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基金会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金会论文,态势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6298/j.cnki.1004-3 016.07.10 建立高校基金会,吸引社会捐赠是目前高校增加经费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据统计,我国39所“985工程”高校中有37所建立了大学基金会,目前在国家民政部或省民政部注册的高校教育基金会超过了100家,大学基金会的数量不断扩大[1]。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目前高校基金会的发展态势,分析影响我国高校基金会收入的因素,为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态势 当前,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教育基金会,高校基金会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个院校基金会网站和各类公开网站收集的数据信息。本文整理了2010年至2013年间“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基金会的数据,搜集到的数据主要是高校基金会的财务数据。删掉信息不全的数据,总共得到了113个高校基金会的数据。

图1 高校基金会总投资占基金会总资产比例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cn/foundation.html。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基金会的状况:高校基金会投资占基金会总资产的比重:高校基金会每年的捐赠收入占高校基金年度总收入的比重:高校基金会年度投资收益占高校基金会年度总收入的比重,投资主要包含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个部分。从高校基金会的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总资产主要包含了库存现金、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四个方面。在高校基金会的业务活动报表中,总收入的组成部分是捐赠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还有政府的补助,但是政府的补助在搜集的数据中都是零,银行存款的利息包含在其他收入中。 (一)从高校基金会投资占高校基金会总资产比例进行分析 图1展示的是高校基金会年度总投资占基金会年度总资产的比值,也就是从2010年至2013年每个高校样本的投资占总资产比例的四年数据平均值。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投资所占的比例分布比较散,且差距比较大,有的高校所占比例达到了80%,如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基金会的年度总投资占基金会年度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85%和83%,但是基金会投资所占比例较大的高校数量较少,部分高校的数值为零,如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只有少数高校该比例超过50%,本部分数据只有6所大学该比例超过50%;多数高校的比例低于40%。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金会在投资方面的工作做得不足,没有受到重视。对高校基金会的资产管理方式主要是存放在银行,保留大量资金,而美国高校基金会很少将资金存放在金融机构,而是投资在股票、债券、海外投资等。这说明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投资方式比较单一和简单,高校之间差距大。 图2展示的数据是从2010年至2013年每年所有高校样本的基金会投资占基金会总资产比例的平均值。本部分样本在2013年、2012年、2011年和2010年的比例值分别是34%、28%、20%和22%。从图2可以看出,虽然相比2010年,2011年投资所占的比例值降低,但从总体趋势上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金会在投资力度方面不断地增长。以山东大学为例,2013年的投资比值为35%,2012年的投资比值为30%,相比增长了5%。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高校基金会也在不断地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虽然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小,但从总体上看,呈现增长的趋势,逐渐重视对捐赠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增加投资。

图2 2010-2013年度基金会投资占基金会总资产比例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cn/foundation.html。 (二)从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占基金会总收入的比例进行分析 图3展示的数据是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占基金会总收入比例的平均值。本文采用的是每个高校样本四年数据的平均值。从图3可以看出,捐赠收入占基金会总收入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主要集中在90%至100%之间。在本部分的样本中只有4所高校(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重庆大学)比例的平均值低于90%,其他样本高校的比例值都在90%以上,而同济大学的比例值为100%,基金会总收入全部来源于捐赠收入。高校基金会中总收入的组成是捐赠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这说明我国高校基金会每年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捐赠收入,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基金会收入来源方式简单、单一,投资获得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少。 图4展示的数据是样本高校基金会从2010年至2013年,每年的捐赠收入占基金会年度总收入比例的平均值。总体上每年样本的比例值都在90%以上,2013年、2012年、2011年和2010年的比值分别是90%、93%、95%和94%。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2013年相比2012年降低了4%,2012年相比2011年降低7%。虽然下降的幅度比较小,但是从总体上看,呈现下降的趋势。我国高校基金会逐渐意识到基金会收入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捐赠收入,要实现收入来源的渠道的多元化,对捐赠资金进行增值和保值。

图3 基金会捐赠收入占基金会总收入比例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cn/foundation.html。

图4 2010-2013年基金会捐赠收入占基金会总收入比例的年度平均值 数据来源: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cn/foundation.html。

