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农村视角下的反贫困问题_农民论文

和谐农村视角下的反贫困问题_农民论文

论和谐农村视域中的反贫困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贫困论文,和谐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建设和谐城市与建设和谐农村统一起来,这是当今中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和谐,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和谐的重要战略抉择,而在建设和谐农村的大视域中,我们又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反贫困问题。

一、农村反贫困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反贫困创造了条件。

1、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科学指导。

贫困问题是人类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党和政府历来都重视农村反贫困问题,采取救济式扶贫等办法帮助农民渡过难关。我国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自1984年起,国家开始设立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任务的反贫困计划,1986年,国务院设立了反贫困指导小组来执行这个计划。

在这一时期,反贫困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其标志是四个纲领性文献: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1986年发出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该文件明确指出“七五”期间贫困地区的发展目标,即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二是国务院于1994年3月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该计划明确要求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6年10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的决定》,该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扶贫战略。四是2001年5月颁布《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提出了今后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同时,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由198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22亿元,累计达到1147.8亿元。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按我国的国家贫困线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至2002年的282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从31.6%下降为3.5%;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在世界的反贫困历史上,取得了令世人难忘的记录。世界银行指出,大规模脱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成就之一。

2、农村发展已经形成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发展较快,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基础日益雄厚。据统计,2006年在自然灾害频发、上年基数较高、政策效应趋稳、贸易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全国农业发展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一是粮食生产连续3年稳定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超过9800亿斤,单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单产连续3年双增,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二是农民收入连续3年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300多元,实际增长6%以上。农民收入增量连续3年超过300元,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三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主要经济作物和畜产品、水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农产品优质率、生产集中度和产区加工度进一步提高,农村非农产业份额、劳动力非农就业份额、农民非农收入份额进一步增加。四是农村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2600年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粮食购销体制、农村信用社、国有农场等改革取得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成功探索。五是农村公共事业成为统筹发展的新亮点。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投入大幅增加,西部地区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补助标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明显加强。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也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摆脱贫困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开展了以减贫为目标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动员东部较发达的15个省(市)对口帮助西部11个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省(区、市),通过对口支援、经贸协作、劳务合作、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支持西部贫困地区发展。1996年以来,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社会捐资共计7.4亿元,捐物价值8.4亿元。同时,中央国家机关开展定点扶贫,1994年以来共向帮扶地区捐资或捐物价值54亿元。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带动下,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和志愿者个人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其中,民主党派开展的“智力扶贫”、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希望工程”、全国工商联主办的“光彩事业”、全国妇联组织的“巾帼扶贫”和“连环扶贫”、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办的“天使工程”等,都为消除中国的贫困现象、促进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4年10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CEO扶贫倡议”。CEO们将以1万元人民币为起点捐资扶贫,扶贫项目包括引进实施1000个家庭生产致富项目、为1000个贫困乡村进行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贫困乡村学校设立1000个综合知识期刊阅览室、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设立1000个养老中心等。在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反贫困任务的实施。

4、广大农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和行动。农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吃苦耐劳的群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创造巨大农产品财富的生力军。从今天城市和工业发展看,正是由于广大农民在长期艰苦奋斗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创造丰富的粮食和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才能够持续不断地支撑城市和工业的兴旺和发展。从农村和农业内部自身发展看,广大农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行动,不断改变着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广大农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和行动,是开展农村反贫困地基本力量。

(二)制约因素

1、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较大。

目前我国的贫困发生率虽然降低到3%以下,但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依然很大。2004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二者共计7587万人。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东部地区为374万人,中部地区为931万人,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2.8%和5.7%;在低收入人口中,东部地区为837万,中部地区为1744万,西部地区为2396万,低收入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5.3%和10.5%。

2、部分地区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环境限制。

自然条件恶劣是导致我国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先天性因素。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不适合第一产业农业的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不利的自然条件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靠天生产,靠天吃饭,一部分人口常年处于绝对贫困状态。2004年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山区的占51.4%,而连续贫困的群体有76%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有46%人均耕地不足1亩。2004年全国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27.9平方米的水平;贫困地区有13.2%农产饮水困难,有11.1%的农产饮水水源被污染,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只占全部农产的33.4%。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受阻,封闭性很强,市场发育十分缓慢,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过多,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居民素质低下,再加上发展的起点很低,资金和技术的严重匮乏,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经济社会发展度低,收入贫困、人文贫困、生存贫困始终困扰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3、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尚待提高。

由于对贫困地区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具体表现为:一是身体素质差,婴幼儿死亡率、人口死亡率等指标均高于非贫困地区。二是文化素质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率高。据统计,我国文盲、半文盲有92%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有大专水平的仅占0.13%,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却占61.62%。全国贫困县贫困农产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达22.1%,是全国非贫困人口文盲率的2倍多,西部贫困县文盲半文盲率更是高达29.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文盲半文盲的农业劳动力,既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也不具有从事第三产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低收入传统农业劳作,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差不仅反映在文化水平上,同时还反映在思想观念落后、保守和市场意识淡薄上,这是导致贫困的又一根源。

4、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身难以摆脱贫困。

目前,在我国农村二千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就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他们是农村弱势群体,处于劣势和被社会排斥的地位。他们经济收入非常有限,物质生活极其贫困,消费水平低下,无法提供物质条件来满足基本的文化、精神消费,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少且难度大,社会地位低,竞争能力弱。因此,彻底消除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5、农村公共财力还比较薄弱。

