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处理家长的馈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处理论文,班主任论文,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大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家长给班主任送礼拉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风气不仅给班主任工作带来麻烦,也给学生心灵造成污染。对此,班主任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
一、家长送礼的动机
家长给班主任送礼的动机有以下几方面:(1)没有具体原因,只为联络感情。(2)当孩子取得突出成绩时,例如,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家长会用礼物的方式来酬谢班主任。(3)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想让孩子更好;或孩子成绩不错,想更上一层楼,家长给班主任送点礼,以换取特殊关照。(4)怕孩子受委屈,想让孩子得到特别关照。(5)孩子表现差,或犯了错误,想改变孩子在班主任心目中的印象,或减免对孩子的处分。
二、班主任的处理方法
班主任应严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谢绝家长的任何馈赠,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班主任为了做好班级工作,应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对于给自己送礼的家长,班主任在谢绝的同时,要针对家长的不同心态因势利导,用实际行动消除家长的疑虑。(1)对抱有第一种动机的家长,班主任应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积极热情地与家长协商教育孩子的具体措施。这类家长的孩子大多属于在校表现中等类型,这些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其可塑性,帮助其健康成长。(2)对抱有第二种动机的家长,班主任应主动说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目的的一致性,说明学校关心支持学生搞好学习、发展特长的态度和具体措施。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应鼓励他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一些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班主任应在关心支持他们搞好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特长。(3)对抱有第三种动机的家长,班主任应向家长讲清学生提高成绩、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家长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应正确引导,在充分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使其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4)对抱有第四种动机的家长,班主任应耐心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师的职责和职业道德,特别是针对“溺爱”型的家长,班主任应帮助他们转变态度,共同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应注重集体主义教育,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对于有特殊情况,确需特别照顾的学生,例如,视力不好需坐前排的学生,应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特殊情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5)对抱有第五种动机的学生家长,班主任应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作出客观、全面、公正的分析。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希望。要认真地与家长研究教育孩子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的措施,帮助家长建立对班主任的信赖和对孩子的信心。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应密切注视他们的表现,从肯定其长处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三、如何避免家长馈赠的发生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家长误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只要用物质手段与老师拉拉关系,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家长给班主任送礼,从表面上看事情不大,但此事造成的影响却非常不好,若听任家长送礼之风在学校蔓延,不仅影响教师形象,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严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正确舆论引导和影响家长,形成抵御送礼之风的巨大力量;班主任应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和人格品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家长送礼带来的麻烦。家长送礼之风虽然盛行一时,但是只要班主任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对待学生和家长,这个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