图5 基金会投资收益占基金会总收入比例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cn/foundation.html。 (三)从投资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进行分析 图5展示的数据是高校样本基金会四年的投资收益占基金会总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从数值上看,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投资收益占基金会总收入的比例相对很小,只有一个高校(清华大学)的数值超过10%,多数高校的数值集中在0~2%之间,每个高校之间的差异不大。在本部分28个样本中有22所高校的比值低于5%,有9所高校(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的比值为0。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金会投资收益比较低,对资本市场的投资不足,半数以上基金会没有任何形式的投资,导致基金会的资产运作极其低效。 图6描述的是样本高校基金会从2010年至2013年每年的年度投资收益占基金会总收入比重的年度平均值。在总收入中,捐赠收入所占的比例与投资收益所占的比例是此增彼减的关系,捐赠收入占的比例处于下降的趋势,因此投资收益占的比例是上升的趋势。样本的比值在2013年、2012年、2011年和2010年分别是3.8%、2.2%、1.64%和1.47%。以浙江大学为例,相比2012年,2013年增长2.8%;相比2011年,2012年增长2.29%:相比2010年,2011年提高1.2%,从2010年至2013年投资收益占总收入的比值每年都在增长。从图6可以看出投资收益所占的比例随着时间而增长。这说明我国高校基金会逐渐意识到了投资的重要性,对资金的增值和保值活动也在不断增加,保持基金会发展的生命力,对捐赠资金的管理是未来高校基金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6 2010-2013年基金会投资收益占基金会总收入比例的年度平均值 数据来源:http://data.foundationcenter.org.cn/foundation.html。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投资方式比较简单,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不足,投资占基金会总资产的比例比较低。因而在基金会总收入中投资收益占的比例也比较低,高校基金会的重要收入来源是捐赠收入,说明我国高校基金会在资金的增值上做的工作不够,没有重视对资金的增值和保值,只是被动地接受捐赠收入,而没有将捐赠获得收入的资金进行有效的投资。 二、影响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的因素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与研究设计 1.数据的来源。为了分析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的影响因素,这部分数据主要是从各个院校基金会网站和各类公开网站上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了一些不是“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数据。由于某些变量只有2013年的数据,因此本部分的数据主要是2013年度的数据,删除信息缺失的数据,共有62所高校的数据。 2.研究设计。 (1)变量的选取。本文主要采用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数据来研究影响捐赠收入的因素,所以因变量选取了当年的捐赠收入。影响捐赠收入的因素很多,对于控制变量的选取是筹资费用、当年高考分数线、地区、是否“985工程”高校、教职工数、高校年度收入,由于高校决算信息披露的有限性,主要搜集到2014年高校的年度收入,而且各个高校的年度收入变化不是很大,所以本文采用2014年高校年度收入的数据。 表1 变量的定义

表2 模型1的回归结果

注:表格中的t值,***,**,*分别表示的显著性水平是0.01,0.5,0.1。 (2)模型的建立。为了分析影响高校基金会的捐赠收入的因素,本文采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OLS回归分析。根据需求采用两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以下是回归结果分析: 表2展示的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因变量是高校基金会的年度捐赠收入与高校年度总收入的比重,自变量包含了高校所在的地区、高校基金会的筹资费用、高校职工数、高校是否为“985工程”高校。从表2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对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正相关,高校所在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收到的捐赠收入就越高。发现是否为“985工程”高校对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影响是显著的正相关,说明“985工程”高校相比其他高校收到的捐赠收入高。“985工程”高校在我国高校的排名中居于前位,代表着高校的质量比较高,知名度比较高。因此也说明了高校的质量越高、知名度越高,受到的捐赠收入就越高。虽然高校基金会的筹资费用,对捐赠收入的影响是正相关不显著,但是在统计分析中是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加大对高校筹资的投资力度,提高增加筹资的主动性,积极投入筹资活动,可以增加高校的捐赠收入。 表3与表4展示的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因变量是高校年度捐赠收入取对数,自变量是高校的筹资费用、高校所在的地区、当年的高校录取分数线、高校的教职工数、高校的年度收入。由于是否为“985工程”高校与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具有共线性,在我国“985工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最高的,因此在表3中把是否为“985工程”高校作为自变量,表4中把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作为自变量。从表2、表3以及表4中可以看出,高校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对高校基金会的捐赠收入都是显著的正相关,充分说明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对高校的捐赠有显著的影响。表3得出的分析结果与表2得出的分析结果一致,高校的知名度和高校的质量对捐赠收入的影响是正相关,对于知名度比较高的高校,接受到的捐赠收入比较多,社会对高校基金的捐赠主要考虑这个高校的知名度。对于高校基金会而言,要增加捐赠收入,需要增加对高校的宣传,提高高校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它。表4中也可以看出筹资费用对捐赠收入呈现正的显著影响。筹资费用主要是在筹资过程中耗费的,高校采用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筹资,筹资费用就会增加,相应地,捐赠收入也会增加。为了要增加捐赠收入,高校基金会需要采用多种筹资方式和渠道,比如经常开校友聚会活动、增加对高校的宣传等活动。 表3 模型2的回归结果(“985工程”高校)

