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党建思想概论_小资产阶级论文

刘少奇党建思想概论_小资产阶级论文

刘少奇建党思想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刘少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他有众多的著作,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党的建设方面占着首要的、突出的地位。

一、关于毛泽东建党路线

1.毛泽东建党的路线的首次概括

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刘少奇第一次概括出了毛泽东的建党路线。这就是: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

毛泽东建党路线的精神实质,是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从党内的本质矛盾出发的,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这是由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由于中国社会是“两头小、中间大”,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众多;由于党在创立以前没有足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准备,在党成立以后又立即全面投入轰轰烈烈的实际斗争,没有很多时间来进行理论宣传工作,使党内这个最本质矛盾愈来愈显得十分突出。只有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不断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影响,逐步解放这个矛盾,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2.毛泽东建党路线是在同机会主义建党路线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建党路线,是同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建党路线根本对立的,也是同建党问题上的形式主义倾向根本对立的。

右倾机会主义建党路线,就是党内某些同志的自由主义路线。“左”倾机会主义建党路线,表现在某些同志无视中国的特点,机械地搬运外国党的建设的经验,并把它当成教条加以绝对化;片面强调党内的集中制与党内斗争,强调一切不妥协,强调机械的纪律,而废弃党内民主、党内和睦与对于问题的认真讨论和批评以及党员的自觉性自动性等。刘少奇认为,这两种偏向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的领导机关占据优势时,他们在政治上实行右的或“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同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上实行的右的或“左”的机会主义路线。不用这种机会主义建党路线作斗争,党就将被瓦解和毁灭。

毛泽东建党路线在斗争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党的七大由刘少奇作出高度的理想概括,已经过去快半个世纪了。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关于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1.完整地论述党的性质

从现有党的历史文献来看,对党的性质的论述,要以刘少奇在党的七大的论述、即《论党》一书的论述最为完整。它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论证了党是有组织的部队。论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论证了党在现阶段是为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上述这些方面,既是党的工人阶段先锋队性质的体现,又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的条件,也是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的依据。

2.决定党的性质的六个基本条件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在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接受了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运动中最优良的传统,从1927年革命和革命以前伟大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与中国工人运动有不断的联系。第二,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并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所制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发展起来的。第三,党的无产阶级的纲领和政策,区别于任何其它政党,并以此实现了中国无产阶级对人民大众的革命领导权。党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最终目标。第四,党的无产阶级铁的纪律,每个党员都必须遵守,不得逾越。第五,长期的国内战争与民族解放战争煅炼了党,使大批党员转入革命的军事集体生活与生死斗争中,使他们在思想上、组织上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煅炼,从而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第六,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使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实行思想上的彻底改造,改变其本质,使他们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战士的性格。刘少奇认为,经过这样产生,又经过这样煅炼和教育出来的党,与任何资本主义国度内的无产阶级政党相比,至少是毫不逊色的。

3.党员的社会出身不能决定党的性质

在党员的社会出身绝大多数是大农、小资产阶级成分的情况下,能不能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这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在认识上长期争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刘少奇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全面地论证了这个问题,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首先,党员的社会出身绝大多数是农民、小资产阶级成份,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仅仅是党员的社会出身不能决定党的性质。决定党的性质的根本的是党的政治斗争与政治生活,是党的思想教育、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而党的总纲及党的组织原则,则保障了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路线在党内占居统治地位。第三,教育、改造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是党的建设上特别重大的问题和重要特点。

三、关于毛泽东思想

1.首先确认“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进行全面、系统的阐发。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是抗日战争时期逐步概括出来的,然而,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评价,同时得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认可的,应首推刘少奇。

2.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首先,是百余年来,灾难沉重的中国各族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而流血斗争,积有无数丰富的经验,以至不可避免地要形成自己的伟大理论,使中华民族,不但是能够战斗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有近代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民族。这种理论只能由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创造出来。

其次,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极大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的科学还不发达等条件,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这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只有把高度的科学精神和高度的革命精神相结合,才能依据历史进程每个特殊时期和中国具体的经济,政治环境及文化背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作独立的光辉的补充,使之适合于新的历史环境和中国的特殊条件,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群众战斗的武器。

