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道德困境研究:日常德性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性论文,视角论文,困境论文,高校学生论文,日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4918(2009)03-0039-45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和研究范式,提供了一个理解道德功能和道德发展极富启发性和奠基性的框架,成为当代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模式,对道德教育实践影响深远。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1~7]日益认识到这种认知结构取向的道德心理学主导模式的局限。
在概念层面上,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与形式主义哲学传统的德性观一脉相承,将道德问题理解为人际冲突和关系问题,采取公正取向的哲学和伦理立场,将道德功能限制在认知方面,着眼于个体对假设性人际困境当中权利和责任的判断推理能力。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样的取向虽然积累了对道德理性的丰富理解,但忽视了道德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道德功能的多个方面[3~5],忽略甚至不当解释了女性及非西方文化中道德表达的重要方面(如共情、关爱、利他)[2,8],并不足以把握人类道德功能和道德发展的整体面貌。此外,柯尔伯格用发展性过程(表现为发展阶段)来揭示道德功能,并尝试阐释道德发展的终点,亦即道德成熟状态。Walker[3]指出,柯尔伯格所讨论的道德成熟是贫乏、不现实和遥不可及的。这种道德成熟与道德主体自身的人格、个性和利益分离,以求与普遍的道德原则保持一致,所以很少能得到实证材料的支持。
在研究方法上,认知结构取向所采用的标准化的假想性道德难题,并不能表征日常生活中典型的道德难题及其复杂性,也未能揭示人们如何理解和排解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难题[7,9~11]。一方面,德性在自我认同和日常生活当中的中心程度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个体的道德认同体现了道德的不同方面[12],不同的人对道德领域的定义因而会宽窄不一。例如,对一些人而言,几乎每个行为都有道德涵义,而另外一些人只将某些极端和少数的行为归为道德领域[7]。另一方面,道德功能涉及两种基本的认知成分,一是对道德问题和处境的理解和阐释,二是通过选择适切的行动来解决问题[7,13]。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对真实道德处境的阐释往往是理解其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关键。而标准化的假设性道德困境早已毫不含糊地规定好了道德冲突,被试并无机会重释道德处境或引入其他考虑。实际上,人们考虑和排解生活中真实的道德冲突远比假设性道德难题复杂和困难,要考虑各种现实的因素和结果、行动的真实利益和代价。Wark和Krebs[11]指出,多数关于道德推理的研究都集中在道德判断上,而人们如何解释和经历道德困境与人们如何处理它们同样重要。
当心理学家严格紧随特定的哲学理论和观点时,就可能忽略人类道德生活诸多方面[14]。再加上研究方法的特点带来的限制,当代道德心理学需要发展出对道德领域和道德功能更为扩展、平衡和整体性的解释。在这一背景之下,近年一些研究者[5,7,9~11,15,16]开始重视个体道德生成和发展的日常环境,关注普通人在日常情境中真实的道德经验,由此带动了道德研究的新方向。他们采用日常德性的视角,考察普通人对德性、道德领域的日常理解[5~7,17],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道德困境[9,11,18]、排解和处理日常道德难题的个人经验(如道德判断、解决策略、道德情感和动机)[7,9~11,19]、以及道德整合和道德成熟[20,21]。Walker等研究者通过系列研究[7,22~23]发现,这种基于个体日常理解和道德经验的研究取向有几个优势:(1)能揭示日常道德困境不同于标准化假设性道德难题的广泛内容;(2)建立在真实日常道德难题上的判断和推理,能更好地预测个体的道德行为;(3)有助于揭示情绪卷入及日常互动对道德生成和发展的影响;(4)有助于揭示本土化的道德概念。但也有研究者[24]质疑,这种研究取向是否高估了日常理解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潜在贡献。从常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25,26],不管人们关于德性的日常理解是否有效或错误,它们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思考、情绪和行为。因此,日常德性的研究取向提供了一种理解道德功能和道德发展的角度,有助于揭示那些为主导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所忽视或未曾充分解释的方面。
