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董万喜,王海芸

润物细无声——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董万喜,王海芸

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五小学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李王小学 256414

摘 要:随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变化,学习压力加重等原因,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语文学科由于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教学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广阔的天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探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语文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范德比尔特曼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却始终不能踏入事业的门槛儿。”可见自信心的建立,对一个人有着巨大的作用。课文《掌声》生动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课文写的是残疾小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学完后,紧接着我点了班里几个平时比较自卑的学生的名字,让其他学生来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大声的对他们说出来。开始他们的小脸通红通红,很害羞。慢慢地,眼睛亮了起来,充满了神采,后来,他们挺起了胸脯,感觉到了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了。在以后的几天里,老师不断的夸大他们的优点,学生的自信心慢慢地培养起来,积极主动地融入了集体生活。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品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佩服!又是一年春来到,小草又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不仅只是小草,在这个万物生机勃勃的季节里,许许多多的小生命都来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都出来享受生命的乐趣!于是,我和孩子们走入课文,带着心去寻找那绽放的生命!走进《触摸春天》 ,我们从安静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中,感受了盲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人形象。走进《花的勇气》,欣赏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走进《永生的眼睛》,我们懂得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的美好,还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走进《生命 生命》,我们看到了“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并作了深深地思考: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品质。

人不能没有尊严。但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呢?《尊严》一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年轻的哈默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赐给的食物。在为杰克逊大叔干活之后,他才吃那份食物。后来,哈默被杰克逊留在庄园里,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哈默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尊、自强、自立,他以尊重自我,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我们应充分利用书中这些优秀的主人公,给学生树立“心中的榜样”,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

二、在习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诸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竞争中的压力,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往中的情感困惑等问题,都会困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习作正是师生间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日记中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情感。有时教师也可以设计生动的作文场景,激发学生心底的情感,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一位著名的语文教师曾上过这样一节习作课:课的开始,老师请学生在空白纸上写下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五个人,不能多写,不能少写。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最爱这五个人,回忆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快乐。当学生沉浸在回忆的幸福中时,教师让学生拿笔把其中的一个人划去,说他或她突然地离我们而去了,而且永远也不再回来。然后再划去一个,再划去一个……课堂的气氛越来越伤感,孩子们由眼睛充满泪水,到默默流泪,到后来的痛哭流涕。心理活动也在急剧地变化:伤痛——天仿佛都要塌了——一片空白、一切仿佛都已经不重要了——孤伤、恐惧,心如刀绞。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们仿佛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仿佛从阳春三月走到了暑九寒天,仿佛从明媚的清晨落入漆黑的子夜。也正是这十几分钟,学生真正的感悟到了“真爱无价”,相信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会更加珍惜身边最爱的人。

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巴罗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雨果也说:“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语文教师可以指导或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目,更能起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如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让书中的故事感染学生,让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人格力量震撼学生……

论文作者:董万喜,王海芸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润物细无声——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董万喜,王海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