期维持治疗。因此,在长期服药维持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减少与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结果显示,虽然两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近,但是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例数,且左旋成本效果低于氨氯地平,左旋体替代外消旋体的氨氯地平有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92-493.
[2]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试行本)[J].高血压杂志,2002,8(1):94-104.
[3]GP Perna, M Stanislao, G De Luca. Tolerbility of amlodipine: Ameta-analysis[J]. J. Clin Drug Invest, 1997, 13: 163-168.
[4]Elliott HL, Meredith PA, Reid JL,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disposition of single oral doses of amlodipine in young and elderly patients. 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88, 12(Suppl 17): S64.
[5]杨丽.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258.
[6]王欢,潘力,谭毅.左旋氨氯地平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11,1093-1096.
论文作者:杨雁1,赵雷2,朱艳玲(通讯作者)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地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左旋论文; 血压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