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主体性发展的条件———种质的研究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种质论文,主体性论文,试论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01)12-0010-04
一、研究的目的
为了科学地落实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主体性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上,还必须研究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的发展依靠什么机制?主体性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呈现出什么样的阶段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有效的培养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1.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有主题的集体访谈。
2.访谈题目:“你现在和以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敬佩和喜欢有什么不同?”“你最敬佩谁?为什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访谈对象:在小学1-6年级中,每年级选择6-8位同学(男女各半,兼顾发展快中慢三种类型同学),分别进行了六次有主题的集体访谈。
三、研究的结果
1.主体性发展主要与以下六种因素变化相关
(1)生活范围在逐步扩大
(2)人际交往在逐步增加
(3)学习内容在逐步丰富
(4)心理品质在逐步提高
(5)自我意识在逐步发展
(6)价值意识在逐步深化
2.主体性发展的内外因、阶段性和过程
通过集体访谈研究表明,主体性的发展,是在客观存在的条件下,依靠内部根据,逐步构建而成,并呈现出阶段性。
(1)生活实践、人际交往、社会文化学习这三个外因是条件。
生活实践。主体性只能在生活实践中生成和发展。通过集体访谈发现,随着学生的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从不尿床、不喂饭、玩,扩大到上课,学知识,再扩大到集体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丰富的生活实践,逐步提高了学生对客体和主体的认识,为主体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学生从幼小时期的亲子交往,发展到入学后的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再发展到跨年级的同伴交往,甚至社会交往。学生通过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这种不带有保护性的真正平等的交往,更加能推动主体性的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形成现实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理想自我取向的重要条件”。(注:李晓文:《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表现特征及其内涵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2月。)集体访谈的材料表明,学生们正是在现实的交往中,不仅彼此认识自己,而且彼此创造着不断发展着主体性。
社会文化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在逐步丰富,“丰富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生动的感受,是形成理想自我的追求,即积极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注:李晓文:《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表现特征及其内涵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2月。)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学习,从课内到课外,从基本知识到道德知识、社会知识。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外界,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提高了主体能力,并且逐渐接受和发展了价值观念。集体访谈表明,从他们敬佩和喜欢的人中,可以看到学生社会文化的学习已经成为推动自己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品质、自我意识、价值意识的逐步成熟,这三个内因是根据。
心理品质。在上述三个外部条件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品质迅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情感、思维、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变化更为突出。这种在生理发展基础上的心理发展是主体性生成的重要基础。当思维达到了反省思维的高度,“自我”能够分化为“主我”和“客我”的时候,主体性才有可能从早期自在的主体性,发展到自知、自觉的主体性。
自我意识。在心理品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学生的自我意识在逐步发展。主体性的心理核心机制是自我意识。随着自我认识、自我对待和自我情感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自我之后,才能体现出主体性的“为我”特征,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目的性这些“自为”的主体性特征也才得以真正展现。(注: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
价值意识。价值意识是人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一种自觉意识。价值意识体现了主体的重要特性“为我性”、“自为性”中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学生从小到大意识的发展,不仅在于积累着知识,而且深化着“态度”。“态度”体现的是主体内在的尺度,内涵是价值判断,是一种价值意识。从心理水平的欲望、情感、兴趣、意志到观念水平的信念、信仰、理想,(注: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这些从低到高价值意识的形式,体现着主体性最本质的内容。
