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法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 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n=3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 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法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高压氧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per early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pplication 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patients in the near future. Method collected in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our hospital neurology treated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5)accep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observation group(n = 35)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super early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degree,daily lif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F - 36 scale score index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super early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for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near future curative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have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Super early hyperbaric oxygen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症,其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急性脑梗死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的大脑出现不可逆的损伤[1],甚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法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 例,入选标准:1)年龄35~75岁;2)既往无脑梗死病史;3)急性发作错过溶栓时间窗6小时,但发病时间小于72小时;4)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病灶或排除脑出血,合并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者;无明显意识障碍,查体合作;5)血压小于或等于160/100mmH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5 例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5 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超早期高压氧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39~75 岁,平均年龄66.84±6.85 岁,病程7~18 h,平均病程12.54±1.37 h,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38~76 岁,平均年龄66.36±6.22 岁,病程7.5~19 h,平均病程12.71±1.42 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中成药制剂活血化瘀等治疗,并个体化、适度管理血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即入院后12h内辅以高压氧治疗,治疗期间维持高压氧舱内压力0.22 MPa,加压时间设置为20 min[2],待舱内压力稳定后,给予患者戴氧气面罩,持续吸氧60 min,吸氧过程中可休息10 min(直接呼吸舱内的空气),减压时间设置为30 min,每日治疗1 次,连续治疗15 d为一疗程。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治疗后(一疗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用NIHSS评分进行评定[3],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优;生活质量使用SF-36 量表进行评价,分别考察患者的社会功能、自我管理、睡眠质量和生理功能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X(—)±s)
3.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患者的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 [4],由于人体的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一旦出现脑组织缺氧后,脑血管会出现代偿性扩张,导致渗透性增加,间接造成脑间质及组织细胞水肿,从而使毛细血管的间距扩张[5],进一步加剧缺氧损伤,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部氧气供应,对于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高压氧治疗法是通过增加患者血液中氧气溶解量,提高血氧分压,从而有效改善病灶部位的供氧量,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 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法通过提高急性脑梗死脑部的氧气供给,改善了梗死部位的病变,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法通过早期对患者脑部的缺氧情况进行干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脑部因缺氧所致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峰,沈亚雯,陈庆青,等.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1,18(2):119-121.
[2] 王东,尹立全,蔡菲.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9):176-177.
[3] 崔倩,张志强. 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80-381.
[4] 杨青松,张颖,蒋珂.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4-15.
[5] He W,Zhang MG,Wang XJ,et al. AURKA suppression induces DU145 apoptosisand sensitizes DU145 to docetaxel treatment[J].Am J Transl Res,2013,5(3):359-367.
论文作者:李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高压氧论文; 治疗法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