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鳟鱼类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鳟鱼论文,病害论文,常见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冷水性的鲑鳟鱼类已在全国推广养殖,鲑鳟鱼养殖依靠流
动的泉水、河水,一般情况下水环境不会有问题,因此,病害防治在鲑鳟鱼养殖中就显得成尤为重要,也是鲑鳟鱼养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虹鳟鱼脂肪肝病(一)发病原因
虹鳟脂肪肝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与饲料和营养有关。原因有以下3点。
1.饲料中缺少必需脂肪酸。鱼类能合成纷搴往9族脂肪酸,但不能合成匙搴往6族脂肪酸。因此,匙搴往6族脂肪酸是鱼类必需脂肪酸。
2.氧化脂肪毒害。虹鳟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被氧化。其产物氧化脂肪本身具有毒性作用,能和蛋白质起反应,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生产中大量投喂新鲜度差的饲料鱼或质量差的鱼粉,极易发生脂肪肝病。
3.饲料中缺乏VE、胆碱及抗氧化剂。患脂肪肝的虹鳟,极度虚弱,体色发黑,鳃色变淡。病鱼独游于水面,或在水流缓慢处静止不动。解剖发现,肝脏呈黄色、苍白色或淡褐色,肿大。胆囊肿大,黄色,半透明。肠管末端溃疡,有黄色粘液。
(二)防治方法
轻度患病的虹鳟,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等方法,多可以复原,一旦发展到严重贫血,肝脏蜡样变性,病鱼则无法恢复,陆续死亡。因此,虹鳟脂肪肝病以预防为主,关键是提高饲料质量,具体如下。
1.在饲料中添加鱼类必需脂肪酸。国外虹鳟饲料,通常含20%的脂肪(鱼油),一方面为虹鳟提供必需脂肪酸,另一方面提高饲料能量,节约蛋白质。国内虹鳟饲料,有些生产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不添加脂肪,这样不利于虹鳟健康生长。根据国内饲料加工设备条件,虹鳟饲料可以添加6%的植物油。
2.使用新鲜的饲料原料。虹鳟饲料原料包括鱼粉、豆粕、酵母、面粉、肉骨粉等。这些原料必须干净,无潮湿霉变,无污染,不混杂有毒物质。
3.饲料必须添加VE和氯化胆碱。一般认为,VE添加量不得少于120毫克/千克饲料,氯化胆碱添加量为1000毫克/千克饲料。其它维生素对维持虹鳟正常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应按规定的数量添加。
二、金鳟VHS病
该病由病毒引起,病原体是VHS病毒,来源一般由发眼卵带入。从4厘米稚鱼到100克鱼种均可感染。该病病程分为3个阶段。
1.急性期。该阶段是发病的第一阶段,病鱼一般游动迟缓,聚集在进水口处,对人反应迟钝(正常的金鳟在池中不停地游动,见人后跳跃,有追人索饵的特性),只有少量的鱼摄食。鱼临近死亡时,在水中侧平挣扎游动,不久腹部向上死亡。病鱼偶鳍基部明显出血,眼睛充血,鳃盖张开。解剖观察,肠内无食物,有黄色或褐色凝胶状物质,挤出成条(象挤牙膏一样,不同于一般肠炎挤出为黄色粘液)。消化道出现炎症充血,以肛门附近最为严重。该阶段持续约7天,死亡率可达30%以上。
2.慢性期。进入慢性期后,死亡数量明显下降。病鱼除游动缓慢外,对食物已产生反应,能少量摄食,本阶段持续约5~7天。
3.稳定期。游动活泼。摄食正常,与发病前无异,每天只有数尾死亡,然后逐渐停止。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尚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从观察到的现象:①偶鳍基部出血,为病毒感染的特征;②肠道充血,有分泌物,为细菌感染特征,因此在饲料里添加抗病毒药和抗菌素,每千克饲料加盐酸吗啉呱(病毒灵)1~6片不等,急性期坚持少量投喂,慢性期后加大投喂量,到稳定期停止喂药饵,改喂正常饲料。
三、鲑鳟鱼苗肠炎病
各种鲑鳟鱼苗在上浮开始摄食人工饵料后,一直到20克左右,容易发生肠炎病。该病对鱼苗危害很大,常造成鱼苗大批死亡。引起肠炎的原因有:①饲料质量差。主要使用了变质的原料,或加工好的饲料存储时间长,导致饲料变质。②池塘清污(粪便和残饵)不及时、不彻底。尤其在3~6厘米阶段,要求每天要清洗鱼池。③投喂量过大。鱼苗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有的生产者为了让鱼苗生长快一些,每天从天一亮就开始投喂,直到晚上还开灯投喂,并且每次投喂的量也超过标准,极大加重了鱼苗消化系统的负担。
针对以上肠炎产生的原因,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①加工饲料的原料必须良好;加工好的饲料,要放在冰柜里冷冻起来。②鱼苗养殖池要保持清洁卫生,最好每天清除粪便、残饵和死鱼苗。③从早上8:00开始,每天喂5~6次,每次间隔至少2小时。投喂量严格按照体重的比例。一旦发生肠炎病,
要停止投喂原先的饲料,然后配制药饵。可用"肠炎停"以0.5%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喂,连用2~3天。平时每15天以0.3%的添加量拌饵投喂一次,可起到预防肠炎的效果。
联系电话:0510-555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