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探讨论文_周书宁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探讨论文_周书宁

(国网河南尉氏县供电公司 河南开封 475500)

摘要: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精简了变电站值班人数,减少了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使人为事故大大减少,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可靠性,达到了精简人员高效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现场运行管理现代化,提高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电网一次、二次设备的效能和可靠性,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硬件软件环境的改善,它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运行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特点

1.1一体化设计

保护、监控一体化,是保护和监控之间做到“无缝连接”,集成化程度高,简化整个系统接线,方便了设计和现场施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保护、监控相对独立。保护和监控具有各自独立的交流采样回路,既保证了监测精度,又保证了保护所要求的抗饱和性能。

1.2 二次回路更加简洁

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以及智能化微机保护装置的使用,使得保护、控制的接线得以简化,外部引线大大减少,因而可以减少控制电缆的使用量。

2.变电站的常见问题

2.1 35kV变电站运行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否高效地使用与用户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否安全可靠运行与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关系密不可分。实际上农网35kV变电站运行人员的文化业务素质普遍不高, 他们只能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简单基本地使用和操作, 当系统出现一些小问题或征兆时他们不能也不愿意去处理和解决, 而一旦演变为影响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时, 才会报告上级部门, 认为是设备出现故障,需要派人来处理。为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迫切要求提高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更新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综合判断处理问题能力的队伍。

2.2 制度管理上的不足

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近几年里迅速发展,但缺少专用的管理制度。例如后台监控机运行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多次出现了后台监控机及其外围设备死机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了变电站整体安全运行。建议制定变电站后台监护机的运行和管现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设备的定期巡回检查及定期校验制度。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不间断运行,而且受外界干扰较多,为系统供电的电力专用UPS的定期巡回检查及定期校验制度的建立就显得非需重要,通过定期巡回检查及应期检验,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通信规约的不统一

如调度端主站和厂站通信规约的不统一,变电站内的自动化设备和保护装置、电度表、充电模块等一些智能化设备通信规约的不统一,造成了厂商现场调试人员在数据接口方面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同时也给厂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所以,有必要在行业层面推动厂商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维护方案设计

3.1.建立实现统一维护的组织结构

通过对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的分析, 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必须对省、地、县三级电力公司以及设备制造商等进行资源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保证全省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统一维护的技术管理

完善技术规范书,为确保今后建设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通信规约、接口的统一, 便于维护、系统扩展和产品升级, 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后台监控软件以及总控单元可委托有资质的公司以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采购, 而对保护测控单元、直流系统、电表等设备进行招标。

统一制定检验规程和验收大纲,为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电网,要尽快制定综合自动化产品的检验规程和验收大纲, 对间隔层设备、通讯层设备、间隔层网络、与站控层网络设备的现场检验和验收等规定详细的检验项目、方法和具体指标, 规范产品的检验和验收工作, 确保投入运行的设备质量可靠、通信规约兼容、设备开放互联以及后台监控稳定。

4.变电站自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4.1维护工作的基本内容

为了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尽可能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必须做好日常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在对设备执行正常巡视时需要做的基本工作包括:对设备上的相关指示灯进行是否正常检查;系统中使用的时钟能否对位;各个模块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定值通知单的数据是否和定值区域的值相同;对遥信的动作情况进行检查,并与调度部门实时测量的相关进行比队形检查;检查相关设备是否出现过热;对系统实时上报的相关数据量与实际运行时表象的量进行比对检查;对主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防止病毒等毁坏性信息的植入;对于有接线的设备,还要检查设备的接线是否正常等,另外还需要对设备的供电电源进行是否能够正常供电进行检查。

4.2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综合自动化设备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综合自动化系统维护档案管理系统, 实现对35kV变电站的竣工投产、产品厂家的相关规约、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统计、查询, 为及时处理问题提供信息。建立综合自动化维护专家系统和维修网络软件信息平台, 介绍和报道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经验、案例分析、发展动向、工作进展、评比检查、技术分析、工作要点、现有备品备件、厂家介绍等栏目, 另外, 可以直接用于设备档案的管理以及故障维护记录情况的上报等, 构建一个和谐、有序、高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维护环境, 为县级维护人员提供实时, 在线的技术支持,提高故障的处理效率。建立制造商的技术档案和设备运行档案, 制定相关的技术手册。根据调研结果和运行中反映出的各类故障, 设置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 结合具体实例编制综合自动化设备维护技术指南。

4.3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对监控产生的数据和远动数据库中的数据定时的做好相关的备份工作,另外,在二次设备进行巡检时备份好得到的相关数据,并且在整个系统中做到本地与异地备份相结合,尽可能的降低数据的丢失。同样数据库的修改也应该加强管理,做到修改前后均备份,以此防止设备故障进行数据恢复时系统恢复到旧的数据库而带来的麻烦。经过近几年在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学习,其已经具有了变电站维护的基本能力,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厂家的依赖。即工作人员能够处理好相关工作的变动,并相应的做好数据的备份。

5.结束语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近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其具有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优点。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系统化、标准化和面向未来的理念正逐步取代繁琐而复杂的传统控制保护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在35kV变电站的应用推广,必将对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以及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方面起到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汤沁. 35kV变电站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的通信管理机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4.

[2]张凯. 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王琪.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张妮. 浅谈35kV变电站运行常见的问题和预防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324-325.

论文作者:周书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探讨论文_周书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