第三,毛泽东思想正是从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的东西,又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它是站在无产阶级利益因而又正是站在全体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用以解放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理论和政策。它是经历了长期革命斗争经验并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是唯一救中国的理论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3.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既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刘少奇认为,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的偏向,又要反对经验主义的偏向。

四、关于共产党员的修养

1.独创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理论

刘少奇认为,要建设一个好的党,必须从党员素质抓起,特别是要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锻炼。刘少奇关于党员修养的理论,对毛泽东建党思想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不乏党的建设的著述,而刘少奇《论修养》是在总的建党路线确定之后,从每个党员如何锻炼自己,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的角度,在理论上进行系统阐述,这就具有它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从而对毛泽东建党思想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2.共产党员修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首先,共产党员加强修养锻炼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由党的性质和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其次,共产党员修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艰苦奋斗和工作之风的修养;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等,在党员修养的各个方面中,刘少奇特别强调的是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性修养,因为这是党性修养中最本质的内容。

第三,党员修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加强理论学习和参加革命实践。

3.党员思想意识的修养

首先,什么是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刘少奇说:“我认为这基本上就是每个党员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刘少奇文选》上卷第121页)

其次,思想意识修养的核心是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刘少奇认为,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只能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共产党员要把实现共产主义视为自己的基本责任,相信它的必然性,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革命的气魄和决心同求实精神和切实的工作结合起来,就必须加强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为核心的思想意识的修养和锻炼。

第三,思想意识修养的宗旨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共产党是不谋求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人类解放的利益,共产主义的利益,社会发展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因此,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这是党员思想意识修养的根本宗旨。

4.党员组织纪律上的宗旨。

刘少奇认为,党员在组织上纪律上的修养,反映着党员个人与党组织的关系以及党员个人与其他党员的关系,党员自觉采取正确的立场、方式和态度,去对待党组织和其他党员,这就是党员在组织上纪律上修养应达到的目的。党是有组织的系统,自觉服从是共产党员组织纪律修养的基本方面。刘少奇指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同时,这也是党的铁的纪律。因此,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服从”既是自觉的,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和根本出发点

首先,党的干部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刘少奇把干部问题同党的事业、同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结合起来考察。他指出:没有干部,党的纲领和政策,就不可能通过群众去执行,就不能完成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领导骨干,是人民群众的斗争中产生出来,又去指导人民群众的斗争的。因此,党重视干部,是从重视人民群众及人民群众的事业的观点出发的,并不是为重视而重视干部,这就避免了对“干部决定一切”的片面理解,使党的干部政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

第二,党的干部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团结干部、提高干部,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刘少奇认为,干部的团结和干部的进步,是不可分离的,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因此,团结干部和提高干部,是党的干部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的干部政策首先是团结干部的政策,同时又是提高干部的政策。

第三,吸收和提拨非党干部,与非党干部合作共事。为此,刘少奇认为,应当克服某些党员干部中的宗派主义、包办垄断的作法,去掉自己的缺点,以便吸收团结党外干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人民事业中建功立业,建立威信,并从而吸引人民中更广大的优秀分子来为人民服务。

2.培养、选拔和识别干部的标准和方法

首先,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其次,识别和选拔干部,刘少奇主张应从领导方面和群众方面来认识干部,为此,就应当把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考察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培养教育干部,均必须用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很好地教育干部。应特别重视对区乡、村级干部的教育,因为他们是直接联系人民群众的,是党的一切政策、决定的最后执行者。建国以后,刘少奇为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新形势,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部队和地方的老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问题,要使人人都有机会学文化,学习新知识。

3.在斗争实践中形成领导核心,加强班子建设

刘少奇认为,必须注意在工作中,在斗争实践中形成各个地方和各个部门的领导核心。党的一切组织,必须善于组织自己的领导核心。必须善于把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领导核心中去,代替那些没有能力来领导的干部和作风不正的干部。

六、关于党的群众路线

1.最先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党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创造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领导方法。刘少奇最先把群众路线概括为党的根本路线,即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牢固树立全面的群众观点

