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检测的目的是通过保障高层建筑地基的坚固程度来推迟其进入脆弱状态的时间和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保障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通常运用沉降观测技术来进行监控。可见,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运用地基检测与沉降观测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检测与沉降观测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地基检测;沉降观测;技术分析
引言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安全性增加保证,对于地基的检测和沉降观测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而且对其技术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虽然这项技术仅仅是庞大的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一项,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研究,能够将这项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为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1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地基检测与沉降观测技术的必要性
1.1高层建筑施工中进行地基检测的必要性
高层建筑在建成以后投入运营阶段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段,基本要求其工作几十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其安全性是一个关键问题。高层建筑自身的重量以及后续不断增加的重量促使地基的负载量越来越大,地基渐渐因重量的增加以及长时间的负载而产生疲劳。此时,如果有突发的地壳运动等灾害发生,这样的高层建筑已经是自身难保,何谈保护人们的安全。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要注意地基的检测与保护,地基检测能够让我们清晰的掌握地基的状态,从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准备,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性。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来讲,进行地基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沉降观测技术的必要性
高层建筑的不均匀沉降也是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因为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高层建筑的基础某处出现沉降从而引起建筑的变形情况。鉴于高层建筑的沉降对于其安全稳定性影响的严重性,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需要在施工中应用沉降观测技术,为施工做正确的指导,为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2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检测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中,只有将地基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地基出现失稳现象。因此,在地基检测时,除了要准确确定基准点的位置以外,还应对沉降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2.1确定基准点的位置
对于大型建筑来讲,通常采用区分设置法来确定其在地基检测时所需的基准点,具体应对以下两点加以考虑:基准点的点位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状态;方便建筑施工中所开展的沉降观测工作。
2.2分析沉降数据
观测成果通常包括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沉降数据的分析是地基检测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科学地分析沉降数据,可以切实减小观测误差。
3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
3.1 建立水准控制网
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相应的水准控制点来有效控制水准控制网的工作,还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根据控制网的原则来建立起水准控制网。根据施工工程的具体布局来制定出观测方案,基本要求包括:每栋楼周围要设置 3 个以上的水准点,且每个水准点的间距不能大于 100m,同时在施工场地要架设至少 2 个水准点,从而形成闭合图形方便校验,水准点在设置在建筑物以及震动范围之外,然后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来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水准点的埋设问题应该完全符合规定,埋设的深度要保持在合理的水准测量等级内,通常来说二级水准测量的水准点埋设深度就应该是 1.5m 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设置沉降观测点
设置沉降观测点在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对水准控制网设置完毕之后,就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观测点,同时将地基沉降的具体特点也要从观测点中反映出来,设置完了观测点之后要进行观测线路的设计,在线路上加上相应的仪器点与对转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的依据可以遵循五定原则,从而确保观测时环境条件、设备以及线路的准确,让整个的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更加真实、可靠。
3.3沉降观测问题
设置好了沉降观测点之后,首先要进行沉降观测,让沉降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然后对每个点进行第二次的观测。在观测的过程中要充分保证每个环节测量的准确度,得出相应的数值并记录下来。随着高层建筑物结构的升高,对观测过程也有一定的要求,沉降观测工作在每一层都要进行,直到全部施工完成之后再停止观测,计算出不同观测点的高程值,方便对沉降量的计算。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根据相同的路线来进行观测,采用相同的仪器确保有合适的观测环境,对沉降量的计算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分析高层建筑物沉降量的时候也就更加方便了。
4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4.1水基准控制网
每个工程都有独特的特性,根据自身特性来制定施测方案,并且建立水准控制点。水准控制网是在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下建立的,具体有以下几点:高层建筑物周围设立的水准点间隔<100m,并且还要>3 个;施工场内任何位置的仪器后视水准点要>2 个,水准点之间相互闭合;建筑物水准点的建立和建筑物开采、地面起伏有着明确的关系,水准点埋在地下的深度应符合要求,水准网和基准点合在一起测量计算出各个水准点的高程。
4.2 沉降观测
确保场区水准控制网要在图纸设计时就已完成,在图纸上确定观测位置;观测路线在控制点和沉降观测点中确立,且在每个架设设备的地方做好标记,确保观测在同一条路线中。第一次观测点高程作为以后各次观测的基础使用,要求高精度,因此在施测时要采用高精密水准仪来观测,并且采用至少 2次及以上的结果来确定最终测量结果。观测点位置是根据结构面不断移动的,为了方便观测需进行观测点的永久埋设;在工程正式竣工前,施工楼层都要一层一层地进行复测[2]。
4.3观测点的数据测算
每次的观测结果都要再一次查证,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出每个观测点每次的高程值,推算观测点的沉降量,使得高层建筑施工中数据的处理更加科学合理。具体内容为:对各个沉降点的沉降量进行计算,即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是本次观测高层和上一次观测高程的差;累积沉降量的计算即是本次沉降量与上一次累积沉降量之和;绘制沉降速率曲线即为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绘制等值线示意图即是根据总沉降量对等值线示意图进行绘制。
结语
总之,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们十分关注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地基的建设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与否与地基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此看来,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检测与沉降观测技术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了,做好研究,确保地基的坚实稳固能够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56.
[2]丁永饶.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6(07):175.
[3] 胡细华.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方法[J].科技展望,2016,26(08):44.
[4] 沈碧君.建筑施工中地基检测与沉降观测技术的运用实践探微[J].建筑知识,2016,36(03):82.
[5] 彭凤珍,吴明凤.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06):288-289.
论文作者:孙树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地基论文; 水准论文; 高层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观测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