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在我省偏远的地区,仍然存在着极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因此在国家打响脱贫攻坚这一场战斗,带领全体贫困人民脱离现有的生活状况,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是打响脱贫攻坚这场战斗的七大战斗的七大之首,位于基础设施建设四场硬仗之首,凭借此项工程将所有的偏远地区沟通起来,将交通条件提升一个等级,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建设起完善的公路建设监管体系,可以保障公路工程质量,本文立足于监管体系现存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监管,工程质量
一、项目背景
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要求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
为充分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补足交通短板,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交通进村入户、助推精准脱贫”为统揽,突出“科学评估、加快建设、确保质量、强化管养、力量整合”五个重点,抓住“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激励问责”五个关键,早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通组公路体系,切实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2017年8月7日,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贵州省计划投入资金388亿元,对全省3.9万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四场硬仗”的首场硬仗集中攻坚,着力增强农村地区乡村振兴、农村产业、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继“88 个县通达高速公路”、三年水运大会战、“100% 建制村通公路”之后,贵州又启动了100% 的村民组通硬化路,真正打通贵州交通中的“毛细血管”和“最后一公里”。
二、我省农村“组组通”现状及战略意义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地貌属于西部高原山地,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我省社会经济起步较晚,农村的社会经济体系相对落后,加之自然条件较差,居住又相对分散,使得交通建设十分落后,这也是成为了阻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2017年6月底,全省村民组通硬化路率仅为68.9%,严重制约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脱贫攻坚进程。
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迫在眉睫,通组公路战略任务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了交通在农村地区产业规划布局、乡村旅游发展、村容村貌改善、文化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了农村公路与地方特色资源深度融合,扩大通组公路覆盖范围,拓展通组公路服务内涵,切实解决了“黔货出山”和当地老百姓物流畅通问题,让每一条路都在全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中发挥最大效益,形成“一路通、百业兴”的发展景象。
三、现存的问题
3.1项目分散,监管难度较大,质量问题频出。农村“组组通”公路项目多数分布于较僻远的贫困山区,项目点分散,项目大小不一,监管难度较大,造成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影响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资金的效益,影响脱贫攻坚的成效。
3.2参建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意识较差。我省农村“组组通”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由于项目“井喷式”建设,从业单位和人员多且杂,参建单位、参建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相关的技术水平较差,部分人员甚至缺乏相应的从业资格,对公路建设一知半解,造成建设过程中质量意识不足,影响公路建设进度、质量以及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部分农村“组组通”公路项目规划不合理。由于项目规划把关不严,部分项目没有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造成规划设计不合理,有的连基本的相关的技术无法满足,使得农村“组组通”公路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监管措施建议
农村“组组通”公路工程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保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如何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保证质量关,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水平和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4.1创新管理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关系远大,在整个农村发展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组组通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政府和业主方必须管理好施工方、监理方人员,协调好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村级干部力量,分组包片压实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责任。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协调,平台公司负责资金筹措及使用规划安排,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总体设计规划、技术支持,乡人民政府为设施主体负责项目推进及矛盾纠纷化解,中标单位负责现场进度、质量、安全全负责以及内业资料,监理单位做好进度、质量、安全保障,村级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监督员发挥安全、质量监督作用,形成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管理新模式,达到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的大局面,为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4.2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安全质量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最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监管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如何尽可能避免安全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安全及工程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就必须要断掉安全质量事故出现的源头,从从业单位和人员抓起。
可以说从业单位和人员的水平、意识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要加强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安全质量意识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可广泛开展质量、安全培训会、社会监督员培训会和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从业单位“走出去”,向先进地区单位“取经”,学习管理经验,加强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技术经验共享。
4.3强化质量监督体系
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是制度保障,是安全质量保障的根本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抽查,监理单位必须实时跟进、及时抽检及记录项目情况,业主单位同时加强业主、监理、施工人员管理及现场建设情况,将最真实的质量情况反映出来;对质量问题要严格落实整改,对质量问题要零容忍,发现一起,整改落实一起,将工程质量控制到最好;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项目竣(交)工验收,对分项工程要实时做好交工检测验收,工程全面竣工后,要全面检测,确保每个结构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建成公路安全畅通。
各部门要加大监督巡查力度,严格按照公路建设标准进行施工,将质量监督成为常态化,不仅对这项民生工程进行监督,还可以对村民进行监督宣传,公路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这一情况发生时,要坚持及时解决纠纷的原则,成立专门的调解小组进行调解保障工程质量,按时保质的完成,同时尽可能的保持农村土地山林减少百姓损失。
五、结束语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便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推动我省乡村振兴、社会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就必须保障农村“组组通”公路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组织建设、管理模式是首要,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是根本,安全质量监督是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公路建设安全质量才有保障,社会扶贫资金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志雄.考虑环境保护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监管模式与要点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3)
[2]王志航.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使用监管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0)
[3]《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以下简称《方案》)
论文作者:郑劲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农村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质量论文; 公路论文; 贵州省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