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动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旅游业论文,中国论文,关系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中部地区许多省市结合本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确立了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中部崛起的发展思路。因此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论,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这一问题多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分析。为此,本文试图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相关性,以考察两者之间的交互响应情况及其响应路径。
一、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1.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在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中,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旅游业发展采用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即TR。本文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所选用的数据为全国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取样时段为1985—2004年。实际变量数据则是用零售物价指数对名义变量数据进行折算所得,并以1985年为基期。在对模型进行分析时,考虑到对各序列数据选取对数并不改变其动态关系且消除异方差,所以本文对选取的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处理。在以下的分析中所有的字母前加上Ln的变量表示是由相应数据取对数转换而得到的变量,即lnTR和lnGDPt分别表示对旅游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相关数据见表1。
表1TR[,t]、GDP[,t]、lnTR[,t]、lnGDP[,t]数据表
年份 TR[,t](亿元) GDP[,t](亿元) lnTR[,t] lnGDP[,t] 年分 TR[,t](亿元) GDP[,t](亿元) lnTR[,t]lnGDP[,t]
1985
80
8964.4 4.382027 9.101016
1995 1375.758478.1 7.2267189.868505
1986
106 10202.24.663439 9.171987
1996 1639.467884.6 7.4020869.938026
1987
140 11962.54.941642 9.260794
1997 2112.774462.6 7.65572210.00284
1988
187 14928.35.231109 9.370641
1998 2391.978345.2 7.77984310.06171
1989
150 16909.25.010635 9.264361999 2831.982067.3 7.94870310.12228
1990
170 18547.95.135798 9.326125
2000 3175.389468.1 8.06315710.20469
1991
200 21617.85.298317 9.445949
2001 3527.497314.8 8.16831610.28183
1992
250 26638.15.521461 9.592911
2002 3878 105172.38.26307510.36762
1993
864 34634.46.761573 9.718314
2003 3442 117251.98.14380810.46431
1994
1023.5
46759.46.930983 9.802658
2004 4711 128390.88.45765510.51681
2.单位根检验
采用Eviews3.1软件,对lnTRt和LnGDPt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方程根据相应的数据图形来选取,采用AIC准则来确定最佳滞后阶数,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lnTR[,t]和lnGDP[,t]的ADF检验统计值-1.5090和-2.8766均大于显著性水平1%、5%、10%下的临界值,表明序列lnTR[,t]和lnGDP[,t]都存在单位根,即lnTR[,t]和LnGDP[,t]是非平稳的。所以分别对lnTR[,t]和lnGDP[,t]进行一阶差分,得到ΔlnTR[,t]和ΔlnGDP[,t]并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ΔlnTR[,t]和ΔlnGDP[,t]的ADF检验统计值-2.45145和-3.1019均大于显著性水平1%、5%、10%下的临界值,表明序列ΔlnTR[,t]和ΔlnGDP[,t]也都存在单位根,即ΔlnTR[,t]和ΔlnGDP[,t]是非平稳的。故再分别对lnTR[,t]和lnGDP[,t]进行二阶差分,得到Δ[2]lnTR[,t]和Δ[2]lnGDP[,t]并继续进行单位根检验。Δ[2]lnTR[,t]和Δ[2]lnGDP[,t]的ADF检验统计值-2.8837和-5.1971均小于显著性水平1%、5%、10%下的临界值,表明至少可以在99%的置信水平下认为Δ[2]lnTR[,t]和Δ[2]lnGDP[,t]不存在单位根即Δ[2]lnTR[,t]和Δ[2]lnGDP[,t]为平稳时间序列。总之,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非平稳序列lnTR[,t]和lnGDP[,t]经过二阶差分后平稳,所以lnTR[,t]和lnGDP[,t]是二阶单根,即lnTR[,t]~I(2),lnGDP[,t]~I(2)。
表2 LnTR[,t]和lnGDP[,t]单位根检验表
变量
模型形式(C,T,K) ADF统计值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lnTR[,t]
(C,T,1) -1.50902-4.5743 -3.6920-3.2856
lnGDP[,t] (C,T,1) -2.876558
-4.5743 -3.6920-3.2856
ΔlnTR[,t] (C,T,1) -2.451460
-4.6193 -3.7119-3.2964
ΔlnGDP[,t](C,N,1) -3.101909
