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漳河小学 262400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写话时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害怕写话”。一怕没内容写,二怕不知怎样写。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初步的写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可是,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感到困难的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写话的能力呢?
第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所以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低年级的写话练习应该视为一个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模仿的过程。课本是阅读和积累的重要材料,课堂上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加强阅读指导;课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好词佳句。提倡做摘抄笔记,抄什么内容不作硬性规定,时间长了再形成制度,进行定期评讲指导并展示佳作。
第二,说话为基础,激发写的欲望。初入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达,但此时学生只说半截话,表达不太清楚,时时处处提醒,指导孩子说完整话,把语义表达明白,渐渐地能说一段完整话,这也为将来的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写话的启蒙训练吧!平时利用好教材资源,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情境,搭设说话的舞台。课堂上先请学生就一个内容海阔天空地说,有了这样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学生们乐于动笔表现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只要他们敢写、有兴趣写,我们做教师的就多鼓励他们,而不能急于求成。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先不着急让学生走进文本,而是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巧妙地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接着再指导学生把自己所看、所想用完整、连贯、通顺的语言叙述出来。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先问:“读了这首诗歌,你知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踊跃地描述“登楼所见”。接着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幅画中的诗人,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你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说:“夕阳多美呀!我们欢迎大家来欣赏。”“滚滚的黄河水多壮观啊!”“这么美呀,我们来照张照片,留个纪念吧……”就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会了思维,学会了语言表达。长时间的说话训练,使学生学会了说,学会了倾听、补充与帮助。
第三,凭借教材,仿写诗歌。“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而教材是训练学生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教育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根据固定的句式练习说话、写话,或变换句式进行说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如学了《请不要》让学生仿写一两小节,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编写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小诗歌。
第四,教材为凭借,展开叙写想象。语文书中所选的一些课文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出现,贴近儿童生活。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学生爱听故事并产生编故事的强烈欲望。我便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继续编故事,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故事的结局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例如,教学《青蛙看海》时,可在课文的结尾处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青蛙跟着松鼠到达山顶后,看到的大海是怎样的?又会说什么?孩子们驰骋着自己的想象,续编了一个个内容不同的精彩的小故事。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比较独特,往往不受客观事物的影响,奇思妙想常常会涌出,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以“肉被骗以后”为题进行自由想象。
续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可以是一个短语、一句话或一段话。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闭上眼睛尽情想象以后的情节,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以这个短语或这段话为开头续写下去。例如,教师说出一句“美丽的秋天终于来了”,学生展开想象后,有的可能会描述秋天里美丽的果园,有的可能会描述田野的一幅丰收图,有的可能描述秋天里花坛内盛开的菊花、饱满的花种,也有的可能是场院里农民晾晒粮食的笑脸,或是秋天里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等等。
第五,评议为手段,享受写的乐趣。写话训练刚进行时,孩子没有经验,写不出东西,有的写成流水账,有的只写了一句话,错字却很多。这可能是学生一生中写作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已经迈出了一小步了,能写几句或一段话了,应该庆祝庆祝;然后从三年级找出几篇文章,读给大家听,让他们学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把自己的写话内容修改一下,写具体、明白,减少错别字。我还给他们写上鼓励性的批语,我小心地呵护着他们写话的自尊心,让他们明白“我能行”。
孩子写完话,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大声朗读他们的“杰作”,这在孩子心中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这种评价都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互评,孩子知道哪些是该吸取的优点,哪些是该避免的缺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写,乐于写,在批改时,对于一般的文章,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尽量挖掘每一位孩子的闪光点,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表扬:题目起得好的给予表扬;词语用得好的,给予表扬;句子写得好的,给予表扬。
写话训练比较枯燥,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孩子体验写话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这可能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论文作者:刘新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课文论文; 说话论文; 故事论文; 能力论文; 内容论文; 《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