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基、价值和实现论文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基、价值和实现论文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基、价值和实现

张铨洲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社会现实,从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中汲取营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它立足于人类共生视角,展现时代价值,利于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共同发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促使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升国际地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需要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倡导全球治理观,促进共同参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价值;实现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P47)到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以专题形式阐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P57)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基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展现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社会实践已从一种倡导的思想意识转变为具体性、系统性的中国方案。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厚根基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内要追溯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对外要探寻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它紧密追随时代发展大势,密切联系自身实际,为解决人类共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力图构建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共同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P522)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全球各国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息息相通,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向世界人民展现和平精神,必将更好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理论根源: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它的源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源于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又是对二者的继承、发展及创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即人类共同处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共生在同一个世界,每个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只有世界各国精诚团结、休戚与共,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合文化是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和谐、和平、求同存异等理念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倡导“天下大同”,主张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憧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的本质所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的绝妙阐释,更是在秉承和合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的理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即“自由人的联合体”,他认为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发展,这是他对未来社会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的一种向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53)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又为他人的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兼顾他人的合理关切,只有个人与社会融为一体,每个人的需求、能力、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真正的做到掌握自己的命运。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源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即“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论诠释,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其创新的一种独特理念。

(二)现实基础: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当前,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P272)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世界各国必须精诚团结、共谋发展。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趋紧密,逐渐形成为一个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同时,世界各国也面临着共同的风险与挑战。恐怖主义、传染疾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富分化、局部冲突等全球性问题无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必须由世界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6]在时代呼吁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只有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能够以大无畏的气魄应对风险与挑战。

时代是思想之母,时代的发展催生思想的产生,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在时代的催生下产生并发展的。以往的国际关系走向都由西方大国牢牢控制,他们强迫别国接受他们的价值准则,强制干涉别国内政,损害别国权益以实现自身利益。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打破了大国崛起、强权政治的传统逻辑,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以往国际关系的增加与补充。首先,在以往国际关系中,各个国家之间虽然有合作也有竞争,但竞争是占主导地位的、是主旋律的存在,合作只是附属于竞争而存在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提出,从根本上转变了竞争与合作的从属关系,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在不损害各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发展。其次,以往各个国家之间也有着部分的深入合作,但总是不能够长久的维系下去,究其缘由,主要是各个国家只想着单赢而不是双赢,只想着比对方得到的更多,长此以往,这种关系必然不可持续。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要求双赢,求同存异,力图通过彼此之间的深入合作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价值准则,有利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的构建,以此为基础,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3](P52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以史为鉴的成果,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创造性构想,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准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倡导的价值标准,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它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世界人民一道共谋发展、共同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与参与,也促使世界各国更加拥护和支持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显著提升。

国际新秩序是相对于国际旧秩序而言的,它主要区别于旧国际秩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剥削掠夺,是指在目前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国际行为规则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国际协议等。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世界各国摒弃前嫌、共同努力、共谋发展。在政治上,世界各国应该不分强弱大小、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共同协商,以平等的态度共同解决问题;在经济上,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扶持、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在互帮互助中彰显大国风采;在文化上,国家间不应搞文化侵略、文化输出,彼此之间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和而不同,保持自身民族特色,实现共同繁荣;在安全上,各国之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秉持“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理念,共同维护彼此之间的安全,树立平等、互利、互信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2](P60)世界的命运、人类的前途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必须建立国际新秩序,才能够维护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才能够实现国与国之间共同进步。

(一)利于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当q=1,2,3,...,l时,设第q组样本输入x q=[x 1q,x 2q,x 3q,...,x nq],期 望 输 出 d q=[d 1q,d 2q,d 3q,...,d mq],则节点i在第q组样本输入时的网络实际输出y iq见式(2)。

(二)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

CT诊断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检出50例,2例患者存在误诊,检出率为96.15%,与手术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9,P=0.153)。见表1。

(三)促使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升国际地位

任何思想理念的提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时代催生下的产物,也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P669)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诸多背景下孕育和产生的,它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结果,它立足于人类共生视角,引领时代潮流与人类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路径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3](P539)要求我们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格局,进而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一)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只有紧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才能够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目前,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P58)因此,世界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努力构建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生意识、共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鸡红细胞,泸州卫生防疫站提供。RPMI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CCK8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瑞氏染液,上海生工公司;苯甲基磺酰氟(PMSF)、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过硫酸铵、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丙烯酰胺(Arc)、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刀豆蛋白(ConA)和二甲基亚砜(DMSO),美国Sigma公司产品;兔多克隆抗体IL‐2、TNF‐α、β‐actin,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均购自英国Abcam公司。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共同挑战,即全球性问题。所谓全球性问题,主要指超越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界限,危及到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严峻问题,诸如局部战争、常规战争、地区战争等在内的传统安全威胁和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频发、生态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重大传染疾病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唯有凝聚共识的思想,方有拨云破雾的穿透力;唯有洞察未来的远见,方有指引前行的感召力。”[8]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凝聚世界各国之间共识的思想,所以它拥有拨云破雾的穿透力,直抵人心,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与支持;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洞悉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它作为一面旗帜指引着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共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上思考人类未来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它是立足传承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的命运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它不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也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各国的共同发展。

微波介质材料的研究主要采用谐振法和网络参数法测量被测物品的介电常数.常见易燃有机液体与水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

一是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作假。根据环境保护部督查组的反馈,2017年1月以来,很多地方的企业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有的通过监测软件造假,有的通过检测设备造假,有的采取检测方式作假。由于基层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专业性不强,在现场发现不了问题,所以2017年初企业数据作假的现象反弹。

(二)倡导全球治理观,促进共同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讲话时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3](P538)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解决。

由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导致了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治理观也应运而生。它的核心观点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解决,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倡导树立全球治理观,以形成一个全球共同认可的治理模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已不适合未来世界的发展,国与国之间要坚持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要让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同享受发展成果;要尊重历史、传承历史,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到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无不显示着人类要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要努力支持联合国发挥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发达国家一道共同决定未来的发展、未来的走向、未来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3](P542)国与国之间要彼此尊重,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全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来参与,努力实现全球治理的合作共赢。

(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生态体系是互联互通的整体,每个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使命和责任。”[9]要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使其内化为人类的自觉认知,外化为人类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3](P394)人类与大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伤害自然的同时也在毁灭人类自己。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生命共同体,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始终与自然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10](P7)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一起来推动、一起来努力。世界各国都应该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每个公民的共同认知,使每个社会成员自觉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主动进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主动承担自身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进来,整个世界才能更加美好。

[参 考 文 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光明日报,2015-10-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8-10-07(1).

[9]黄雪松.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3).

[10]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Foundation ,Value ,and Realization of Xi Jinping ’s Philosophy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ZHANG Quan-zhou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makes an important part in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social reality of global destiny,the idea takes nourishment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 and harmony culture,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Marx community thought.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ymbiosis,the value of times is presented which is good for a new cooperative,win-win international stage construction. It also a China’s solution to global problems,as a Chinese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 China gradually steps onto the center of world stage with a higher international status. To realize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to safeguard common interests,along with the advocacy of global governance,the promotion of common participa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at may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Xi Jinping;human destiny community;foundation;value;realization

[收稿日期] 2018-10-08

[作者简介] 张铨洲(1994-),男,山西侯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章编号] 1004— 5856( 2019) 10— 0001— 04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4-5856.2019.10.001

责任编辑:魏乐娇

标签:;  ;  ;  ;  ;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基、价值和实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