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型语文课堂的生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话型语文课堂是以对话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学文本,在互动和沟通过程中建构世界、他人和自身意义的学习场所。它具有课堂管理的引导性、教学组织的生成性、师生关系的开放性等特征,它实现着对学生主体性、差异性与个性化的尊重,它切切实实地实践着语文的素质化教育。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如何切实有效地生成对话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精神性对话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1]。事实确也如此,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功能。语文课堂作为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课堂,在此方面更应理所当然地扛起自己的责任。试看下述教例:
师:“易水送别”以荆轲为中心,以送行者为烘托,以秋风易水为空间环境,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场面,渲染了一个浓重盼情感氛围,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下面我们来概括主题。这一节的主题是什么?它之所以感人肺腑,传诵千古,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原因何在?
生:表现了荆轲的爱国精神。
师:这则材料的中心并不在爱国上。
生:表现了荆轲的一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师:概括主题不能就事论事,就人说人,而应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上升到一般。
生: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师:有道理。视死如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知道一去不复返,仍然就车而去,义无反顾。这正体现了我们人类不可征服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人类在与自然界、与社会、与命运抗争和搏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不可征服的伟大精神、伟大主题。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在乌江边上,傲然迎向潮水般涌来的敌骑,杀敌数百人,身被十余创,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悲壮的;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老人桑提亚哥明知与鲨鱼搏斗是徒然的,但他仍然与鲨鱼展开了殊死争斗,当他筋疲力尽、满身伤痕从海上拖回空的大马林鱼骨架时,疲惫地倒下去,然而老人的精神却升华了,他也体现了人类不可征服的伟大精神,也是悲壮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体现了这种精神,是悲壮的;毛泽东笔下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宁肯倒下,也不屈服,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也是悲壮的。如果艺术失去了这种激情,失去了悲壮,就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壮丽;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这种激情,失去了悲壮,就不可能强盛而只有懦弱!悲壮艺术是滋润一个民族的必需的养料。我们不少同学是追星族,热衷于追明星,崇拜港台歌星,喜欢“让我一次爱个够”之类的歌曲。有的同学则喜欢琼瑶、席慕蓉的作品。单是温柔缠绵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从悲壮艺术中汲取必需的养料。在我们的个性构成中,既要有温柔似水的一面,更要有壮怀激烈的一面……
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课文的主题一般都能笼统理解,予以概念性表达并不困难,甚至也会阐述一番,多数教学场合,教师的讲解如达到上例已属释义极限。本教例却没有止步于此,反而大做文章,在案例后半部分的大段独白中,引述名人名作,论域从古及今、从中及外,在渲染铺陈课文主题情结、点化弘扬课文主旨境界的同时,宣示了教师的情怀,升华了课文精神,也升华了学生精神。这样的教例为我们形象地诠释着对话型语文课堂的一种生成形态——提升师生精神生命。教育对话就是教育场域中的对话主体超越“它”世界,与“你”建立起来的一种精神相遇关系,是对话双方真诚接纳,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基础,以意义创造和建构完满的精神世界为旨归,从而达到对话双方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完满建构。
二、生成性对话
教学案例:
上《孔雀东南飞》时,第一课时刚要结束时,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刘兰芝贤惠、聪明、漂亮,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教师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在上第二课时,教师命制了“焦母强弃兰芝谜”这样一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课文。学生讨论热烈,得出了种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认为刘兰芝不能生育而被遣归,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结婚三年没有生育孩子,焦母不见香火,能容忍只开花而不结果的兰芝吗?有学生认为是情感压抑(焦母早年丧夫)和更年期综合症双管作用于焦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忌妒心,非遣归兰芝不可。有的学生认为是恋子情结造成的,焦母独自一人把仲卿兄妹俩拉扯大,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自从兰芝到焦家后,因夫妻俩的恩爱感情而疏远了母子感情,焦母越想越不是滋味,到了不遣归兰芝不痛快的地步。还有学生坚持课本上的看法。通过师生间、生生问的互问互论式对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君子引而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设置的疑问,可以“话到嘴边留半句”,故意让学生去思考、体味、揣摩,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比较,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讨论对话,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本源,求得知识归宿”的正确思维习惯。
上述案例说明在对话型语文课堂中,生成性对话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主动性的优效对话机制。从解释学的角度看,这种对话实质上就是对话主体从对话者各自的前理解结构出发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对话中不仅有知识的获得,更有对知识的超越;不仅有思维的流动,更有意义的生成;不仅有继承的喜悦,更有创新的激情。[2]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是在差异性基础上的分享意义、创生新意的过程,其结果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师生、生生双方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造就。这种对话充分说明,传统是知识传授将走向在对话和合作之中的知识的建构和生成。语文教育不再是机械性的、复制性的,而是一种生产性的、建构性的过程。
三、理解性对话
理解是语文教育对话的基础,没有理解,就不可能实现语文教育;没有理解,也就没有语文教育中的对话。语文教育对话本质上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是去除遮蔽、敞开意义的过程。语文教育通过理解进入师生的精神世界,在理解中实现语文教育的意义。“对话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学生就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了教育。因此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揭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3]下面这则教例比较好地体现了这种理解性对话的语文教育属性。
语文文本的学习中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等之间的对话,尚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学生辨析如下:
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对客体外物倾注的感情浓度也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哗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由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东西的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丙:乙讲的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审美心理和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已成为一种“杜鹃情结”,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四、反思性对话
对话是人生的根本方式,对话对于人的生活而言是本质的。语文教育对话不仅建构着语文对于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师生的精神。从更深层次讲,语文教育中的对话就是一种理解与自我理解的关系,因为理解必定构成了人对自身的反问。自我理解是解释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语文教育的对话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自我对话,通过这种自我对话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断渐进、逐渐深入、拓展提升,这就是一种反思性对话。只有出现了这种反思性对话时,我们语文课堂的对话才能真正进入教育对话的较高境界。正如杜威所言,反思使我们对经验进行批判性、多种性、公开的考查,即将我们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联系起来,构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都联系起来的经验网络。在开展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论文答辩后,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答辩后记:
每一次看自己的论文,总是看到一半就不忍再看下去,有太多太多的遗憾。我说过我对琼瑶是有些偏爱的,我喜欢慢慢地读琼瑶,细细地感受琼瑶,每看一本琼瑶的小说,心里就多一份震撼。于是在着手写这篇论文时,脑中的思维如万马奔腾般不断地冲撞着,只字片语不停地涌现,却无法完整地整理成文。等到论文完成后,不免扼腕叹息,我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如今只能留有遗憾和叹息了。
于是带着忐忑不安走上讲台,开始我的答辩。好在同学们都还相亲相爱,让我得以顺利过关。在答辩过程中,同学们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帮助我确立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摘录一些比较有帮助的问题。
1.琼瑶有很多的哲学思想借花来表达,请具体举出一个例子,并说说她是如何来表达这种哲学思想的?
2.你认为《还珠格格》是败笔。但在播放时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你如何看待?
3.导致琼瑶晚期作品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4.你觉得言情小说为什么被那么多人接受,琼瑶小说如此受欢迎,魅力在何处?
5.看琼瑶小说大多是青少年,有很多评论家说琼瑶小说爱情至上,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虚幻诱人的爱情陷阱,会摧残青少年心灵发育成长,对此你如何看?
面对上述的答辩后记,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欣慰。如此的反思性对话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这不能不让人对语文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