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发展_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发展_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资本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市场系指股票、公司债券的发行与流通市场。资本市场国际化实质是以证券形态为表现的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两种:(1)境内证券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交易;(2)国外证券在国内市场上市交易。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资本市场国际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种形式,即境内证券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交易。但是从1985年到1995年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家可以看一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版、1996版整理的资料:

从这份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在1991年前,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国际借贷,即吸引的外资主要为债务型资金。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在华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资主要由债务型资金转变为资本型资金。1993年,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在华投资达到了10%以后又逐渐收缩。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吸引外部资金来补充国内长期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制品是重要的。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外资迅速增长,外资结构已出现了由债务性资金为主转向资本性资金为主的结构,即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正逐步扩大国内企业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至1997年6月,在沪深两交易所上市的B股已达93种,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H股品种达32种,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N股品种达8种;此外,还开创了伦敦和新加坡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偿试。尽管外资在证券投资的比重短期内还难以达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表示了我国吸引外资结构的一种新趋向。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具有一种单向性的特点,即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争取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更多的中国证券,从而取得更多的境外资本性资金。同时,由于①与直接投资相比较,证券投资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可能对金融稳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中国目前正在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银行体制。②尽管中国已在经常项目实行本币可兑换,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将不具备在资本项目下本币可自由兑换的条件,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至少在目前还是有限制性的特点。例如,短期内仍会限制外资购买A股等。然而,我们仍将争取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为了促进这一发展过程,我国应该注意:

1、提高境外上市证券的质量,即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要解决公司制度改变,但企业管理操作流程改变甚少的问题。

2、按照国际规范,提高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3、加强国内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制进度,应尽快推出我国的证券法。

标签:;  ;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发展_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