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湖北 十堰 442100)
(2十堰市房县中医院脾胃肺病科 湖北 十堰 442100)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补肺法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以2:1比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肺方药(三九配方颗粒)为基础加减,每次20ml,日2次;对照组按需使用万托林气雾剂,吸入。连续治疗6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对照组均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6分钟步行465米,对照组平均6分钟步行411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补肺法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活动耐量、肺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健脾补肺散;万托林气雾剂;症状疗效;活动耐量;肺功能;急性加重期频率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335-02
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喘、痰、炎。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多用吸入激素与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但临床实际疗效欠佳。近4年,我们采用中医健脾补肺法来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现报告如下。
1.临床治疗
1.1 诊断标准
COPD诊断和分级、分期标准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1]制定。
1.2 中医辩证标准
中医辩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中“喘症”、“肺胀”证候标准制定。
1.3 纳入标准
符合COPD诊断及辩证标准;肺功能Ⅰ-Ⅱ级的稳定期患者;年龄40~70岁,病程3~10年;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等;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精神异常患者,不能配合试验者。
1.5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呼吸门诊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5~67,平均(55.24±9.28)岁;病程3~10年。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65岁,平均(54.22±7.44)岁,病程3~1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三九配方颗粒,以健脾补肺,益气补肾方药为基础加减。组成:党参1袋 茯苓1袋 白术1袋 黄芪1袋 防风1袋 炙甘草2袋 陈皮1袋 半夏1袋 肉桂1袋沉香1袋,日一剂,分两次冲服。
对照组:给予万托林气雾剂(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90514),按需吸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月。试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研究期间受试者如出现急性加重,参照文献[2]中关于急性加重期方案执行。
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征,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2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x-±s标准差(t)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
3.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对照组均低于治疗组(P<0.05)。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平均6分钟步行382米,对照组平均6分钟步行378米,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6分钟步行465米,对照组平均6分钟步行411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临床症状是患者对疾病最直观的感受,患者报告内容对于病情判断、治疗方案调整、疗效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医诊病、辩证的主要依据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及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实验是较为常用的评价心肺功能的测评工具,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生理状态下的心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提高了73米,对照组提高了33米,能够区别两组的治疗效果。急性加重是COPD病情加重或恶化的标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与肺在生理上是相生关系,无论是“母病及子”还是“子盗母气”,均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以健脾补肺法治之。方中,党参、茯苓、白术、黄芪、防风、陈皮、半夏、甘草健脾补肺固表,沉香、肉桂补肾纳气,诸药合用有较好的健脾补肺,止咳化痰功效。
综上所述,中医健脾补肺法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显著的疗效。但目前样本有限,尚需进一步扩展研究。对早期疾病控制及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活动耐量,有值得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5: 75-8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
论文作者:丁一,鲍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脾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