-4.6193 -3.7119-3.2964
Δ[2]lnTR[,t] (0,0,2) -2.883746
-2.7411 -1.9658-1.6277
Δ[2]lnGDP (0,0,2) -5.197127
-2.7411 -1.9658-1.6277
3.向量自回归模型
由上一步可以得出lnTR[,t]和LnGDP[,t]是二阶单整,即lnTR[,t]~I(2),lnGDP[,t]~I(2)。所以现在可以采用Δ[2]lnTR[,t]和Δ[2]lnGDP[,t]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p),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在建立模型过程中,一般希望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滞后期p和r足够大,从而完整地反映所构造模型的动态特征。但是滞后期越长,模型中待估参数就越多,自由度就越少。因此,应在自由度和滞后期之间寻求一种均衡状态。根据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的原则,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将变量滞后区间定为一阶和三阶。将Δ[2]lnTR[,t]和Δ[2]lnGDP[,t]滞后1—3期的值作为内生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3),结果如下:
Δ[2]lnTR[,2]=-1.2251Δ[2]lnTR[,t-1]-0.9258Δ[2]lnTR[,t-2]-
(-5.3823)
(-3.3507)
0.4341Δ[2]lnTR[,t-3]+3.479048Δ[2]lnGDP[,t]-1+
(-1.9410)
(3.08387)
4.4620Δ[2]lnGDP[,t-2]+4.3424Δ[2]lnGDP[,t-3]-
(3.5048)(3.6555)
0.0120
(-0.18277)
(1)
R[2]=0.8033 F=5.4446 AIC=0.3842 SC=0.7146
Δ[2]lnGDP[,t]=-0.0152Δ[1]nTR[,t-1]-0.0378Δ[2]lnTR[t-2]-
(-0.3386) (-0.6948)
0.4191Δ[2]lnGDP[,t-3]-0.2321Δ[2]lnGDP[,t-1]-
(-0.5821) (-1.8860)
0.2321Δ[2]lnGDP[,t-2]+0.1706Δ[2]lnGDP[,t-3]+
(-0.9256)
(-0.72909)
0.009064
(0.69955) (2)
R[2]=0.4518 F=1.0988 AIC=-2.8654 SC=-2.5349
方程(1)和(2)各系数下边括号内的数据为t统计量检验值。两方程中所估计的系数大部分在计量上是显著的,由于一个方程存在多个滞后期的同一变量而产生共线性导致个别估计的系数是不显著的。从整体上讲,方程的整体拟合度比较好,可决性残差为2.52E-05,对数似然值为36.83589,AIC值为-3.044785,SC值为-2.383938。从方程(1)可以得出,前三个参数的估计量绝对值呈递减趋势,表明当前Δ[2]lnTR[,t]主要受其一阶滞后项Δ[2]lnTR[,t]-1的影响,二阶和三阶滞后项Δ[2]lnTR[,t]-2和Δ[2]lnTR[,t]-3对它的影响逐步减弱。后面Δ[2]lnTR[,t]-1、Δ[2]lnTR[,t]-2和Δ[2]lnTR[,t]-3的估计系数比较大,说明当前的Δ[2]lnTR[,t]与Δ[2]lnGDP[,t]的三个滞后期关系非常大。从方程(2)可以看出当前Δ[2]lnGDP[,t]与自身滞后期有较大的联系,与Δ[2]lnTR[,t]的滞后期关联度不大。
4.脉冲响应函数
基于VAR(3)和渐进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设置为15),纵轴代表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图1中实线表示响应函数的计算值,实线两侧的虚线是响应函数加或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a旅游收入对自身新息的响应路径
b旅游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新息的响应路径
c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新息的响应路径
d国内生产总值对自身新息的响应路径
图1 脉冲响应函数曲线
首先,我们考察旅游收入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情况及响应路径。从图1(a)可以看出,旅游收入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总体上是一种较强的正向响应,旅游收入的增加约为0.17,在前六年处于波动状态,这种影响持续了一段时间。在第八年就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呈现稳定的、强度较弱的正向响应。这说明旅游收入与自身的滞后值有一定的关联,但是这种关联随着时间的延迟呈弱化态势,并逐步趋于稳定。
第二步,我们考察一下旅游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新息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从图1(b)可以得到,旅游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新息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在前六年处于微调过程,波动幅度较大,一直持续到第七年。在这一阶段中,有几年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减慢,旅游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了负的响应。最大的负响应为第五年,最大的正响应为第六年。从第七年开始,旅游收入增长开始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形成正响应,并且这种正响应呈现稳定收敛的态势。这说明,经济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密切的关系,在起始时期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响应有一个部分微调,并可能产生部分负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发展正向促进作用更有效。
