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冰/夹鱼”还是“打/冰夹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夹鱼论文,冰夹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荷花淀》一文有这样一句话:“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这句话中“打冰夹鱼”应如何理解,如何阅读?最近听一慰市级优秀教师的《荷花淀》观摩课,该教师将此语读作“打冰/夹鱼”,并将它与“提水浇花、花钱买米”等看作是结构完全一致的连动式词组。观摩课评议会上,许多教师也持此种见解。对此,笔者颇有异议,其理由有二:
其一,“打冰/夹鱼”的阅读理解与捕鱼的习惯用语相左。在此,“打冰”且不论,“夹鱼”的说法恐怕很难成立。我们可以说用网“打鱼”、“捕鱼”、“捞鱼”,也可以说用鱼叉“叉鱼”,怎么可以说“夹鱼”呢?夹鱼该用什么工具?用夹子还是用手指头?大概稍有捕鱼常识的人都知道,冰打开后,用夹子或手“夹鱼”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其二,“打冰/夹鱼”的阅读理解与课文语境不符。第一,“打冰夹鱼”是用在“冬天〉之后的第二个时间状语,是表示冬天的一个特定阶段的,而泛泛的“打冰/夹鱼”(假如白洋淀人肯这样做的话)在冬天几乎可以天天为之,那么这个时间状语用在“冬天”之后还有什么意义呢?第二,泛泛的“打冰/夹鱼”,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果真如此,白洋淀则遍布冰洞,妇女们来回警戒的冰船能像“流星一样”快,怎么有可能呢?
“打冰/夹鱼”的阅读理解谬矣!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为“打/冰夹鱼”,该词组为动宾词组。
何谓冰夹鱼?在我国北方,渔民大都知道,冰夹鱼是数九寒天顶贴于冰,处于半休眠状态的鱼。这种鱼,一眼望去,像是被冰夹住了,实则没有夹住,砸开冰来要赶紧用小网捞上来,这就叫做“打冰夹鱼”。要知道,冰夹鱼是数九寒天偶尔可以发现的,不是随处可以找到的。因此白洋淀人打几条冰夹鱼,不会妨碍女游击组冰船行驶。
最后,笔者认为应该着重指出的是,许多教师之所以产生“打冰/夹鱼”的错误理解,十之八九与课本的注释有关,该注释“打开冰来捞开底下的鱼”极易造成“打冰/夹鱼”的阅读误导。笔者建议课本注释把“冰夹鱼”解释一下,便可以避免师生误读、误解。
标签:白洋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