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012;2.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内分泌科 天津 300141
摘要:目的:讨论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82例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较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比较低,因此在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二甲双胍;瑞舒伐他汀;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但是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大多数,并且大多数患者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在发病时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的情况,即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另外还会出现乏力的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临床上常用二甲双胍为主要常规治疗药物,但是治疗并没有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因此为了研究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特选取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82例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与一般方法
1.1疾病资料
选取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82例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诊断标,并排除所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1例,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41至80岁,平均年龄(51.5±5.5)岁,病程2至6年,平均病程(2.5±0.8)年;实验组患者为41例,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43至76岁,平均年龄(50.2±5.7)岁,病程2至7年,平均病程(2.4±1.1)年;上述所有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5g,每日3次,口服30日[2]。
1.2.2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加服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mg,每日3次,口服30日;瑞舒伐他汀,每日在睡前服用1次,每次10mg,口服30日。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服用剂量。如果病情得到控制,就应减少药量[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FPG小于6.1mmol/L,2hPG小于7.8mmol/L;
有效:FPG小于8.0mmol/L,2hPG小于11.1mmol/L;
无效:FPG大于8.0mmol/L,2hPG大于11.1mmol/L[4]。
1.5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使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有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中,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41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5例,有效的为17例,无效的为9例,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的41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8例,有效的为20例,无效的为3例,有效率为93.47%。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2.3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发生率7.31%,其中腹泻的为2例,恶心呕吐的为1例,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腹泻和恶心呕吐的患者各1例,发生率为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目前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发病率非常高,肥胖型2型糖尿病,如果治疗不恰当,严重可以引发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多以二甲双胍为主要治疗药物,该药物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控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但是该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而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和调脂的作用,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变异,有降血脂的作用,作用于肝脏,与二甲双胍相结合,可以协同发挥出药物之间的作用[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47%。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验组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较明显,同时不良反应较低,因此在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敏,王爱华.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用于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8,24(02):251-255.
[2] 张军.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64-65.
[3] 钟方.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5):17-18.
[4] 刘玉岚.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17,15(7):108-109.
[5] 沈广礼,滕涛.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7,32(8):1423-1425.
论文作者:崔路坤1,吴云丹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糖尿病论文; 肥胖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