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中牢固地树立起全面的群众观点。刘少奇认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54页)

3.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首先,是照顾多数,采取突破一点,推动全局的方法。所谓照预多数,即是必须照顾中间状态与落后状态的群众,否则先进部分就会孤立,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第二,要在群众中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不要醉心于“群众运动”。刘少奇反对那种不注意建立经常工作,不注意在经常工作中积累经验、联系群众,而热衷于突击工作,只靠突击性的群众运动的方法。并且指出,那种事事搞群众运动,把群众运动当作是群众路线的唯一方式是错误的。

第三,不能把完成党和国家的任务,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对立起来。刘少奇一方面指出:要完成党和国家的任务必须是群众路线。越是困难的任务,就越要充分地走群众的路线,关键在于应该耐心地、细致地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另方面他又强调,领导机关提出任务时,必须实事求是。

七、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

1.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的群众路线

把民主集中制同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考察,并提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的群众路线这一科学论断,这是刘少奇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首先,它把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提高到党的组织规律的高度。其次,它发挥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三,它阐明了民主集中制是正确处理领导集体内部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准则。

2.把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概括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并进行系统全面地阐述的,在我们党内要首推刘少奇。他关于民主集中制内涵的思想,不仅具体化为条文载入七大党章,而且为尔后党的八大党章所遵循。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个提法被否定,到党的十四大又重新恢复了这个科学的提法。

3.放手扩大党内民主,反对专制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

放手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是刘少奇的一贯思想。“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发扬党员的自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发动党员或党员的代表在党章规定的范围内层量发表意见,以积极参加党对人民事业的领导工作,并以此来巩固党的纪律和统一。”(《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65页)根据党内民主的实质,就必须反对党内的专制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两种错误倾向。

八、关于党内斗争

1.党内斗争的根源、必要性和性质

首先,党内斗争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在民主革命时期,刘少奇认为:“党与无产阶级是经常处在其他各种非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甚至封建残余势力的包围之中。这些其他各种阶级,便在同无产阶级的斗争或在同无产阶级的联合中,经过党与无产阶级内部不稳定的成份,侵入到党与无产阶级内部来,在思想意识上,在生活习惯上,在理论上,在行动上,经常影响党与无产阶级。这是党内各种错误和不良倾向的来源,这就是党内各种机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这也就是党内斗争的来源”。“党内斗争是党外阶级斗争的反映”。《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8-179页)

其次,党内斗争是必不可免的。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不只是同党外的敌人斗争,并且也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影响斗争。这两种斗争,虽然性质、方式和目的有根本的区别,但都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第三,党内斗争的性质,主要是思想斗争。

2.党内斗争中的偏向

首先,党内斗争中出现偏向,与我们党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有关。我们党一开始就是在共产国际领导下,以俄共(布)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进行建设,这有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同志把列宁的建党原则教条化、绝对化,机械地死板地运用列宁关于党内斗争的原则,如果不注意克服农民、小资产阶级急性、狂热思想情绪的影响,就社会“常常使我们党内斗争进行得过火,斗争得太厉害,毫不限制地斗下去,走到另一个偏向,左倾的偏向”。(《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86页)

其次,党内斗争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党内的自由主义与调和主义;二是机械的、过火的党内斗争,党的组织问题上及党内斗争中的“左”倾机会主义;三是党内无原则的纠纷和斗争。这三种偏向在本质上都是反马列主义的。刘少奇在《论党内斗争》一文中,着重对上述第二、三两种偏向的具体表现和恶果、根源,进行了严肃的、深刻的分析和批判。第三,党内机械的过火的斗争和无原则斗争产生的根源。刘少奇认为,一是党内同志的理论水平一般还很低,经验还不够;二是党内小资产阶级成份多,小资产阶级的急性病、疯狂性、农民小资产阶级的报复性,经常影响到党内斗争;三是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四是投机分子混入党内、以及某种投机心理在党内一部份同志中存在。

