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纪录片《佛山听禅》的符号建构与人文表达论文_张安琪

解读纪录片《佛山听禅》的符号建构与人文表达论文_张安琪

(上海大学,上海 200000)

摘要:《佛山听禅》原本作为广东佛山的一部城市宣传纪录片,但是该片导演张以庆以其娴熟的创作技术一改以往城市宣传纪录片的呆板和说教,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建立符号载体,使其所渗透的禅宗哲学与文化价值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商业价值。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和结构主义分析法剖析其符号建构技巧,从而延伸到文化价值与人文关怀层面。

关键词:《佛山听禅》;符号建构;文化价值

1.运用技术手段建立符号载体

1.1主体象征

人物主体是纪录片中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创作者往往通过对人物主体的客观纪录建立有效的证据保障其真实性的存在。然而,在张以庆导演的《听禅》作品中,人物主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的客观存在,而是被赋予了远超过物质本身属性的符号化意义。首先该片中反复出现一群小朋友朗读《公车上书》的有趣画面。《公车上书》的主旨便是变法革新,而他们以鲜活、生动的形象出现,恰恰象征了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其次该片中的陈家欣,其穿着一袭古装长袍,头戴发簪,手拿油纸伞,不时吟唱粤语民谣,再加上导演运用逆光、暗光以及独特的拍摄视角让其突现神秘性,再加上与自梳女的交相辉映,他们便成为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和代表者。此外,该片中作为郑绍钟后人的谦伯,虽然居住在旧城区,但却听录音机、与外国友人交流等等都表现出其与新文化相融合的象征意味。最后,该片中第四段,导演采用积累蒙太奇分别展示了冯氏木板年画冯炳堂、陶艺大师刘炳、民间剪纸艺术家绕宝莲、开脸师谭明英等。同样在第六段用积累蒙太奇展示了操作工、媒体人和交警的工作状态。这些个体人物都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他们是创作活动有了参与性,与观众的生活状态形成一种同行同构的关系。另外剪纸人、说书人、染衣人等都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操作工、工厂工人、交警、媒体人等等便是现代文化象征。因此,他们每个人物形象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通过意象载体的选择,达到了由象生意的结果。

1.2影像组接

《佛山听禅》该片以1020分钟素材、前期采访3个月,后期制作1个月完成了片长20分钟的影片。可见导演在剪辑方面的投入所占比例之大。该片拍摄素材包罗万象,有景、有人、有物。看似零碎杂乱,但张以庆导演却通过经验逻辑将该片结构完美的进行了组合。从该片的叙事来看,分别是“渔船划过江面和自行车通过大桥”—“少年吟诵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花园落花”—“厨师烹饪美食—“喝茶”—“谦伯关录音机”—“刘家伟在卖肉市场看书”—“晾晒的香云纱”—“废墟和大厦”—“守了七代的骆筠郿”—“村民松哥坐在船上饮酒”—“黄昏渔船划过”—“陈家欣拜佛”。从这些片段中,导演分别提炼出对应的禅意,从“渡”、“普度”一直到“同船不同路,渡人亦渡己”、“其实用心什么都是禅”。可见其画面与主题的对应以及层层递进的关系。作者采用板块式结构将佛山的元素一一展开,再加上陈家欣作为叙事暗线穿插其中,推动叙事的展开。再加上导演运用定格、相似物转场、声音转场等各种技巧,使得影像组接不仅自然顺畅,而且配上击磬声和主题字幕,打造出舒适平稳的节奏。使各种具有意象的小片段不断积累沉淀,直到“用心什么都是禅”的最终主题出现,该片的终极意象也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1.3对比隐喻

