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
李忆华1马 洁2
(1.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稀阳,421001;2.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湖南稀阳,421001)
摘 要 隐性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多维度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重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改革完善隐性课程体系,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形成隐性教育共同体,努力消解隐性课程潜在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隐性课程 潜移默化
隐性课程与立德树人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多维度地影响学生的成长。落实立德树人,不仅要加强显性课程建设,重视显性教育,强化正面引导,还要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彰显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从而达到全课程育人的目的。
一、隐性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地位与功能
课程教学是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形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从表现形式的角度,课程可分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其中,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潜在课程或者非正式课程等,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的诠释不尽相同。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对学校教育中除显性课程之外的、遵循一定的教育目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教育要素之统称。隐性课程构成要素主要有:物质层面,包括学校建筑、校舍布局、教室布置、环境绿化美化等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包括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班级管理与社团管理方式等;精神层面,包括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观念及价值观、校园舆论、校风教风学风等;行为层面,包括学校领导管理风格、教师教学风格、咨询指导、课外活动、学校人际关系、师生行为方式等等。
落实立德树人,既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之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传授,需要灌输政治、思想、道德知识与价值,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自觉加强人格修养。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限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孩子,而且要唤醒孩子内在的心灵能量与人格理想,解放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生命创造力[1]。
显性课程是教育者以明显的、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获取,能力的培养与再造,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方式实施德育教育。相对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具有潜隐性、多样性、持久性和非预料性等特点。在隐性课程中,教师采用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2]。这一教育模式利用客观的影响源,以“言未口喻而意在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更切中学生成长发展的心理,从而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教育影响,一旦形成就可能终身难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显性课程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不足。
隐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认知导向。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给学生提供认识上的对标参照体系,对学生认知与行为模式的形成、个体精神与心灵性格的塑造具有隐性的导向作用,使之朝着学校和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这种感性的引导胜于道理式的灌输。二是情感陶冶。美丽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进取的学风校风等等,呈现给学生的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一种望之无形、听之有声的会说话的情境,这种情境蕴含着巨大的内驱力,起着陶冶学生性情、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三是意志磨砺。坚强的意志需要培养磨砺。学校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组织纪律,以强制的方式约束学生的意志行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保证;而学校的学风校风通过暗示、潜隐等方式作用于学生,赋予学生以能量和动力,这种文化控制、价值熏陶,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检视自己的言行,警示学生逐渐学会坚忍自制,在磨练中收获成功。四是行为规范。学校的物质环境、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氛围指向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学校的内在精神,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促使学生自觉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学校制度规范具有引导、规范和调整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功能,使学生置身于有效的他律之中,并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把制度规范变成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为自己的道德理想和完美人格而行动,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文明行为的领跑者。
二、隐性课程缘何能实现立德树人
1.隐性课程学习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主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核心的自身独特的体验过程。道德内化“必须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有主体对社会道德的整合、融通、创造,没有这一过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自律”[3]。
2.2 银行贷款的可行性 银行贷款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信及经营状况;二是贷款是否必须;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有足值的贷款抵押物或质押物;四是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需要手续的繁简情况及可得性。
在显性课程中,教育者往往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输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感受。而隐性课程则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摈弃直白的说教,通过营造一个没有精神压力、没有思想负担的教育情境和氛围,不动声色地运用感染、移情、暗示、模仿、同化、认同等多种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以无声胜有声的滋养与浸润,传递重要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容和信息,绕开“认知意义障碍”而直接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建构知识,规避了直接、显性灌输可能产生的抵触、逆反心理。学生在自由、自主地选择和判断的同时,明白爱国、诚信、友善、互助、责任等重要的道德品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融合以及道德生命的自我成长,实现以有形的心理“磁场”于无形中统摄学生的灵魂。
隐性课程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现实生活的细微之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贴近学生的心理,沟通了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通过课程内容与学生建立起对话关系,容易使学生主动发掘课程内容中的种种意蕴,在自己的心田播下理想和知识的种子,实现教育的功能。例如,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之道,养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关心互助的良好品质;通过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接受实践的锻炼,发展个性心理,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举行优秀学生颁奖会、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等仪式活动,现身说法,润泽学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参观校史馆,可以感悟校史底蕴,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感叹生命的奇迹,激发创新的思维等等。
2.隐性课程内容具有易接受性
