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革命老区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的现实处境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海铭,代智

巴中革命老区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的现实处境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海铭,代智

西华师范大学 李海铭 代智

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被搬上荧幕;但校园暴力并非这几年来才出现,而是一个祸根较厚的问题。校园暴力充斥在各大中小学中,施暴者通过殴打,侮辱,侵犯等形式施暴于受害者;不得不认清的是,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还停留在生理认知的18周岁。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施暴者得以逍遥法外,而受害者则要用一生来走出阴影;虽然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对青少年加以管理,但国土之大,总有正义之光难以照射到的角落;本文将通过巴中革命老区通江县浴溪小学论述偏远山区校园暴力现状及应对措施和问题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教育管理、校园暴力、教育现状、

一、校园暴力事件现状

本次调查,针对每个年级段,对于个体调查没有过多深入;根据问卷结果和抽样调查显示,在低年级段即一、二年级学生之间,基本都是日常的打闹,部分学生存在“下手重”的情况,但就总体而言:

1.低年级段学生心理发育尚且处于一个幼稚发育阶段,对于攀比或暴力行为有着较为明显的客观因素,即大部分学生会就“老师说的,家长说的”客观真理为判别依据,自我意识发展缓慢,故而暴力事件的产生几率较低;

2.对于中年级段即三四年级,已经开始有暴力萌芽的产生,对于多数事情有着主观的判断,“约架事件”逐渐开始出现在中年级阶段。学生逐渐染上社会气息,言语交流开始出现“脏话、粗话”,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出现叛逆,逃学的情况;

3.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心理发育逐渐趋于叛逆,青春期的生理发育逐渐明显,主观感受强烈,对于主观判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五六年级的学生之间,对话已经逐渐出现较且明显的攀比,同学之间的相互相处逐渐变得群体化;吵架、打架以及群体性斗殴事件开始出现,这一情况基本符合前期关于校园暴力的数据;校园暴力在五六年级学生之间盛行,极个别情况会出现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

二、关于成因:

校园暴力的成因很多,其中占比比较大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家庭和自幼成长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在全校69名学生当中,有46个留守儿童其中还包含了单亲家庭21人,学生成长环境对于其身心发展有着决定性地因素。家庭不完整或者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基本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孩子长期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为后期校园暴力的产生埋下隐患,根据问卷结果显示,有1/3的学生对于校园暴力认知不够清楚或有着错误的认知,有超过1/2的学生在问卷中表示自己曾经或是最近一段时间内遭受过校园暴力。

第二、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学校对于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对学生的管理不够全面,由于是乡村学校,对于学生的课后生活学校无法插手由此极易滋生较为严重的暴力事件。再者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祖父辈,很难对孩子有较好的管理,包括时间和能力。

第三、与孩子的自身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有关,高年级短的学生已经开始出现青春期的特征,从生理上讲,该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发育迅速,但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暂时没有较为成熟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缺乏基本的正确的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法制观念薄弱,遇事易冲动,不能合理的运用法律来克制自己以及维护自身的基本权益。

第四、社会的不良影响;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开始沾染上所谓的“社会成熟风气”,从而对青少年形成错误的导向。社会不良青年的引诱极易使得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堕落,在班集体当中出现“大哥“的角色,从而极易滋生暴力时间。、

三、校园暴力行为的的防治措施:

1、切实关注学生身长环境

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校学生超过半数是留守儿童,还有绝大部份属于单亲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经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自生心理发展差异,表现出有明显的早熟现象;具体体现在家庭事务参与程度上和极其渴望得到老师家长以及通过学的认可,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绝大多数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几者之间的关系,就极易滋生校园暴力以此获得所谓的“心理满足感”。建议学校和老师多注意留守儿童的生活,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走向;如果有相关条件可定期家访一次,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育走向,将暴力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

2、改善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载体,学校应尽力完善相关规定,并多留意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地方;同时加强有关校园暴力的法律常识的学习,通过展开集体讲座和小型班会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 “有法可依”,能够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途径而不是一味的沉默最终酿成更大的后果。此次调查对象为小学,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显的校园暴力倾向,针对个别学生就需要落实到每个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其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就学校教育的功能来说,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道德、进行爱的教育。所以,在遏制校园暴力上,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向学生有效地输送相关的道德理念才是学校层面解决校园暴力的关键所在。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

给予欺凌者自我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机会,适当调整惩罚力度;即要做到对学生的欺凌行为有威慑作用同时也尽量给他们认识和改过的机会。通过会谈的方式,分别对欺凌者和受害者进行谈话。谈话过程中应尽量不谈及施暴过程,尽可能地疏导受害者的心情和欺凌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其次在进行有效的疏导调节之后安排二者见面会谈,由教师或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安排,由此疏导双方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归根揭底,青少年儿童暴力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同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整体社会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相关;该校地理位置偏僻,留守儿童较多,师资力量明显欠缺;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出现心理问题找不到倾诉者和合适的宣泄方式,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儿童暴力犯罪即校园欺凌。

参考文献

[1]孟庆林.一则《通知》引起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6.09.

[2]《小学阶段教育冷暴力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蔡本利,201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王光华.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及预防[N].法制日报, 2010 -5-26(12 )

[4]《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李海铭,魅力中国,2018年35期

论文作者:李海铭,代智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巴中革命老区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的现实处境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海铭,代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