张以庆导演在该片中,擅长运用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意义。首先是虚实对比,通过运用虚焦和逆光的摄影技术,表现虚实相间的诗意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度”一部分中,导演采用虚焦拍摄僧人,以此将现实世界与禅宗世界进行区分。再如画面呈现广东粤剧时穿插武术的虚焦镜头,以此凸显武术文化的神秘感。在“渡”中,以逆光拍摄达到剪影效果,制造出浪漫的诗意风格。其次是色彩、光线对比,在打太极一部分中,穿着白色太极服的师傅在强光拍摄下与身后漆黑的背景融为一体,神似中国的八卦图,以此表现阴阳两级即新旧文化的反差。除此之外,导演还通过人物对比、建筑对比、文化对比、生活方式对比等等来作为符号架构的方法。比如在粤剧表演过程中,采用西洋乐的背景音乐;运用交叉蒙太奇使佛山新城区热闹丰富的都市生活与旧城区寂静幽冷的小镇生活形成鲜明的反差;运用远景将国际化的高楼大厦与即将被拆迁的废墟同时呈现;通过老人和儿童手各自象征新旧文化,儿童的手放于上方,更体现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大潮流中,旧的思想和文化终将会被新的观念和文化所取代,凡此种种都使得佛山这样一个包罗万千的城市文化得以展现。当然,除了对比手法之外,导演擅长还运用隐喻象征的修辞手法来建构符号意义,用雕塑、剪纸等等象征传统文明,以拆迁废墟象征传统文明不断被破坏的现实局面。更有甚者,导演通过画面构图来达到隐喻效果。如在陶艺、剪纸、木版画中反复出现以栅栏为前景的画面来表现传统文化处在封闭之中得不到继承发扬的现实困境。

2.通过符号建构传播文化价值

2.1新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佛山市在历史上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天下四聚”、也是四大名镇之一,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的城市,其最大的特征便是集先进和传统于一身。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城市快节奏生活,也可以看到幽静的古老文明。导演用雕像、废墟、剪纸、木版画等等来彰显其传统文明,粤曲《渔舟唱晚》、粤剧《蝴蝶夫人》、京剧《贵妃醉经》、广东音乐《旱天雷》和西洋歌曲《咏叹调》等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再用高楼大厦、摩登服装、高科技突出其现代化进程。最明显的就是导演通过意象化的构图来表达这种文化意义。通过各种代表传统与现代的任务和符号之间的对比,使这座城市的新旧文化冲突得以体现。比如导演将城市废墟与高楼大厦用远景呈现在一个画面,通过剪影将一个老人与儿童的轮廓置于一个门框之中,儿童的手放于老人之上,既体现出新旧文化处于同一空间亟待处理,又表现出二者之间相互交融但是新文化必将位于旧文化之上的必然趋势。

2.2禅宗哲学的提炼与传达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佛山市又名“禅”,因此,本片在前期拍摄时采取了大量寺庙、菩萨、佛像的素材,多次使用这些符号给该片铺陈了神秘的“禅”之气息。比如开头的敲钟就是禅意最好的开端。在加上导演用虚焦镜头拍摄僧人诵经和进入佛堂的画面,使观众了解了宗教的魅力。导演将佛教禅宗哲学从佛山市人民的生活过程中提炼出来,首先是“渡”表现禅学宗教中倡导人生如路,渡人亦渡己。不仅要将自己的人生走好,也要助他人得到修渡。再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等所体现出的在繁杂社会之中保持内心宁静的禅意。再如“五色五味,人生亦然”“浮生若茶”“已失去未得到,正拥有,孰轻孰重”等所推崇的用坦然的心态纵观人生得失,不必太过计较的人生哲理。直到最后,“其实,只要用心什么都是禅”的终极哲理,阐释了人生到处都是禅意,只要用心,便能够超脱世俗体会到真正的禅意。

参考文献

[1]王金辉、齐燕敏.电视纪录片《听禅》的诗意风格分析[J].戏剧之家.2014

[2]李颖、张勇.和张以庆一起剪《听禅》[J].手记.2014

[3]张宁.纪录片的创作技术之诗意审美意义建构[J].传媒文化.2012

[4]王金辉.追寻民族内心的宁静--电视纪录片《听禅》艺术特色分析[J].戏剧之家.2014

[5]宋素丽.影像魔方-从《听禅》看张以庆纪录片创作理念和风格[J].媒体时代.2012

作者简介:张安琪(1994年10月—),女,河南省安阳人,上海市静安区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硕士。

论文作者:张安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解读纪录片《佛山听禅》的符号建构与人文表达论文_张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