企业财务工作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逐渐暴露出问题,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要实现对财务工作的有效管理,不断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编制科学的财务预算报告,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ArcGIS中并未提供海图符号,这需要我们自己建立ArcGIS的海图符号库。经过研究《中国海图图式》GB 12319—1998中关于海图符号的表达规范,分析了不同类型符号的特点,以CorelDRAW为符号绘制平台,通过FontCreator对所有符号进行整合导出,最后形成以ArcGIS为符号库管理软件的海图符号库制作方案。
3.隐性课程功能具有整体性
隐性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在内容上包罗了显性课程之外的一切学校教育要素,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社会风气、价值观、文化氛围等都被收纳其中,构成一个系统整体,涵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隐性课程突破课堂的局限性,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以具体的人、物、事、实践、知识等为载体,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显性课程更好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人格、身心健康、审美情趣、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等均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隐性课程影响具有恒久性和深刻性
隐性课程打破课程实施的时空限制,在空间上伸展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在作用对象上,包含全体师生职员工。校园处处是德育课堂,人人皆为德育工作者。充满琅琅书声的教学楼,洋溢着科学探索氛围的实验室,飘荡着书香的图书馆,美丽、开放的校园环境,兼具人性与科学的管理模式,为人师表、亦师亦友的教师等等,这种以自然的、柔性的、无声的方式传递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学校是学生的人生驿站。学生毕业多年后,回首走过的路,所学的知识也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忘或更新,但是,镌刻于灵魂最深处的、通过自己感受和领悟的隐性课程在沉淀的岁月里弥久历新,无法忘怀。例如,学校的Logo、标志性的建筑、宽容愉悦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良的学风;一堂生动溢彩的讲课,一场精彩的报告等等,都会勾起学生对母校的美好回忆,清理出一段段真实而凝固的故事,内心总是百感交集。同时,在隐性课程长期熏陶下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等常常让学生受益一生,体现隐性课程持久而深刻的教化作用。
三、隐性课程如何实现立德树人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2)实践活动课
(1)立足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当代学生思想活跃,价值观多样,人生目标多元。为此,必须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素质现状等情况,从学生的视角开发隐性教育资源,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实施隐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建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2)立足学校办学实际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积淀,引领师生的价值追求与行为导向。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办学优势,挖掘师生身边的隐性教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各项制度细节、师生员工的日常言行之中,把学校精神和价值追求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在收入、支出、管理和分配等经济活动中,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产支出方面的管理工作分为两类,一种是经常性支出,另一种是资本性支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由资本性支出形成的。资产在单位的使用过程中也会获得收益,比如对外进行投资获得收益、资产进行租赁时获得收益等。根据《开封市祥符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租赁时间不超3年,最佳租赁时间1年,收入上缴财政专户,这些收益的获得也是依赖单位的资产,因此,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科学的进行结合已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实行的管理模式。
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与特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域文化资源中,既具有可视化的历史文化遗迹、革命历史遗迹、地方传说、民俗风情等显性资源,又有地方传统美德、地方精神、道德楷模等隐性资源。落实立德树人,应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使教育与生活互相渗透,提升隐性课程的内涵,拓宽隐性教育阵地。
(4)立足网络环境
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开放的交流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个性心理、思想观念等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学校应注重挖掘网络隐性德育资源,利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载体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隐性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开放、交互的虚拟环境中感受潜移默化的德育力量。
此外,在找矿对象上片面地追求所谓找“大矿、超大型矿床”的提法和做法违背了矿床的一般发现规律,也干扰了找矿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样的做法和提法则违背了矿床的一般发现规律。
2.完善隐性课程体系,促进全课程育人
增强隐性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引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隐性课程体系。
考古学文化是随着考古学研究发展到一定时期和水平出现的概念。德国考古学家古斯塔夫·科西纳是第一个运用考古学文化来整理考古材料的人,他认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欧的考古记录就可以用文化和文化群来安排。他提出“文化群即民族群,文化区即民族区”,因此文化的差异就反映了民族的差异。科西纳声称,在地图上标出的一类器物的分布代表了某一民族的分布,而文化的延续反应了民族的延续,于是,考古学能够根据器物确定的文化单位来追溯民族群体的分布和延续。但科西纳是一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他试图通过考古学文化的整理寻找德意志民族的起源。
(1)学科知识课
一所学校的成长和辉煌,与历任校长所倡导的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息息相关。作为学校领导者,校长要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在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与独特作用,树立“大课程论”和“大德育观”,把隐性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之中,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课程资源是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乃至自然中的教育资源[4],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加强隐性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通过举办一系列富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科技文化、文艺体育、学术讲座、考察探究、学生社团、设计制作、公益服务等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入这些实践活动之中,寓教于学、寓教于思、寓教于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升华道德境界,内化道德行为。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拓展和补充,具有鲜明的适用性、地方性和特色性。要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校本课程之中,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传承优秀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自主成长、品性塑造、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4)制度性隐性课程
(6)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隐性德育课
(5)校园环境
美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包括物质空间环境、制度环境、人际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要素,它们以隐性的力量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应结合育人理念,发掘学校环境文化的内涵,寓教于境,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育人高地,师生的精神家园。
学校规章制度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具有行为规范、价值导向和目标激励等功能。发挥制度性隐性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应处理好制度的刚性化与人性化、制度的约束性与激励性、制度的稳定性与发展性、制度的规范性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等几对关系,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凸显师生主体地位,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又要寓教于规,充分展现学校制度的育人功能。
