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0例健康者以及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相应的磁共振扫描检测成像,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相应数据并整理原始图像,最终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状况以进行相应的定位诊断从而协助治疗.结果 OCorSTIR序列和OAx3D-Fiesta-c及OAx3D-Fiesta-c序列用于显示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并且可以显示出神经干的信号异常或粗细,来帮助更加准确的定位神经损伤.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中能更好的对其进行定位诊断,增强了诊断效率以帮助对该病症进行更加迅速有效的治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干; 定位诊断;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35-02
臂丛神经损伤主要是由于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该病症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更多的是由于外伤导致的神经性损伤,所以发病没有什么规律性.臂丛神经损伤一旦发生将在极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正常肢体运动,对其生活工作都将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对于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首先要良好的进行定位诊断,这样才能更加迅速有效的进行治疗恢复从而达到一个最好的疗效.通过本次健康者与本院收治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良好的体现出了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中所嫩产生的优势性及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愿进行本次研究的健康者20例分入对照组,男性9 例,女性11例,年龄在21—47岁,平均年龄为31.2岁,经确认,此20例健康者均无任何臂丛神经疾病.选择本院收治的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8人,女性12人,年龄在19—57岁,平均年龄为36.8岁,其中左臂丛神经损伤为12例,右臂丛神经损伤为8例.两组患者在其他条件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以及图像处理 磁共振扫描仪采用的是GEHdxt1.5T磁共振. 在进行检查之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技术介绍以帮助其更好的了解相应技术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紧张甚至是恐惧情绪.检查者能良好的配合也能帮助顺利完成检测.检查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检查姿势指导患者完成以保证整个磁共振成像能够顺利检查到有效数据.在整个扫描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进行腹式呼吸,避免吞咽,采用饱和技术防止出现患者由于吞咽活动而形成的运动伪影.扫描序列先进行常规的T1WI、T2WI、T2WI横轴位、在正中矢状面T2 图像上定位,平行于椎管内神经根走行(C5-T1)划线,将椎管包括在图像中心,OCor3D-Fiesta-c,冠状面节前神经扫描图像;OCorSTIR,椎管外节后神经根冠状面定位扫描,怀疑接受检查者节前神经损伤时加以进行OCor3D-Fiesta-c,冠状面节前神经扫描[1].仪器在使用前要进行良好的检查以保证能正常运转及成像的可靠性,使用完毕后将仪器进行关闭并且定期维护保养. 序列扫描完后需处理原始图像,OCorSTIR,冠状面薄层脂肪抑制STIR 厚层曲面重建图像.合理地利用3DMIP(最大强度投影)、MPR(多平面重建) 等处理技术重建最具有价值的图像,通过不同方位任意旋转图像,观察臂丛神经组织的形态、位置,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信号等信息[2]. 臂丛神经损伤病例:外伤后节前神经根损伤3D-FEISTA-C 图像上神经根缺失,脑脊膜膨出外伤后节后神经根损伤STIR图像上节后神经根变粗,纠结
1.3 观察指标 两个组别中的臂丛神经节、臂丛神经根、锁骨上神经、锁骨下神经的STIR序列以及FEISTA 序列状况对比[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数据研究使用的是SPSS15.0软件进行的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将20例健康的自愿者在STIR序列以及FEISTA 序列的影像学图像中清晰地显示50侧臂丛神经.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臂丛神经节、臂丛神经根、锁骨上神经、锁骨下神经的数目以及显示率的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其中臂丛神经节和臂丛神经根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上神经和锁骨下神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磁共振是一项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分析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就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极其相关密度分布.在当前已经普遍的被运用在里医疗事业中,尤其是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为当前医疗事业贡献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因为很多的损伤并不发生在表面所以仅仅通过肉眼是很难判定和诊断的,但又不可能将外部组织破坏来进行内部损伤程度的判断,所以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就能在不对患者进行其他伤害的情况下良好的诊断其内部伤害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磁共振成像技术虽让不会对一项病症进行直接的治疗,但是通过其帮助很多的损伤和病症都能在减少损伤的同时进行更加精准的诊断从而争取时间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 而本院收治的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与2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正常者进行对比,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测定分析,STIR 序列和FEISTA 序列的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伤害患者的情况下进行内部损伤的诊断.毕竟神经损伤往往发生在内部,而这样的损伤又极有可能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最终演变成残疾,这样极大的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并深刻的影响到了其今后的正常生活,所以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很好的帮助进行迅速而准确的定位诊断以帮助进行接下来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并且磁共振技术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生理损害,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损伤. 对于任何疾病治疗人员都在不断的努力寻找对患者伤害更小而治疗效果更佳的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就能很好的辅助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今后进行临床上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1] 马晓海,赵蕾,葛海龙,张焕,李志伟,晏子旭,范占明.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5,18:2166-2169. 2]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4年第18卷中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97-4912. [3] ?临床医药实践?2014年第23卷(1~12期)总目录[J].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68-976.
论文作者:毕俊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神经论文; 磁共振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技术论文; 序列论文; 图像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