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居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都有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景观,只有形成园林绿化系统,才能得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养护管理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有效的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所以人们对园林建设的质量也就有更深层次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要不断促进园林绿化工程走向科学、技术和规范化,达到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特征
1.1养护管理周期较长
园林绿化工程本身就是一项庞大工程,在建设期间周期非常长,但在竣工后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周期较长,是一项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内容,并在养护管理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素养和技能,以此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1.2综合性比较强
园林绿化工程综合性较强,在园林绿化工程实施前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工程实施要依据方案设定来进行,把各种施工技术加以综合运用,还要结合生态学、美学、设计等方法应用在园林绿化工程中。
1.3园林绿化工程附属性
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大型的公园和绿化广场等,还包括一些工程规模较小的园林绿化建设,每一项园林绿化工程工作项目繁多,内容较分散,不易于管理和控制。施工材料的价格也具有不确定性,经常发生较大的价格变动,对栽植定额没有制定准确的规定,计算方法在各个地区也不同,在统一管理价格工作上有一定难度。
1.4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性
由于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创新,让生态资源和人口环境的发展不协调,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下降,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性质能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和视觉美的追求,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性的重视,在生态性的基础上加上设计人员的灵感与追求,让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性质和艺术性质相互协调的进行发展之路。
二、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2.1园林绿化施工准备
(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绿化施工和其他建筑工程有所不同,不能只遵循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绿化施工过程要进行再次创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设计思想及理念进行充分体现,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图纸交底占有重要位置。施工前设计企业必须将设计意图介绍清楚,施工企业才能对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进行深刻领会,才能提高施工技术的灵活性。
(2)施工组织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园林工程包括多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园林工程项目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统一领导,各部门、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也就是常说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特点,园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在取得工程施工项目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为工程开工做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队伍等方面准备。根据对施工工期要求,组织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计划好工程进度,保证能连续施工。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2.2定点放线
园林绿化施工需要按照既定的设计图纸进行。在充分分析图纸和实际场地的基础上,进行定点与放线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首要环节。按照既定比例将图样放样到具体的园林绿化施工场地上。在规则放样中,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规则定点,按照植物材料的要求与图纸规定的线路进行放线,采用固定设施定位,做到统一整齐。可参照设计的中心线与断面进行行道树木放样,采用白灰将植物位置标记出来。在平台宽阔的场地上定点放线时,可采用网格法,即在施工场地上按照既定的比例丈量出若干个方格,按照方格纵横坐标确定种植点。在大范围绿地测量中,可采用平板仪的方法定点放线。明确标出列植树木、孤赏树木的单株具体位置,采用相应的设施清晰标记,注明挖穴与树种的规格;按照设计图纸划定自然林或树丛的位置,并作出标记。标记好树木后,还需要详细记录树木的种类、种植时间、及挖穴规格等信息。
2.3挖穴种植
挖穴种植是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其对植物成活、景观营造等有着直接影响。在确定种植的位置后,需充分分析土壤情况和树木的根系情况等,合理确定挖穴规格。可按移栽土球的体积和植株根系的辐射范围确定具体的种植穴大小。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必须按照既定标准执行,确保挖穴质量。在具体施工中先确定穴径再画圆,然后沿着圆进行挖掘,不断修正穴壁,使种植穴的深度与宽度符合植株的种植需求。挖掘时需要将底层土与表层土分别放置于不同的位置,需要确保种植穴的底部与上口大小一致。否则种植踩实时会损害植株的根系,并造成上翘或劈裂等,不利于植株生长。
三、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
(1)制定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园林绿化工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施具体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学全面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才能使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2)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是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关键。园林绿地要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应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相搭配,满足植物各自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施工时必须对绿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平整场地,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标高到位,地形平顺饱满,放线放样线条流畅富有艺术性,苗木粗壮健康、形态优美,种植技术娴熟,后续技术措施到位,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体现。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械化是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使用简单方便、功能齐全的园林机械,如起苗机、挖坑机、割草机、自动喷灌设备等,省时高效。因此要大力推广使用园林机械,实现养护机械化管理。
结束语: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和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园林绿化效果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实现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充分掌握施工及养护技术的要点,在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阶段,将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充分发挥,才能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最大限度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的生态效应,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申驰,喻琴,何小琼.浅论园林工程的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308-309.
[2]刘宏达.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
论文作者:陈启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植株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