3.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一般原则

刘少奇从总结国际特别是我们党的经验出发,概括了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一般原则,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首先,党内斗争是一种最严肃最负责的事,绝不可草率从事。其次,在思想原则上应力求分清是非,但在斗争方式上应力求温和。第三,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第四,在党内外一般地停止斗争会的举行。应从总结工作、检查工作中来指出各种缺点错误。应当首先“对事”,然后“对人”。第五,必须给被批评被处罚的同志以一切可能的申诉的机会。第六,在党内,只能允许合法的斗争,即按照党章党纪所允许的斗争方式进行斗争。第七、禁止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第八,在党内斗争中,一切要讲道理,一切要讲清道理,一切要有道理可讲,目的在明辩是非。

九、关于党的作风

1.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刘少奇历来对党风建设十分重视。他曾经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设起来的党,在党内建立优良作风,确立模范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他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道,为我们党培养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但身体力行,而且他的许多论述,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系统化和理论化。

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刘少奇在《论修养》的著作中,不仅从思想意识和组织纪律上对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而且实际上也从党风的角度,系统地论及了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论及了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同时,还深刻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倾向和不正派的作风。

2.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官僚主义

为了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刘少奇认为,必须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党的领导机关必须帮助干部“学会用老老实实的态度在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帮助他们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并且使他们懂得,这是他们能够继续担负党的领导工作的必要条件”。《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69页)

官僚主义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重要表现之一。刘少奇一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不懈地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主要之点始终是共同的:脱离群众,缺乏民主精神。全国解放后,官僚主义的作风更加突出起来,反对官僚主义,不仅是党风建设的问题,而且成了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时,刘少奇进一步分析了官僚主义的危害和产生的根源,并且提出了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他历来强调,要发扬民主,订立一套民主制度,便利群众去监督,保证群众有很多机会、用各种形式来反对官僚主义。

3.提倡艰苦奋斗,反对腐败之风

在《论修养》中,他强调地指出,共产党员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党内和人民中,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在患难时挺身而出,在困难时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气节。他还严肃地分析和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表现和根源。

刘少奇认为,官僚主义特别是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官僚主义,也是一种腐败现象,它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必须大力加以克服。

建国后,刘少奇强调:我们必须经常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堕落现象的斗争,经常把不可救药的腐化堕落分子清除出党。为了加强党风建设,他还认为,必须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的监督,严肃党纪。

十、关于执政党的建设

1.为更高的党员条件而斗争

刘少奇历来重视党员的素质。建国以后,根据党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党员队伍变化了的新情况,进而把为更高的党员条件而斗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

建国以后,党员数量剧增。这一方面表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吸引力增强;另一方面也难免鱼龙混杂。这就向我们党提出了一个极为的严肃问题,即在党执政的条件下如何继续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的问题。为此,刘少奇在有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针对党员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要求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并且阐述了“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

2.执政党要更加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刘少奇认为,党在执政以后如何处理好党内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执政党面临着权力的严峻考验,为谁掌权、用权、是作“主人”还是“公仆”的问题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执政党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作风;党同人民群众的矛盾突现出来了。这些都是不同于党在执政前的新情况,从而构成了执政党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即如何继续体现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重蹈历代革命者一旦掌权就反过来压迫群众的覆辙。

执政党要做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刘少奇认为,一是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明确“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公仆”要为“主人”服务,而不是相反;二是要把执政党自身的建设,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建立完备的法制,以解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物质保证和法律政治保证。

3.执政党要特别重视思想理论建设

一般地说,无论何时无产阶级政党都应该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刘少奇结合中国党的实际,针对执政党特点来具体看待它的特殊意义,有他独到的见解。

从我们党的实际情况看,他认为中国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强调要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他说:“中国党有一个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刘少奇选集》上卷第220页)并认为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不足,是导致党在指导革命运动上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

从执政党的特点看,刘少奇认为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这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后,各种工作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展起来后,很多党员要担负更多的实际工作,如管理工厂、银行、铁路,要搞农业技术等。如果埋头实际工作,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但不能做好工作,还可能因脱离政治、脱离基本理论,以至迷失方向。

标签:;  ;  ;  ;  ;  ;  ;  ;  ;  ;  ;  ;  

刘少奇党建思想概论_小资产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