近年,德育回归生活逐渐进入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视野[27~29]。探讨德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及其遭遇、冲突、细节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但这些研究多停留于对德育现实的反思和对德育“应然”层面的探讨,缺少实证材料的佐证和支持。鲜有研究者从道德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道德经验和道德成长。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日常德性视角,通过考察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真实道德困境,对亲历的日常道德困境的理解和解读,以及排解和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个人经验,以探讨他们对德性的日常理解,旨在丰富和扩展对道德领域、道德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并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启发。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为北京大学选修心理学课程的10位本科生和35位硕士研究生,共45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34人。年龄范围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2.76岁。被试来自不同专业,以文科院系专业学生为主。其中,60%的被试来自核心家庭,28.89%的被试来自三代同堂家庭,11.11%的被试来自单亲家庭;35.56%的被试为独生子女;51.11%的被试家庭居住地为城市;13.33%的被试有宗教信仰。
2.2 研究材料及程序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考察学生的日常道德经验。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关于日常道德困境:请被试回忆和简要描述自己最近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自己生活经历中最难处理的道德困境各一例,并列举一例最典型的日常道德冲突。要求被试回答针对上述每种日常道德困境和难题的系列问题,如,为什么认为它是道德困境?它涉及到哪些冲突?自己在这个道德困境和难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身处其中,有什么感受、想法和动机?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及解决问题的方式?(2)关于德性概念:要求被试报告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难题的策略、判断日常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
问卷在心理学选修课上分发,在一周后的课堂上回收。完成全套问卷需要45分钟左右。
2.3 材料分析框架
全部数据分析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最后在讨论后达成共识。数据分析着重以下三项内容。
日常道德困境:类型和问题性质
两位研究者通读了被试列出的所有道德困境,以及被试对这些道德困境内容的理解和阐释之后,先将被试最近遇到的困境与经历过最难处理的道德困境合并为个人日常道德困境(亦即被试个人或者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他人直接涉入的道德困境),然后分别对个人日常道德困境与典型日常道德困境进行内容分析,重点考察这些日常道德困境的类型,以及每类日常道德困境所涉及的问题与冲突。
上述分析采用Wark和Krebs[9~11]发展的日常道德困境类型分析框架。本研究将日常道德困境分为以下类别:(1)哲学性困境:抽象的道德困境,个人及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他人未必亲历,但个人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探讨此类困境(后种情况亦可归为个人道德困境)(如死刑、安乐死、贪污);(2)反社会性困境(越轨行为):当违纪违规、违法犯罪、不公正等现象发生时,个人要决定如何反应、如何做(如偷窃、家人偷税漏税);(3)反社会性困境(诱惑):面对诱惑,个人是否用不诚实、不道德、不公正、背信弃义等行为来满足其愿望和需要、获得资源、增加收益(如不伦之恋、求职伪造简历);(4)亲社会性困境(忠诚):当夹在两个或更多彼此有矛盾的亲属或朋友之间,又要维持同他们的关系时,是否要保持忠诚以及对谁忠诚(如长辈之间的矛盾);(5)亲社会性困境(助人):涉及是否要主动介入他人的事情甚至私事,是否要主动对他人的利益负责(如帮助乞讨者);(6)社会压力困境(同伴):在朋友或同伴群体显性或隐性的压力之下,是否采取有违其认同和价值的行为(如替同学考试作弊);(7)社会压力困境(父母):当选择自己的学业、伴侣、生活方式或宗教时,是满足父母的期望,还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是否选择父母所在的城市学习、工作)。
Wark和Krebs[11]发现当个体面对日常道德困境时,他们对问题和冲突的解读和阐释是有差异的。本研究参照Wark和Krebs的分类[11],将被试日常道德困境中涉及的问题和冲突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包括维护公正、维护自我、维护他人、维护关系。每一类别又可细分为若干有意义的子类:(1)维护公正:程序性公平、不道德行为中的合理性、正性互惠、维护常规、一般的实用性考虑;(2)维护自我:自主性、自我得失、对自尊的影响、对名誉的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3)维护他人:关怀他人、尊重他人(包括权利和自主性)、倾听理解和为他人着想的立场、用他人期待的方式回应、对他人正性的影响、换位思考;(4)维护关系:维持关系、关系质量、关系中的信任和诚实。
处理道德难题的策略
Walker与同事[7]将人们处理日常道德难题的策略分为10种类型,最常用的策略类型有理性取向、对话、考虑对他人的影响、直觉或良心、对自己诚实、开放性思维。本研究参考Walker及其同事的分类方式,分析(1)被试认为有助于处理道德难题的策略类型;(2)被试在亲身经历的个人日常道德困境中采用的策略类型。
