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技术至关重要,科学地运用防渗技术,不仅可以对水利设施进行加固,提升水利设施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施工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事故安全隐患。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漏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很多水利工程施工期间都出现了渗透和透水安全事故,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今后的防渗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防渗处理方案和行动策略,并科学运用防渗技术举措,加大施工项目的整治力度,防止由于材料和施工本身给防渗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出现。
1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施工的介绍及其重要性
进行水利工程构建时,不仅要考虑其稳定性能更要重视其抗震性,与此同时,渗漏性问题也是被关注的重点。而在实际作业中,渗漏性问题难以避免,发生率较高,一旦处理不及时,或是处理方式不妥当,导致水利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或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降低了水利工程质量。常见的水利工程渗透主要原因包括:未按工序进行地基施工,导致地基缺乏应有强度,防渗水平大大降低;混凝土接缝处置不当、未稳固模板等导致水利工程质量下降;不仅如此,未按要求进行周围地基坑基的施工,使得暴雨等极端天气产生的雨水难以及时排除,水位迅速上涨,导致水量蓄积,进而引发大面积渗水。而在实际施工中为了更好的进行防渗工作,主要采用的施工技术为防渗墙技术与灌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工作的质量,大大保证工程本身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工程的使用年限。而防渗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以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准,保证防渗性指标的契合性,同时保证在施工设计阶段就做好相应的防渗设计,在施工阶段结合施工详情,结合计划指导,保证水利工程渗漏问题可有效的预防,并保障防渗漏施工可充分发挥作用。在实际施工中,若水利工程存在渗漏问题,势必会影响工程及社会经济双受损,并破坏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可见,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极大的重要价值,不仅可提升工程建设的稳固性,保证经济收入,同时还可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消耗。
2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2.1施工程序和整个防渗工作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一些建设时间很早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没有技术和能力来开展严格而全面的施工监管和检测等工作,就造成很多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并且在后续的整治工程项目中,也没有切实依据整治要求进行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另外防水层造成侵蚀和破坏而未得到及时维护修复,工程的防渗能力会直线下降。
2.2受到施工内部结构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施工时,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不达标或者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导致水利施工的结构发生改变,这样就会造成整个施工的内部出现形变。要是施工的内部出现了形变现象,那么本来衔接较为紧密的位置会受到形变的影响而产生很多的小裂缝,进而导致了渗水现象的出现。
2.3天气和地质因素的影响
天气及地质等外部因素,也是导致水利工程渗漏的重要成因。如连续降雨天气,大量表面水难以有效排除,地质条件差的工程地区,排水能力难以满足施工要求,都会诱发渗漏现象出现。
2.4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无疑是导致水利工程渗漏的大因素。包括施工材料不达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工程老化变形发生渗漏情况;施工操作不按技术规范,施工衔接不上,造成工程底板大面积积水,贪图方便划分过多区域而存在较多缝隙,施工模板支撑不够牢固影响浇筑质量,也都会引发渗漏情况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混凝土的防渗施工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普遍的应用结构为混凝土。混凝土的利用可大幅度提升工程构建的整体收效。不仅如此,在进行防渗结构构建时也可利用混凝土技术。首先在渗漏位置进行打孔作业,合理控制孔距,同时注意缝口的封闭,预防灌注环氧材料时出现灌浆溢出的风险。为了充分保证水泥浆灌注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可充分结合环氧树脂进行灌浆操作,有效的提升固化时间,使其超过10小时以上,防止浆液由裂缝流出,充分凝固浆液。利用环氧树脂的添加不仅增强了混凝土的稳定性能,并且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2土坝坝体劈裂灌浆防渗漏技术
当坝体出现工程渗漏隐患时,主要是利用土坝坝体实现对灌浆的劈裂,利用此施工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此技术的主要利用水坝坝体自身所具有的应力定律,根据水坝坝体的轴线确定孔位,使用浆泵向孔内灌输浆液。坝体彼此之间存在劈裂灌浆进而形成挤压力与渗透力,最大可能的改善应力在坝体之间的分布情况,最大幅度的提升坝体的稳定性。不仅如此,充分利用此技术可为实际解决裂缝产生提供数据参考,并保证解决方案符合坝体实际条件要求,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
3.3振动沉模防渗施工技术
振动沉模施工形成的防渗板墙,属于薄(超薄)型插板式防渗板墙,主要依靠高频大功率振动锤将H型钢模板沉入设计土层深度中,然后在起拔模板时同步完成防渗浆液的灌注形成。目前,振动沉模施工技术经研究院和施工单位研制改良,普遍采用拔模套接成槽、护壁、浇注等施工工艺为一体的双模板施工工艺,取得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3.4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
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的操作,需要在堤防上进行钻孔,钻出槽孔之后,在槽孔上铺设防渗塑膜材料对其进行回填,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回填材料凝结硬化,将防渗塑膜封锁在槽孔上,堤防就具备了一定的防渗效果。这种施工技术是一种复合型防渗微末,主要防渗材料就是防渗塑膜,应用之后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堤防的整体性,确保技术应用的实用性,有效提升其防渗效果。
3.5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工艺
此类成墙在作业过程中要求一次完成搅拌,钻进进展要求多头并行,向深层土壤中进行水泥浆的喷入,加强土体与水泥浆的混合,以此形成固态的水泥桩,通过桩桩相连,汇聚成水泥土防渗墙。当前工作中,水泥防渗墙的最大深度为22米,可渗透水泥土体系数不超过10em^/s,抗压强度必须要超过0.3MPa。采用多头深层搅拌施工土墙的工艺优势为:具有便捷的施工性、不会发生泥浆受染、有较低的造价成本消耗。此类施工工艺常应用在砂土土质、黏土土质、淤泥及砾层土体作业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和强化防渗技术十分关键。除了强化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的具体应用外,相关技术操作人员,还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以及施工中的技术检测工作,还有施工后的定期监测工作。从而全面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发挥大效用,有效防止渗漏问题产生,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丽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03):292-293.
[2]李媛媛.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23):117-118.
[3]叶华明.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18):143+140.
[4]蔡均华.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分析[J].中国水运,2016(07):70.
[5]朱武.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119-120.
[6]王鑫,王永生.水利工程施工的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8(04):75-76.
论文作者:贡宏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防渗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