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自动化控制应用于供配电系统中也能更好的管理、控制与检测电力的运输与供应,为了能促进供配电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当前阶段,我国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保障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接下来本文先是分析了自动化控制具备的技术特征,接着重点探讨供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以期能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普遍应用到各行各业。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多,通信技术方面也越来越强大,在此背景下也给各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的目标,提高其建设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1]。由此可见,自动化控制应用于供配电系统具有较大的优势,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接下来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1.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原理分析
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变电站、馈线、用户与管理。就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线路来看,其设置比较复杂,因此要求管理人员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供配电自动化控制技术作用原理:一方面,其主要是发挥了计算机的采集信息的优势并将收集到的信息逐级管理[2]。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供配电系统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人员要积极更新现有的控制技术,满足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自动化控制变电站的监测与运行基本上都是通过计算机与自动装置来实现控制,节约了人力成本。获取了信号数字化之后计算机就能进行信号处理与再传输,使得人工操作步骤变得更加简单,这也能起到改良传统变电站设备运行,同时又能更加精准的监控变电站。
2.自动化控制具备的技术特征与优势
2.1简化了自动化控制流程
自动化控制下的配电控制模式简便,其也能简化全过程的系统供电操作与系统配电。有了自动化的辅助与配合,系统也能起到实现节约其他资源与综合性人力资源的目标的作用。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要整合当前存在的各个管理要点,同时也要突出系统安全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应用自动化手段实现全过程系统操控也能起到简化操作流程的作用,实现全方位节约资源的目标[3]。
2.2整合并优化现有技术资源
供配电系统涉及到的技术资源是多样的,在此基础上应明确电力系统所处的运行情况,提出科学、可行的整合技术资源的措施。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建立自动化手段的前提是为了凸显技术整合的优势,这也设计了多层次的技术操控方法。
2.3促进各个部门互相配合
假若供电系统凭借某一个部门对其进行管理,那么也很难全方位的运行。可见,各个部门要针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全过程管理配合,明确每个部门的分工。在当前阶段的实践中每个部门都应先明确自身的职责,致力于解决供配电运行设计的系统问题。一旦出现任何安全运行隐患,都应立即解决,不可互相推诿[4]。
3.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当前供配电系统自动化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也会有更高技术的应用,且设备也更加优质,处理的速度也更快,甚至可能实现全自动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应把握好当前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基础,加快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
3.1落实远程操作体系
当前,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且传输的速度也不断增加,加深了自动化的程度其,对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远程操控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发这门技术并不是很复杂,出成果的速度快,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市场需求较广。假若加大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远程控制距离,那么也能实现方便、快捷的操作,且适用的环境也更多。
3.2光纤技术被载波通信技术代替
光纤通信技术是自动化控制应用的主要技术,其具有信号稳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在未来供配电系统中应用光纤技术并不适用于自动化控制,再加上光纤的面积大、造价高,很难方便企业将其运用于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在此背景下要加大力度研究新技术与新材料[5]。在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载波通信技术传输数据的速率快,可靠性高,促进电力供配电系统变得强大,提高其经济效益。
3.3电力技术应用与用户更贴近
电力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完善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为了能满足用户对电的需要,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服务功能也是相当必要的。用户电力技术主要是采用各方面高新技术为主,其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对供电的需求。与此同时,用电过程中应保证具有稳定的电压,避免因为电压不稳定造成巨大损失,保证能实现柔性配电的目标。不仅保证了供电质量,而且也对用户用电质量负责。
3.4变得更加综合化、智能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供配电系统也将朝着综合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单单是要实现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也要保证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综合化与智能化也能让电力系统全面掌握系统的数据信息,一旦发生故障时都要及时处理与发现,保证电力系统能正常运作,减少经济上的损失[6]。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及手机系统数据将信号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全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目标,实现全自动化控制。
3.5控制安全设备
从供配电体系来看,保证供配电的安全也是关键的工作之一。电力供配电涉及到的安全控制要点较多,因此渗透自动化手段时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在具体的实践中无论是系统配电或者系统供电都要保证监测并控制综合性的精准度,因地制宜,察觉其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若发生突发性的供配电故障,应及时做好防控措施,避免出现大故障以及泄露关键信息的问题。
当前我国相关部门也已经在供配电系统中融入自动化控制措施,其中包含的系统控制技术较多。但是从整体上来分析,目前我国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手段并未实现优化,仍然存在较多的缺陷与漏洞。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技术人员才采取灵活的自动化控制措施,因地制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6广泛应用新型电力技术
我国电力供配电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更加完善,且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能保证更加健康稳定的供电,切实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要想保障自动化技术能满足用户用电的需要,强化新型电力技术的应用也是有效的途径。用户电力技术属于新型的高科技技术,其基本能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保证供电电压的稳定,保证用户用电质量。
结束语
自动化控制技术将成为供配电系统中比较核心的部分,出现了载波通信技术之后自动化技术也趋于综合化与智能化,新型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让供配电系统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保证供电稳定的同时促进其更加经济环保。相信未来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好,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冲,刘丽霞.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分析[J]. 环球市场,2016(13):172-172.
[2]高向荣. 电力供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 电子测试,2017(1):91-92.
[3]叶鹏.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浅析[J]. 中国住宅设施,2019(1):94-95.
[4]邢峰,刘秀林.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91-191.
[5]熊峰.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78(20):19-20.
[6]刘兵,杨洋. 浅析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16-17.
论文作者:陈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自动化控制论文; 系统论文; 供配电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也能论文; 《河南电力》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