我国广大农村虽然在建国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新的解放,农业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在农村、农业和农民自身的发展中,由于长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加上农业基础本身比较脆弱,因而整个农村公共财力还比较薄弱。从目前绝大多数的农村来看,要集中一定的公共财力投入到彻底改善贫困人口的现状是比较困难的。

二、切实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思路

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强调提出,“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将此列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反贫困问题现已成为我党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当前重点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实施农村反贫困行动。

(一)制定农村反贫困战略,把农村反贫困问题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反贫困必须作为政府执政的基本理念和重要目标,必须形成能总揽社会全局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发展战略,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加以贯彻执行。

首先,反贫困战略的制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应在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参与式扶贫方式。这就要求政府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为贫困者创造一个参与的机会,这包括倾听穷人的呼声,使扶贫政策的制定能够反映包括穷人自己在内的社会各利益集团的观点,让贫困者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现状,直接让项目的受益人群参与到有关他们自己的资源评估、设计和管理中,并从中获取收益,形成政府和贫困人口共同参与的反贫困行动。再次,应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切实纳入反贫困战略中。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人口脱贫和脱贫后不返贫。

(二)牢固确立城乡均衡发展理念,加大促进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公共财力投入

农村反贫困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城乡规划、公共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对农村地方性公共产品支持力度。建立针对最低公共产品提供保障线低限为基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投入,扩大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构建起比较健全的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基础教育扶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对等地位,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都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关于“国家要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的规定,并确保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对财政收入增量的调整,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真正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为实施农村反贫困战略提供财力上的保障;另一方面,为确保各级政府依法行事,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法制化的财政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职能,使之更加具有严肃性和约束力。

(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反贫困奠定长期稳定的物质基础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大农业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要重视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应将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新型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流通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快、社会资金剩余较多的有利条件,开辟增加农业投入的新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和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

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应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同时,要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乡村农民技术员队伍,树立科技示范农户,组织培训农民,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

建设现代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培养新一代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重点应采取教育、培训、交流等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培育出一代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而言,要根据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建立起现代农民科技培训网络,拓展农民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产业农民。

(四)努力营造农村和谐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和谐的农村环境,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条件。因此,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营造农村和谐发展环境。当前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应突出以下重点:

推进乡村治理结构改革,保障农民权利和利益。要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就要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结构改革。乡村治理结构改革首先在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将政府由单一的统治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这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通过改革干部考核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来实现。通过改革,使各级基层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其次,要改变基层政府的权力机构和制约机制。将过去的单一型政府统治转变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协同治理,应培育、扶持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组织,建立政府与农民沟通交流的渠道,形成政府与农民合理的双向互动沟通交流方式,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让广大农民真正当家作主。基层民主政治是党和政府执政的基石,是营造农村和谐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与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村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其次,要明确镇村两级组织职能,理顺关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一方面,乡镇党委要加强对村支部的领导,保证村支部在村级组织中居于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乡镇党委、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让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还政于民”。再次,要以深化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在确保公开的经常化、及时性和真实性上下功夫。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人际关系和谐。当今农村人际关系矛盾主要体现为: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干群矛盾,要解决农村人际关系矛盾,扭转农村人际关系日益趋向疏远、冷漠的局面,就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弘扬家庭美德,营造尊老爱幼、和睦团结的良好风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弘扬传统的互助合作、兼容博爱精神,通过组织多种农民集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增进村民的理解与交流,从而达到协调邻里关系、村民关系的目的。再次,要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促进农民群众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道德追求和思维方式,缓解干群关系。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环境和谐。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性的农村生态环境,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农村环境保护首先应注重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政府通过舆论宣传、文娱活动宣传等形式使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应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通过大众传媒工具以及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民选择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美化生活环境。再次,应加大乡镇企业污染治理,避免农村生态灾难的发生。

(五)加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实施农村反贫困战略提供制度保障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影响贫困地区四个主要要素(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中,制度是关键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因此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治理农村贫困的关键。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要用法律确定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通过专门立法,建立明确的农用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农地使用权的权能结构,使之包括占有权、收益权、转让权、入股权、抵押权等方面的权益。要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市场力量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征收土地使用权流转税作为风险基金的来源,在土地转出者、转入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合理分配收益和风险,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稳定。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替代承包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

创新金融制度。要构建双重多元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以银行业为主导,以保险业、信用担保业、证券经纪业、信托租赁业为补充的业务机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由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个人、外资参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企业。要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和支持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包括依托农村有实力的经济实体组建民间金融机构及农村居民自愿参与的、规范化的合作金融机构。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改革形式,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采取适当方式减轻其税收负担和历史包袱,促进农村信用社逐步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要加大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和薄弱环节,应从减轻税费和改革财税体制两个方面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对部分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增加对农村的投入,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组合,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农村财税体制改革,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用法治的方法,靠制度来规范农村的分配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应放宽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的限制,彻底打破城乡隔离的制度安排,实行农民和居民同等待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

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反贫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反贫困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即在强调政府与社会“帮”“扶”的同时,改变单纯以政府为主的现状,通过政策调动和利益诱导,促使企业和贫困人口自觉地参与到反贫困中来,使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标签:;  ;  ;  ;  ;  ;  ;  ;  ;  ;  ;  ;  ;  ;  ;  

和谐农村视角下的反贫困问题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