(3)主体性构建的过程。
①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是主体性构建的基础。
主体性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访谈生动地展示了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二年级时候的情感发展,如“(2.1)现在喂着吃就太没羞了。(2.6)长大了,怕人家笑。”;三、四年级时候的思维发展,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使用概念,通过判断推理来认识世界与自我。如“(3.5)过去觉得学习没意思。现在觉得学习是一件好事,科学家、博士都是学习好,后来上升的。我想当(科学家)——好好学习,有好结果。”到五、六年级时候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注意自己的性格、能力的变化,如“(6.5)过去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现在活泼一点。”“(6.4)过去处理问题不周到,不全面。过去处理问题没经过大脑,现在提高了。”这些都是主体性构建的重要基础。
②通过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非我意识发展的同时发展自我意识。
访谈研究表明:“通过实践和人际交往,学生一、二年级时候非我意识发展的同时自我意识(自控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发展,如“(2.2)现在爸爸让写作业就写,不出去玩”;三、四年级发展了自我要求,如“(3.1)妈妈过去因为管孩子耽误了,没学好英语。现在她想让我当经理。我不爱学也要学。”发展了自我认识,如“(4.3)过去只说自己好的一面,愿意夸自己。说别人坏或一般,就高兴;现在觉得自己也有缺点。别人也有好的,好的就要学。光自己说好也不成。”五、六年级更加自觉,如“(6.2)自己不断努力,慢慢提高了”,“(6.6)过去不成熟,现在不再打闹”。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实际是主体性“为我性”特征发展的过程。
③通过社会文化的学习,价值意识和非价值意识同步形成。
价值意识就是主体性意识,但是它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和非价值意识同步形成。
从集体访谈中,学生表示“最敬佩和喜欢的人”,都能反射出学生自身的价值标准。只不过“敬佩”更多的反射出学生自身的理想价值,“喜欢”则更多的反射出学生自身的现实价值。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在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通过社会文化(电视等)的学习,知道了“刘德华武功好”这样的事实,同时产生了“佩服”的态度,态度就是最初的价值意识。不过低年级学生的价值意识往往是成人价值意识的翻版;随着社会文化学习的拓展与深入,三、四年级的学生进入观念水平的价值意识(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和交往),如“(3.5)过去觉得学习没意思。现在觉得学习是一件好事,科学家、博士都是学习好,后来发展的。我想当——好好学习,有好结果。”;而五六年级学生则逐渐形成初步的信念,如“(5.6)一二年级时以为可以依靠父母;大了知道父母不能养我一辈子。将来没工作,活着没意思。”
主体性发展的内外条件图解
(4)主体性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通过质的研究,发展小学阶段未成熟主体主体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特征相对有差别的三个阶段:
低年级(“他律”为主阶段(注:冉乃彦:《对未成熟主体主体性特点的初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3月,60页)的后期):
由于此阶段他们基本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范围内,人际交往仅仅限于亲子、师生这种保护性的关系中,初步接触了课堂上语文、数学知识学习。因此,他们情感丰富,笼统地维护自我价值。“(1.7)现在懂事了,少挨打。”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价值意识心理水平的欲望、情感、兴趣、意志阶段。
中年级(“他律”向“自律”的转折期):
生活范围扩大,到课堂之外去读课外书。人际交往在逐步增加,同伴交往,这是真正平等的交往,不同于带有保护性的人际关系,更加有助于主体性的发展。学习范围得到较大地扩展,大量吸收课外知识。心理品质有比较大的提高,“(5.7)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独立思考”,更多地出现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通过人际交往,特别是同伴关系,自我意识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开始反思自己,关注客观事物对自己的意义。价值意识从心理水平的欲望、情感、兴趣、意志,开始进入到观念水平,初步建立了某些信念。
高年级(“自律”为主阶段的初期):
生活范围扩大到集体生活、工作中。生活出现某些变故(例如家庭破裂),也会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交往更有深度、知识面扩大,能力提高,逐渐深入到自我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关注客观事物对自己的长远意义。价值意识从心里水平的欲望、情感、兴趣、意志提高到观念水平的信念、信仰、理想、初步涉及有深度的人生价值思考。
四、分析与建议
1.认真把握未成熟主体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主体性的策略
在培养未成熟主体主体性的时候,掌握它的阶段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年龄的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外部世界对他们也因此有不同的意义。正象马克思指出的:“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5页。)
