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处理论文_王文斌

论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处理论文_王文斌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650106

摘要: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繁琐而又复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管理和改善。本文对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实现

土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的成本,达到合理控制造价的目的。工程管理的最主要环节之一是现场管理,而施工阶段又是工程成本负担最重的阶段,提高该阶段的施工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整个工程的成本。另外,施工现场管理是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过程,通过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实现工程的功能,创造出项目更高的经济价值。

2、有利于社会效益的实现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旨在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免给社会管理造成负担。工程土建施工的管理内容多,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理顺施工现场的内容,优化管理结构,为保障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譬如建筑物的地基施工质量不过关,存在地基不稳的安全隐患,对社会造成潜在安全威胁,社会效益更是无从谈起,相反如果能消除这些安全威胁因素,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就能够逐步实现社会效益。

3、有利于环境效益的实觋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所产生噪音、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危害,不断侵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因此需要在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施工的环境,譬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作息的影响,或者车辆经常行驶的路段,进行经常性洒水,减少弥漫到空气中的灰尘量等。除此之外,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环保性能,落成之后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为城市创造更多的环境效益。

二、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的规划工作比较混乱

只有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进度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的前提下,工程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施工。目前来说,我国土建施工人员数量多,而且所涉及到的施工环节也较为复杂,对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存在分歧,而造成施工规划工作比较混乱,从而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土建施工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过程作出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集思广益,并从中挑选合理的意见进行整合,最终制定出既能符合施工实际,又能让大家满意的规划书,从而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2、土建施工安全存在隐患

无论哪个行业,首要问题都是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具有高风险的岗位。土建施工的工作具有明显的危险性,因此,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切忌安全防护措施形同虚设。然而,在实际施工当中,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没有切实实施的现象普遍存在,建设单位往往只对工程进度比较关心,而忽视了安全工作,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也只停留在表面,再加上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的淡薄,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混乱

土建施工往往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也相应地给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而且,一般来说,土建施工的项目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会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而单纯忙于赶进度,不能及时合理摆放材料和安置设备,极易导致在急需用到某种材料时,无法立刻找到。再加上进出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比较多,又没有专门的人员加以指挥,都会给施工的顺利进行增加难度,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以致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4、施工队伍的质量存在不足

高质量的建筑离不开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作为人才保障。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施工队伍的素质,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然而,当前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选择素质低、信用差的施工队伍,这些施工队伍的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而且经验不足,给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5、施工进度延误问题

施工进度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时间安排和建设工作程序,使施工进度按照规划进行,同时规范土木工程施工、核查、调查等活动。在当下的土木建设中,普遍采用了总包和分包的模式。鉴于这种模式,由于工种不同,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对施工进度很难有统一的要求,进而造成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分包项目没有按时完工,使得工程的整体施工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毫无疑问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严重影响工程的效益

三、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材料管理

1.1材料的选购阶段

由于工程材料的采购清单包含许多终了的材料,从而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应仔细核对材料的型号、质地、品牌等信息,避免由于选购的材料与实际所需不符而影响施工进度。

1.2材料的保管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施工进度,合理、科学的安排材料迸场并仔细验收,将材料抽检抽验的结果上报至设计单位与甲方。此外,还需根据施工组织计划的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材料的分类,根据其指定位置堆放于各个场地。

1.3材料的使用

对于到场的施工材料,应严格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待材料出库单确认以后给予发放,同时还需针对已发放的材料进行跟踪监视,以此避免材料浪费、丢失现象的产生。此外,对于材料的库存数量,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进行整理、盘点,严格执行材料的分类堆放,一些易燃、易爆、需要防潮的材料,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土建施工人员的管理

土建工程规模大、人员多,由于人员的思想、来源以及工种类别等不同,造成施工现场人员较乱,要想使施工现场秩序有条不紊,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够以高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制定与管理。首先,建立人员管理机制,制定进场管理条例、施工纪律、人员遵循条例、工种制度管理条例等,以约束性的制度性管理加强秩序管理与施工管理。其次,建立评价体系,以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机制来保证施工人员正常施工,相对于约束机制来说,激励策略更具有诱惑性,施工主体可以通过奖金、表彰、提升等多种正向激励措施,来促使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提高;建立人员管理档案,完善档案管理内容,其不仅涉及到员工施工技术、质量以及出勤率等,还包括其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以保证对员工的全方位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以感情作为融合员工的基础保证,使得以形成团结互助、高效协作、和谐共进的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最后,针对土建施工的技术性人员,加强其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操作能力培养,提升其技术应用水平,以实现技术指导人员对施工作用的发挥。

3、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并对施工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预案,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工期目标机制,鉴定权责分明的岗位职责任务书;二是详细划分总进度目标,并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头,安排监督控制小组,对各岗位的工作绩效进行严格的审核;三是重视进度调度会议机制,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调度会议。另外,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另一重要举措就是做好图纸审查、设计变更等管理工作。一旦在施工中出现进度滞后的情况,应当采取相应的手段,如调整人员构成、外部条件等,推动工程的进度。

4、质量管理

土建工程的最终质量对于施工企业能否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也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施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是在进入施工阶段之前,应当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二是加强现场材料与施工工序的管理,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加强制度建设,避免偷工减料情况的发生。三是严格实施施工质量审查工作,土建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施工工序及施工材料的使用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在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5、安全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施工企业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实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是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在施工人员当中普及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在作业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严禁出现违规操作。二是加大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投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需要用到很多的安全用具和安全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栏等。而施工企业必须保证这些物资的充足供应,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这些防护措施进行自救,保障生命安全。

6、要做好施工工序管理工作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7、建立技术控制的系统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技术,而对这些技术采用的管理方式又很单一,因此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的系统。要想完善这项技术,我们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气候以及荷载的条件,资源的状况,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等方面的状况进行预测、分析以及调整,在此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模拟,对位移以及内力进行求解,从而对预测的数值和实测的数值进行比较与分析。如果这两者存在的差异较大,我们就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直到满足设计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利用现场分析以及测试的方式对施工技术产生影响的相关材料进行控制和一定的管理。在现场进行一定的技术控制是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施工的现场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对于临时出现的情况来给与控制与指导。

四、案例分析

某工程地处繁华闹市,人流车流量大,四周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结构复杂,工期紧,质量等级高。但是施工全过程施工扰民零投诉、全过程安全事故为零。被评为年度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施工现场综合考评样板工地。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确实值得项目管理者探讨和学习。本文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

工程进场开工前就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专职质量安全员为副组长、10名兼职质量安全员为组员的质量安全检查组。并责任落实到人。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防护措施

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根据“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条件,制定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违章处罚条例》《班组安全责任制度》《工地安全教育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制定了系列的质量安全防范措施,加大违章作业的打击力度。

3、从工程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针对工程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隐患和通病采取预控措施。

精心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设计。根据工序的性质、规模、特点、结构形式,事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编制好作业指导书,由总施工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由质安检监人员跟踪检查和监督;严格把好材质关;坚持自检、互检和预检制度的落实;狠抓质量通病的防治和成品保护工作。

4、加大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经调查分析,通过上叙各项措施,并在项目管理中持之以恒,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这项工作,需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己长处,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项具体而细致的管理的工作,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进的提供保障,强化工程质量、做好施工的计划安排,确保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刘洁.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371.

[2]吴溪明.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5:224-225.

[3]包创杰.论文概述土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门窗,2014,01:261-262.

[4]杨改朝.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4,08:140-141.

论文作者:王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论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处理论文_王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