目前,青少年群体是网络虚拟社会的主要力量,网络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以网络为载体创新学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有助于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发挥优秀网络文化的思想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
服务升级,品牌演出提升市民文化修养。以公共文化品牌满足大众期待。强化“精彩365·快乐每一天”文化惠民品牌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打造“建邺书房”“滨江之夏音乐节”“江心洲露天电影节”“24小时美术馆”特色品牌,不断延伸品牌内涵,推出多个针对细分受众的子品牌,涵盖戏剧、歌舞、话剧、影视等形式,构建公共文化品牌集群。
3.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形成隐性教育共同体
发挥隐性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落实全员育人,应统合多种教育因素,让多元主体参与隐性课程建设,形成隐性教育共同体。
表3为不同上锥段底角压降及分离效率对比。由表3可以看出,上锥段底角由55°减小到50°,压降增加了6.21%,分离效率提高了1.87%;上锥段底角由50°减小到45°,压降增加了3.22%,分离效率提高了7.57%;上锥段底角由45°减小到40°,压降下降了18.88%,分离效率下降了11.94%,原因在于适当的减少上锥段底角有利于增大旋流器内切向速度从而提高分离效率,不过过小的上锥段底角,反而会使中心锥结构附近涡流增多,使其切向速度下降,降低了分离效率,说明上锥段底角在40°~50°间存在着一个最佳角度。
(1)学校校长起着核心作用
(3)立足地域文化
各门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独特的隐性育人功能。推进学校德育一体化,“就是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进一步确立学科育人的主阵地地位”[5]。挖掘教科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隐性教育要素,“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坚守立德宗旨,呈现知识教育的人本意蕴”[6]。
(2)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要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针对翻译应关注译者的性别还是能力高低一直是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女性主义译者认为女性作者的作品应该由女性译者翻译,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的地位一直发生着变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女性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家庭观,事业观等各个方面。而女性译者可以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深刻体会女性作者写书时的心境,因而翻译出的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用词上都更能精准地传达女性作者的写作意图。然而,译者性别是决定译作精准度的最重要因素吗?译者的能力高低是否也是决定因素之一呢?
在确定实施方案后,对螺孔进行了清洁,在现场实施前,采用模拟件进行了反复模拟的操作,优化了机床定位找中方法,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自己特殊的工作方式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其精神状态、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等对学生也起着榜样示范作用,他们是学校全员育人的重要参与者。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应自觉把自己融入隐性课程建设队伍中,爱岗敬业,以优质的服务言传身教。
(3)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自然入心的活教材,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修养的形成;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教师的德性修养。教师要为人师表,以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反思习惯、无私的奉献精神、坚定的理想追求等人格品质去感染、教化学生,发挥教师自身作为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
(4)学生是隐性教育的主体
隐性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隐性课程建设需要学生的支持和参与。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必须尊重学生的权利、个性和价值,依靠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和学生意见领袖等中坚力量,并通过他们的优秀行为和高尚品质来丰富隐性课程的内容,带动和影响学生同伴群体,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4.正确对待隐性课程潜在的负面效应
隐性课程缺乏严谨的课程安排,课程品质的标准判定受人的经验、动机、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制约。同一内容的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7]。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起正面作用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行为举止、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消解德育效果。例如,在隐性课程实施中,学风校风与学校精神的背离,规章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等现象,学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教师的人格修养与教学环境的冲突,校园欺凌的不良示范效应,分数至上的评价模式,学生对隐性课程的抗拒,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等等,这些现象会不同程度对教育教学效果形成负面影响,还可能使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产生动摇,有些因素造成的后果还难以预测和掌控。
宫颈腺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无肠管、大血管、神经及周围脏器等手术损伤。术后宫颈腺癌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积极换药后延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2月出现膀胱阴道瘘、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受到“互联网+”背景因素的影响,我国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发生了一定改变,教师定位、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学生学习形式、学习方法等都出现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及学习理念,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工作,把对重点教学内容和技能的关注转变成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接受教学知识更改成主动探究和摸索,培育学生查找问题、探究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3]。具体而言,医学信息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改革,例如定期具备多元化的学科前沿讲座、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实施分阶段教学、在学生学习评估中应用阶段式能力评估体系。
因此,我们在关注隐性课程对立德树人的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必须正视隐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正面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经验、理解、对话的机会,而不是向学生提出更多规范性、统一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控制”[8]。另一方面,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实施过程的不可控制因素,不能盲目夸大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应把握隐性教育的层次性与阶段性,提高隐性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同时,注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协调,促进两种课程互为依托、共生发展,促进立德树人在校园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35946245,2018-05-20.
[2]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08).
[3]易小明.道德内化概念及其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1(05).
[4]张贵勇.课程资源问题需深化认识[N].中国教育报,2012-07-19(008).
[5]魏海政.创新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8-04-27(001).
[6]李辉.优化德育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J].中国德育,2018(04).
[7]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4).
[8]朱青,高原.“隐性课程”是课程吗——兼论其“开发”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12(09).
*该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与转型研究”(15YJA880034)的研究成果
[作者:李忆华(1968-),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马洁(1991-),女,浙江绍兴人,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实习研究员。]
【责任编辑 郑雪凌】
标签:立德树人论文; 隐性课程论文; 潜移默化论文;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