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与建设数量不断扩大,从而也促进了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水平与施工技术的进步,而预应力技术是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较为普遍的技术,在我国近年来的应用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预应力计算理论体系、实验检测体系、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质量控制体系,但与其它施工技术相比,预应力技术起步较晚,实际施工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为此,文章对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
经济的繁荣发展,使我国有了更多的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而道路桥梁不仅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的出行需求,我国正不断加大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但现阶段,预应力的应用较为普遍,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无法为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为此,应总结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优势
与其它技术相比,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其不仅可以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结构施工上,在边坡加固、加固维修、大型构件提升等方面也有着相应的应用;而且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减少施工材料应用,从而减轻工程结构的自重,提升结构整体的抗裂性能以及抗渗性能,并降低了主拉应力以及竖向剪力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另外,预应力技术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在提升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与承载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1]。所以,在行业内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如图1所示)施工主要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预应力在这种结构中的应用,则无法有效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构件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裂缝问题得频繁出现,影响了工程质量。但调整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对象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如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构件加载之前,向其受拉区施加压力,也就是在混凝土结构受拉范围内进行钢筋张拉,利用其自身具有的回缩能力,先向混凝土结构施加压力。这样混凝土结构即使受到外荷载施加的压力,也需要先将内部的预压力抵消,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伸长,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出现[2]。
图1
由于道路桥梁具有构件受弯能力要求高、跨度较大的特点,预应力技术在碳纤维片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碳纤维片中的应用,施压对象通常是大型的钢筋混凝土箱梁等构件,这对构件的受弯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施工成本也较高。但利用碳纤维片进行混凝土梁加固是当前道路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其效果较好,所以,二者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点,提升混凝土梁的稳固性与强度,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随着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其优势逐渐凸显,近年来,在道路桥梁路面施工上进行了应用。其应用原理与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原理相似,都需要是先在内部对结构施加压力,达到约束的目标,从而延缓路面出现裂缝,甚至避免路面出现裂缝。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要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才能保障预应力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例如,研究交通荷载量对路面混凝土板板底摩擦约束造成的影响,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对混凝土板收缩与翘曲约束造成的影响。从而才能在纵向施压上发挥出避免路面出现横向开裂的问题[3]。
三、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精细化管理与及时性保护做保障,否则野蛮作业等情况将会导致预应力钢筋管道出现堵塞问题,从而在应用时钢筋无法顺利穿过试压结构,影响了结构的张拉效果,从而获取到的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也会出现差异,这不仅影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增加了施工成本。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与施工设计进行钢筋管道安装,准确定位管道位置,避免出现位移问题,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防护措施,避免管道出现扭曲、弯折等情况;而且施工中要杜绝野蛮施工行为,管理部门必须做好下现场管理工作,避免施工人员野蛮的施工行为对管道造成破坏。此外,管道安装还涉及到预留孔道施工,这项施工内容中抽芯时间是影响预应力技术效果的关键,抽芯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情况,而过晚则有可能将橡胶抽拔管拔断。
二是,张拉控制不合理、不严谨的问题,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起步都较晚,所以实际施工中对于很多规范的施工行为仍然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张拉控制不合理与不严谨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现阶段,大部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都将1.5级油压作为张拉计量,其会导致最终的张拉出现较大误差;而且施工中,为了简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效率,很多施工单位在未进行计量标定情况进行正式使用,再加上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差,即使出现张拉失控或忽高忽低情况,也无法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导致张拉力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其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造成严重的影响[4]。为此,施工中要严格进行施工规范,根据施工要求与质量标准检测施工质量,存在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三是,在预应力技术应用后,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温度变化问题导致裂缝出现,尤其是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经常出现张拉前已经产生裂缝的问题,从而使预应力技术无法发挥出抗裂的作用。在张拉前产生的裂缝存在不均匀、粗细不一的特点,所以,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温度,避免温差过高在张拉前出现裂缝。避免温差过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尽量使用低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另一种是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做好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度差值过大,根据温度与混凝土固结情况,可以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度基本相同后,在拆除掉保护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我国道路桥梁施工的各项内容上,而且随着我国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预应力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实际应用中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施工体系与流程。但仍不可避免的是,由于我国预应力技术研发起步晚,针对相关操作仍未有系统与明确的规定,所以,不规范、不严谨行为在施工中仍然经常出现,导致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出现了问题,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文章总结了当前应用预应力技术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分了解决办法,以便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闫晓华.试述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0(8):145-146.
[2]唐平.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应用存在的不足及优化措施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7,24(20):63.
[3]霍淑芳.试述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7,29(43):160,168.
[4]张俊斌.试述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8,33(4):281-282.
论文作者:李姝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预应力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