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的研究
引言
推进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应该是全体电力工作人员的目标追求与工作重心,只有通过全体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不断的深入研究和配电系统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体系模式的不断优化才能有效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国家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国家电力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1配电运行维护的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供电企业的工作模式更加智能化、专业化和集成化,为了满足这一发展需求,供电企业需要实行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的模式就是电力系统检修和运行维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目的是将现场配电操作和相关设备检修及维护工作进行系统整合,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节约部分资金和成本,提高配电工作质量及效率。配电系统由于一体化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具备专业的配电运行维护团队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也能提升配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
2配电自动化运维现状
2.1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于提升
配电操作和维护管理员需要专业的配电操作和维护知识,以确保配电操作和维护任务顺利进行。在配电操作和维护实践任务中,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这也会影响配电操作维护的质量。缺乏运行维护管理器的专业技能是阻碍配电操作和维护任务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2.2自动化水平比较低
流通运行维护相对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流通运行维护过程中也应用了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流通运行维护水平。但是,一些工业企业的配电操作和维护尚未自动化,配电系统中的可靠性管理、配电网络调度系统等技术功能尚未有效地使用。与此同时,配电操作和维护管理过程包括大量的数据清理和分析,但由于配电操作和维护管理中的信息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对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处理效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3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电自动化前期工程建设对后期实用化应用水平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前期方案的制定和设备的选型,由于经验不足,在配电自动化建设时未重点对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造成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线路负载率较高,联络率低,终端安装位置不合理,造成负荷转供能力低等问题。(2)终端质量把关不严。目前,“三步走”是最常见的终端验收模式,即:到一批+安装一批+验收一批。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安装效率高,缺点在于验收难度大,且易出现“带病”安装的弊端,如:终端与主站的数据交互存在异常,在某一时刻终端未离线,与主站的ping协议正常,但终端不响应主站的总召、对时等信息也不向主站主动上送任何遥信、遥测信息,处于“假死”状态,不能实时正确反应断路器真实状态。(3)图模维护工作繁杂。图形信息分为地理接线图与基于地理接线图生成的线路单线图和环网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理接线图与单线图由国网GIS系统生成,但新生成的单线图中设备拥挤、新旧设备重叠或者相互覆盖的情况,需要人工调整,大大增加维护工作量。GIS系统中经过单线图模型校验后,仍存在模型线段不连续,连接混乱无法检查的情况,当此类单线图提交至主站进行设备异动后影响馈线自动化(FA)故障定位、电源跟踪、供电范围等基本功能,影响FA功能的应用,重复多次进行设备异动后此类问题仍然存在。(4)缺乏统一维护的技术手段。安装所厂家、多型号的终端设备,由于不同终端的服务平台或调试方法不同,各厂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维护的技术手段。
4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运维过程中有着许多问题,一部分是传统电网模式的遗留问题,一部分是转型所带来的阵痛,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网络的发展与建设。第一,“三盲”问题。三盲问题是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三盲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具体体现为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配电系统高级应用的盲目追求;对于大型配电系统主站建设的盲目追求;对于“三遥率”的盲目追求。工程技术人员对于这些高级应用的盲目追求在浪费大量的资源的同时,并没有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缺乏对于实际的充分考量。第二,对于遥控操作的关注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电力工程的技术人员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并不信任,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管理分工混乱。日常的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是由很多部门一起负责,而其中又权责不清,导致很多的工作内容出现交叉,严重影响了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工作质量。第四,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对配电系统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转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工作人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运维体系里,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电网建设。
5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措施
5.1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应定期清除连接到变压器的电线的污物。否则,如果阴天和下雨时变压器内部发生放电,变压器内部出现短路,或者变压器启动保护措施断电,变压器将无法正常工作。继续观察变压器内部变压器油的颜色、高度、温度是否正常,尤其是在电力使用高峰时偏僻的地区,天气不好的时候。应该经常检查绝缘电阻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松动现象,尤其是电压低的线路温度是否正常。对三相电流的平衡问题也要注意。尤其是在电力系统负载繁重的情况下,要及时调整三相电流,以避免出现太大差异。
5.2运行维护人员的素质和培训
应该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教育,提高素质,加强责任感和应急处理能力。维护人员必须先打下专业基础,例如变压器参数、基于基本电子技术、配电变压器的工作方式、组件、配电变压器系统中的位置等。维护人员要确保不含糊,按规章制度工作,不违反工作纪律,保证工作质量,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
结束语
配电变压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地位,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留电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配电变压器结构和常见故障的绩效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高效的应对策略保持配电变压器良好,确保人民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同时努力研究,加强创新,改善技术方式,不断改善配电变压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构建科学的配电变压器全面管理系统,我们要在配电变压。
参考文献
[1]何江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运维及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6):50-51.
[2]赵德良.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6):241-242.
[3]邓大坚.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0):73-74.
[4]于子章.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41+244.
[5]张飞.基于大数据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智能运维管理系统[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5):72-73.
论文作者:王金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变压器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终端论文; 系统论文; 操作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