其次,进一步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新息的响应情形和响应路径。从图1(c)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新息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总体上呈现较强的正向影响,前五年处于波动状态,从第五年开始就呈现稳定的正向响应。这表明,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长期的。当旅游业尚未形成规模时(旅游活动仅停留在个体活动阶段,尚未上升为群体活动),它的规模和结构都不可能对产业结构产生大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微弱。当旅游业产业化后,旅游业规模逐步在整个GNP中占到一定份额,这一规模就逐步显现明显的、稳定的结构性特征,并转化为对整个经济持续产生影响的因素。
最后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对自身新息的响应情形和响应路径。国内生产总值对自身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响应比较强,并且较为稳定和持续。特别是在前期的响应较为强烈,波动幅度较大。这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与其滞后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a旅游收入的预测方差分解
b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方差分析
图2 方差分解图
5.预测方差分析
为了具体描述新息在旅游收入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对Δ[2]lnTR和Δ[2]lnGDP进行方差分析,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中第一列是预测期,第二列为变量Δ[2]lnTR和Δ[2]lnGDP的各期预测误差,这些预测误差是由于修正值的现在值和将来值的变化引起的。Δ[2]lnTR和Δ[2]lnGDP列分别表示以Δ[2]lnTR和Δ[2]lnGDP为因变量的方程新息对各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每行结果相加是100。从表3和图2可以看出,在第一期旅游收入的波动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的波动的冲击在第二时期才显现出来,并且冲击影响不大,只有14.3026,以后呈逐步增长态势,从第六期开始冲击影响趋于稳定,稳定在31.9%~33.4%之间。国内生产总值从一开始就受到自身波动和旅游收入波动的冲击,在初期受自身波动的冲击56.9略大于受旅游收入波动的冲击43.1,此后受旅游收入冲击呈稳步上升态势,稳定在预测方差45.8%左右,受自身冲击呈下降态势,稳定在预测误差的54.2%左右。这与脉冲反映函数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表3 方差分解表
时 旅游收入的方差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方差分解
期 预测标准误差 Δ[2]lnTR(%)
Δ[2]lnGDP(%)
预测标准误差Δ[2]lnTR(%)
Δ[2]lnGDP(%)
10.183873 100.0000
0.000000 0.03621543.08481
56.91519
20.251335 85.69744
14.30256 0.04006545.33268
54.66732
30.262151 85.13391
14.86609 0.04048145.90709
54.09291
40.262393 84.97673
15.02327 0.04066745.51523
54.48477
50.290465 75.98315
24.01685 0.04098945.85426
54.14574
50.314976 68.10006
31.89994 0.04107745.81660
54.18340
70.317709 67.10295
32.89705 0.04111645.86794
54.13206
80.318977 67.03337
32.96663 0.04120545.79878
54.20122
90.320518 66.65516
33.34484 0.04123745.80366
54.19634
10
0.322793 66.62433
33.37567 0.04128745.79004
54.20996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由上述实证结论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避免短期行为,以保证旅游业对经济持久的正向拉动作用。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业的发展应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不断加强区域协作与联合,整合多种旅游要素,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局面。
(2)旅游业发展要从社会经济各部门协同发展的高度出发处理好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旅游业产业化的发展,走发展“大旅游业”的路子。
(3)旅游业在发展模式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旅游业要妥善处理旅游业与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社会文化进步、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孤立地发展旅游业,以最大程度地减弱旅游业的脆弱性、波动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否则就会引起对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旅游地价值降低等问题,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4)中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适度发展旅游业。旅游业能否优先,能否被列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要看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中部很多地方,旅游业仍要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辅助和补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