注:表格中的t值,***,**,*分别表示的显著性水平是0.01,0.5,0.1。 表4 模型2的回归结果(高考分数线)

注:表格中的t值,***,**,*分别表示的显著性水平是0.01,0.5,0.1。 三、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方向 首先,随着我国高校基金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大,基金会运作不断完善,但是与美国高校基金会的运作带来的投资收益相比还存在差距。图1表明,样本高校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高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运作,有部分高校的比例占80%以上,说明我国高校基金会逐渐意识到高校基金会的增值与保值问题,但是在投资资产的分配上,我国高校基金会主要投资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很少涉及实务投资或风险投资,侧重于短期投资,流动性差[2],而美国高校的基金会很少将基金存入金融机构,以耶鲁大学为例,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资产主要配置在绝对收益基金、美国国内股、国外股票、私募股权、实务资产和固定收益几类[3]。因此,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投资收益率比较低,年度投资收益与年度总收入的比值最高为1.2%,投资收益为基金会收入所做的贡献比较低,而美国高校基金会通过运作投资收益率达到10%[4],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哈佛大学基金会的投资收益率也达到了8.6%,资产总值在增加[5]。所以在基金会的投资运作上,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基金会运作的模式,由高校派出投资委员会或者委托外部的投资公司,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配置专业人员[6],经营管理高校的投资基金会,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如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大宗商品、贵金属、房地产、石油及天然气和期货基金等),而且美国高校的基金会具有相似的管理结构,设置董事会对基金会的投资、资产的配置和管理负责。根据自身的条件,提高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增值与保值,提高投资收益率,增大基金会对高校的贡献。 其次,高校基金会的收入与高校的知名度和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从回归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捐赠收入与高校知名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高校的知名度越高,年度捐赠收入就越多。对于美国高校,高校捐赠收入同样受到高校知名度的影响。根据卡耐基基金会对美国大学的调查表明,捐赠基金的规模与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7],学校的品牌效应对高校捐赠收入的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据2005年统计,美国高校基金会的投资收益率与大学排名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顶尖大学投资收益率为32%,一流大学的投资收益率为19%,二流大学的投资收益率为14%[5]。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学校,高校基金会年度收入都比知名度低的高校高,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增加对高校基金会的宣传,对增加高校的捐赠收入有显著影响。 最后,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对高校收入的贡献比较低,所占的平均比例为2%,有的高校所占的比例不超过个位数,高校收入主要的来源还是财政的支持。1998-2000年,社会捐集资收入在高校经费收入占比为2.1%、2.3%和17%[8],而与捐赠收入占据重要位置的美国高校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在1996年捐赠收入占高校收入的比例为8.3%[9],已经超过了我国,2002年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收入占学校总经费的28%,麻省理工大学占20%[10]。2011年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收入占学校运营收入的31%[11],捐赠收入已经是美国私立高校的重要的资金来源,高校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和投资捐赠收入。20世纪初,为了增加捐赠收入,美国高校基金会不断推出筹资计划,由过去被动等待的方式转为主动出击的方式[6]。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金会捐赠收入对高校经费的补偿较低,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缓解高等教育经费的紧张,需要极力挖掘捐赠收入对高校收入的贡献潜力。
标签:投资收益论文; 985工程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