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对便利店说一句话_便利店论文

很难对便利店说一句话_便利店论文

一言难尽便利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言论文,便利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们为连锁便利店的种种优势叫好的时候,却不能讳言这样一个事实:便利店只在我国少数经济发达地区走红,在更为广大的地区它还是一片空白

目前,便利店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然而这种业态是否适合在中国所有的城市发展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人们为连锁便利店的种种优势叫好的时候,却不能讳言这样一个事实:便利店只在我国少数经济发达地区走红,在更为广大的地区它还是一片空白。

在美国,便利店的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40%,比超市高出很多。便利店吸引顾客之处并不是价格的低廉,而是时间的节省。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才不把价格作为选购商品的第一要素。所以有关专家也把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便利店的业态导入期。人均GDP3000美元,这确实离我国多数地区的生活现状远了一些。便利店在我国近期是否“叫好不叫座”,难以取得大规模的发展呢?

GDP3000美元是分界线吗?

正方:从实际购买力看,我国的3000美元和西方发达国家的3000美元并不等同。美国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基本是中国内地的8倍。考虑到便利店出售最多的是食品、速食品和生活日用品一类的生活必需品,所以以国外情况划定的“3000美元”,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是可以适当打个折扣的。这就意味着便利店在我国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及内地一级城市中都有发展的可能。

反方:由于各国的汇率政策、社会形态、货币购买力、民族特性的情况都不同,这种固定的汇率制使得中国城市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其消费水平远不能达到美国人均GDP在同等时候所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而人均GDP的统计方法也是有待商榷的。如上海在统计人均GDP时是扣除了外来人口因素基础上得出的。便利店的大规模引入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超市的完善是必然条件吗?

正方:从便利店的发展史来看,它是超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的收入水准有了进一步提高,年青人成为消费潮流的主导后,从超市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业态。便利店如果超前或是同步于超市的发展时,其限制是很明显的。

无法借鉴销售方式和经营方式。现代的便利店与传统的食品杂货店最大的区别在于自选与连锁化,而这两方面恰恰是超市首创和最大规模推进的。我国便利店的发展与超市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但由于超市自身在发展初期的不成熟,可供便利店借鉴的就很少。这种在借鉴上的限制,印证了为什么这几年连锁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少数明星的超市连锁企业,却没有经营得十分成功的连锁便利店公司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缺乏消费层支持的市场条件限制。超市是以普通大众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为支撑的,而便利店需要更高的收入水平支撑。在超市发展的初期,便利店所需要的消费层客观上是缺乏的,这是一个规模的消费层的缺乏。因此,便利店以连锁经营方式实行规模发展就受到客观的市场条件限制。

商品条件的限制。便利店所销售的商品都是日常必需品,与超市商品类似。而在超市的商品供应还有较多问题的情况下,要保证便利店商品的齐全性和适应性,客观上存在生产水平的发展限制。当便利店与超市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发展时,它更加像一个缩小的超市,超市在商品品种和价格上都胜过了便利店,这就是为什么便利店的数量是超市数量的几倍,但成功的却很少的原因。

反方:从我国超市发展完善水平上看,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发展便利店的条件,市场的复杂性在于中国是一个收入水平低,但在消费上具备早熟特点的国家。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较小比例人数的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从目前看,便利店在华东、华南地区赢得了一些发展;从顾客群来看,高中生是主力消费者;从主力商品来看,食品占了主导地位。

中国超市和便利店的发展由于面临着来自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7-11的激烈竞争,这为我们借鉴国外超市和便利店经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催化了中国超市的早熟和便利店从超市中分离出来。从商业创造消费来说,便利店业态的超前发展是这种“创造”的范例之一。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越过超市的成熟阶段与超市同步发展。

应该调整价格吗?

正方:从便利店的发展史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店都根据国情和自身的条件做过相应调整,使之更适合在当地生存与发展。

我国的消费者平均收入水平较低,而民众在选择商品时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商品的价格,而且我国的很多消费者还没有用金钱来购买时间的需要,他们可以为了更低的价格而花上更多的时间去超市购买商品。便利店的价格通常比超市的价格高,如果能够在价格方面根据国民的消费水平作适当的调整,便利店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上海可的便利店进军杭州时,为了使价格更具竞争力,没有采用经营商品由本部统一配送的惯例,而是借助当地的家友超市配送中心配送货物。这些做法,有力地降低了经营成本,赢得了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

反方:先看看有趣的“旅游者陷阱”,小李前往某一旅游胜地度假,回程前他来到了当地的一个纪念品的集中市场买了一些东西,回去后同事告诉他,他买的东西只要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买到。

为什么商品在价格这么高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销售出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释,购买过程中都会有交易成本的发生,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收集成本、时间成本等。由于商家的众多,小李不可能比较所有商家的价格后做出决策,那样他的交易成本过高。他的决策会基于自己的心理价格与商家索要的价格对比后做出。当商家索要的价格低于或等于其心理价格时,小李就会作出购买的决策。

而便利店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应急性、便利性而产生的一种零售业态。便利店的目标客户并非那些家庭主妇,而是白领、青年学生等对便利性要求比较高的人群。对这些人群而言,为了一些价格上的优惠而花上较多的时间是不划算的,他们的时间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他们会为了便利性而选择便利店消费;另一方面便利店的价格高是由于其自身的经营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便利店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采用降低价格的手法只会导致价格竞争,最终陷入到价格战之中。以便利店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很容易成为价格竞争的牺牲品。便利店只有依靠提供更多的服务使其名副其实后,才能够有效竞争,然而这一点决定了它的客户群会比较小,它的规模化发展暂时不可行。

能到农村和西部去吗?

正方:随着生产力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的零售市场正日益庞大和向规模化发展。曾经有一位国外企业家说过:“中国的农村市场是世界上仅存的,唯一的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市场。可惜,中国人没有很好地去开发”。有关部门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部署,主导思想是以连锁商业的形式去构建农村市场的现代化商业网络。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农村也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城市化进程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小城镇呈快速增长趋势,小城镇中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小城镇中的人口对市场和商业的依赖性增强,这表明中国商业的农村市场网络构建要以小城镇为据点进行市场网络的扩散。由于小城镇相对大城市而言,人口少,稳定性强、流动性差,所以开设的商店规模不可能很大。因而便利店这种单体规模小,商品与服务又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店,又显示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性。又由于便利店能很好地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又使其经营达到规模的程度,在农村市场上就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反方:尽管农村的经济得到了不小的发展,然而总体来看,农村的经济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依然比较低下。所以他们比城市居民更加趋向于选择价格低廉的物品。而便利店所具有的便利的特色,对于农村和小城镇的居民而言并无太大意义,一方面由于这些地区的生活节奏较慢,消费者们无需要为了节省时间而选择价格更高的便利店;另一方面,农村与城镇的公共事业方面发展非常缓慢,便利店开展相关业务有一定难度。

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也使便利店在农村发展非常困难,在城镇和农村比较少大型的居住社区,通常是分散居住,居住密度相对较低,分散在各街道和街区之间的杂货店与居民之间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而农村与城镇不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使便利店的商品配送成本较高。农村与城镇的面积通常较小,无需同大城市一样,出门就需要公交车或其它交通工具,他们即使去购物所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也不多。在农村发展连锁商业网络应该发展连锁的中小型超市而不是便利店。

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看法每个人都用不同答案,然而不可否认,便利店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益,在目前的中国,除了一些具备发展便利店条件的城市便利店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以外,其它经济较为落后的内地城市并不适合发展便利店这种业态。因此,引入零售业态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标签:;  

很难对便利店说一句话_便利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