由于“主体现实的本质力量对外部世界的有效掌握达到什么程度,外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就能够在这个有效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现实客体。”(注:夏甄陶:《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248页。)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选择适合不同年龄主体,使他们能理解能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当游戏最能为孩子接受的时候,主体教育应该通过游戏进行;当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时候,则要善于引导他们运用形象思维的能力,评定自己的行为,在“最近发展区”发展自我意识;当孩子还不能关注内心世界的时候,则应该加强实践活动,以利于他们将“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推动主体性的发展。
2.扩大未成熟主体的生活范围,落实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未成熟主体的生活实践、学习实践是主体性发展的源泉。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拓展他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推动主体性的发展。当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满足过多,照顾过多,包办过多,禁止过多;一些学校顽固坚持的陈旧教育模式,给学生们造成的狭小、贫瘠的生活空间,被动的痛苦的学习地位,都会成为主体性发展的严重障碍。
人通过实践才能形成主体性。人类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自我、发现自我。从“思维是动作的内化”,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价值意识也只能在社会交往中发展等等论点,就可以看出扩大未成熟主体的生活范围,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对于发展主体性是多么重要。
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劳动,学习成绩同样既可能肯定人又可能否定人。关键是学生的劳动目的如何,学生在学习劳动中是否成为主体,人格是否受到尊重,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当学生是单纯为分数,为圆家长的梦而学的时候,绝对不会体验到发现自我,创造自我的乐趣,而只能成为学习的奴隶。
尤其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脑力劳动的学习,其中接受知识,只是认识,并不是实践,只有当学生用内化了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是实践(注:傅维利等:《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过程》,《教育研究》,2000年9月。)。那种终日让学生死记硬背,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储存器的陈旧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不仅不能发展主体性,反而只能扼杀学生的主体性。
3.优化未成熟主体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质量
人与人的交往对主体性的发展非常重要。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主体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的特性叫主体间性,它本身就是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发展主体性,就必须优化关系,作为学生主要是优化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优化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质理应该表现在:
(1)尊重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如访谈中学生介绍“(6.4)家长现在经常向我提建议”,“家长不打我,征求我意见。我也可以不听家长意见。”
(2)讲究学生参与交往的深度,主动得到体验。交往活动应该让学生处在第一线,成为交往的主人。在交往实践中亲自得到体验。
(3)参与交往的评价。交往对未成熟主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交往中评价对方,反思自己,在实践中意识和能力都获得提高。
(4)使交往有高质量的内容。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日常交往内容的质量。例如访谈时发现有较高质量的交往:“(4.2)我过去不举手是怕说错了,现在不怕,自从二年级时候老师对我说:‘这也是你的一种想法’之后,举手就不怕了”;“在奶奶卧床,上厕所时,爸爸毫无怨言去为奶奶洗换,不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停留在日常交往的狭小范围内,主动走向非日常交往,即面向更精彩的社会和更广阔的世界进行交流。
4.以先进的社会文化武装学生,加强对未成熟主体的价值引导
价值意识是主体性表现出来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特性,反映了主体“自为性”,即目的性的特性,价值意识也就是人在实践中所把握的,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内在的尺度”。因此正是主体的价值意识体现了主体的性质,决定了主体性发展的方向。
发展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必须重视对他们的价值引导。而以往的学校教育,相当大程度上重视了传授知识而轻视了情感、态度和愿望的培养,也就是重视非价值意识的传授,轻视价值意识的引导。
当前学生所接触的社会文化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帮助学生鉴别与分析各种社会文化,以先进的社会文化武装学生,应该是当前主体教育需要强调的任务。
对于未成熟主体来说,价值引导,在他们的基础期和转折期尤其重要。因为作为基础的心理水平的正确价值意识,有利于接受观念水平的正确价值意识,最终形成价值观。而已经形成不良的心理水平的价值意识——不良的欲望、兴趣、情感、意志,要想发展为观念水平的正确价值意识——信念、信仰和理想,则更需要教育者的充满智慧和耐心的价值引导。
说明:本文( )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年级,第二个数字表示学生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