判断日常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
Walker与同事[7]发现,人们判断日常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主要有七类,包括直觉或良心、社会标准或他人的观点、折衷平衡的观点、个人标准、考虑对他人的伤害、权衡各种可能的选择、信仰和宗教。本研究参照上述类别分析学生判断日常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
3 研究结果
3.1 日常道德困境的类型分析
从表1可见,接近一半的个人日常道德困境为亲社会性困境,其中又以涉及应对冲突需求、维护亲友关系的忠诚类的亲社会性困境为主。反社会性困境和社会压力困境的比例相对持平。而哲学性困境则是被试在日常生活中最少经历的困境类型。
就被试心目中典型的日常道德困境来看,以哲学性困境和涉及越轨的反社会性困境为主。其中,哲学性困境占到典型日常道德困境的一半以上,主要涉及社会诚信、恶性竞争、贪污腐败、婆媳关系、婚姻危机(外遇和出轨、无爱婚姻)、男女同居、死刑、安乐死、以怨报德、善意的欺骗。
就被试对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阐释来看,每类困境都牵涉到维护公正、维护自我、维护他人、维护关系这四大类问题。但在不同类型的困境中,这四类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包含的主导子类问题都有所差异(见表2)。总体而言,在对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阐释中,维护自我始终是被试最重要的考虑,其次是维护他人,而维护公正及维护关系的考虑在不同类型的困境中差异相对较大。当进一步考察这四类问题包含的子类问题时,被试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四方面:(1)自尊、自我得失和自主性;(2)关爱他人;(3)正性互惠及维护常规;(4)关系维持和关系质量。
3.2 日常道德困境处理策略
参考Walker与同事[7]对日常道德困境处理策略的分类,被试所列的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策略(n=107)可划分为9种类型(分类的一致性系数在0.82~0.95之间变动)。其中,频率最高的策略为采用理性取向处理日常道德难题(40.19%)。很显然,人们相信,考虑正反两方的理由,调和与平衡各种立场,运用原则和标准,这种理性的取向是非常可取的。被试认为开放的心胸和头脑(14.95%)、自我诚实(8.41%)也是可取的策略。此外,对话和沟通(4.67%)、考虑对他人的影响(3.74%)、直觉和良心(2.80%)这三种策略类型的比例偏低,但在Walker及其同事[7]的研究中它们都是主要的策略类型。值得留意的是,在被试中出现一些不同于Walker及其同事[7]发现的策略类型。有的被试主张通过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民众素质和道德水准来解决日常道德困境(18.67%),这一策略取向涉及多种途径和措施,如道德教育、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包括法律法规和奖惩机制在内的制度建设、宗教信仰、发展经济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少数被试还提议了一些策略类型,如拖延回避、听之任之(2.80%)、他人帮助(1.87%)、借助特殊手段和技巧(如心理咨询、人际关系技巧)(1.87%)。
就被试处理个人日常道德困境时实际运用策略(n=132)的类型来看(分类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92之间变动),理性取向(31.81%)是被试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策略。这一取向的一个考虑重点是如何调和各方立场、维护多方利益,特别是平衡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考虑对他人的影响(12.14%)、自我诚实(9.76%)是另外两类较为常用的策略类型。在自我诚实这类策略中,被试更直面和关注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和实际利益。而直觉和良心(6.82%)、对话和沟通(5.27%)、开放的心胸和头脑(2.28%)这三类策略的采用频率偏低。需要指出的是,有过半的被试其实并不满意自己处理困境的方式和效果。当被试面对真实的日常道德困境时,往往会表现得消极、被动、无助无奈和无所适从。而拖延、回避、沉默、听之任之、随波逐流(24.21%)就成为仅次于理性取向的一种经常性的策略选择。此外,还有两类采用频率偏低的策略,包括调整心态和自我约束(3.79%)、他人的建议和帮助(1.52%)。
3.3 判断日常道德行为的标准
本研究参照Walker与同事[7]的分类,分析被试判断特定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n=62)。研究结果发现,被试最倚重的是对行为后果(特别是伤害性后果)的考虑(占38.70%)。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被试指出,考虑行为后果时,不能忽略行为的动机,要把行为的有意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结合考虑。其次,社会标准、大众的观点及常识(20.97%),以及个人的标准和经验(16.13%)也是被试重视的判断标准。除此之外,被试采用的判断标准还包括折衷平衡的观点(9.68%)、道德直觉和良心(8.06%)、权衡和比较各种可能的选择(6.45%)。上述判断标准类型编码的一致性在0.82~0.91之间变动。
4 讨论
4.1 日常道德困境:类型和主导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当让被试报告个人日常道德困境时,他们更多报告亲社会性、反社会性和社会压力等不同类型的困境,而只有极少的哲学性困境。这意味着被试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思考和探讨抽象的道德困境,也反映了日常思维的具体性、经验性的特点。这一结果与Wark等人[9,11]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这些研究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抽象的道德困境,对普通人甚至是大学生而言都是相对稀少的经验。当人们考虑哲学性困境时,通常需要同他人谈论和讨论,往往更像在做智力练习,扮演伦理学家的角色。在被试遭遇的个人日常道德困境中,有两个现象值得留意。其一,最为经常的是涉及忠诚的亲社会性困境。在这类困境中,个体夹在两个或更多有矛盾的亲属或朋友或同伴之间,既要应对他们冲突的需求,又要维护彼此的关系,这也是被试觉得最难解决的困境类型。其二,关于诱惑的反社会性困境多数与人际冲突及关系无涉。这类道德困境往往直指人格阴影部分,个体要应对欲望之间的冲突、欲望与理性和良知的冲突,要处理与自我的关系。而这类关乎个人内心生活而非人际领域的道德困境,在关心权利和责任冲突的标准化的假设性道德难题中是缺席的。
被试报告的典型的日常道德困境也有多种类型,而以哲学性困境和涉及越轨的反社会性困境居多。虽然被试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思考抽象的哲学性困境,但他们报告的哲学性困境却占到典型日常道德困境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在被试眼中,哲学性困境在抽象的层面上集中表征了日常道德困境的原型,相对其他类型的道德困境更具典型性。就其内容来看,哲学性困境大致可归为两类:(1)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困境:如社会诚信、恶性竞争、贪污腐败、以怨报德(如见义勇为者反倒成受害者)、死刑;(2)私人生活领域的道德困境:这类困境主要涉及情感性人际关系,如婆媳关系、婚姻危机(外遇和出轨、无爱婚姻)、男女同居、亲密关系中善意的欺骗。就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现状来看,上述两类道德困境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还具有普遍性。特别是私人生活领域的某些道德困境,如婚姻危机和婚姻质量问题,因其普遍和盛行,已演化成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于人们对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有两种观点。以Gilligan[2,30]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人们根据内在的道德取向(如公正、关怀),来建构对日常道德困境的理解和阐释,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研究[9~10,22]支持另一种观点:人们对道德困境的解读往往基于困境自身的特性。面对特定的道德困境时,人们会聚焦在困境中的特定问题上,针对问题来阐释困境,并尝试解决隐含在这些问题当中的冲突。日常道德取向取决于真实道德困境的类型。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道德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强调的问题。当人们理解和解释自己生活中真实的道德困境时,除了公正的考虑之外,还会涉及到维护自我、维护他人、维护关系这三大类问题。但是在不同类型的道德困境上,人们关注的主导问题及主导子类有所差异。实际上,主导问题及子类正 体现了道德困境的性质。总体而言,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及子类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自尊、自我得失和自主性;(2)关爱他人;(3)正性互惠及维护常规;(4)关系维护和关系质量。
基于Gilligan等人[28]关于公正及关怀道德取向的界定,Wark和Krebs[11]指出,所有维护公正的子类都属于公正取向;自主性(维护自我子类)属于公正取向;尊重他人(维护他人子类)属于公正取向;关怀他人(维护他人子类)属于关怀取向;维持关系和关系质量(维护关系子类)属于关怀取向;除此之外的其它所有子类同属于公正—关怀取向。由此可见,Gilligan等人的公正-关怀二分模型并不能完全捕捉人们用于解释真实道德困境所牵涉的问题类型和性质,区分维护自我、维护关系、维护他人这三类问题是有意义的。再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各类个人日常道德困境中,维护自我都是人们考虑的主导性问题,这也体现了自我在日常道德功能中的重要角色。而柯尔伯格的分类系统并没有明确区分自我和他人,并把维护自我利益视为自我中心的结果。Gilligan[2]则认为,对自我的关注和关怀有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传统的关怀他人和自我牺牲,其次才是平衡对他人和自我的关怀。这种发展变化反映了个体对人际关系相互依存性理解的进步,从而使得关怀的举动能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受益。因而可以说,处理日常道德难题时,自我维护有着比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正性的意义。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道德困境类型会影响人们看到的问题,但每个人能看到什么问题、能看到多少问题,是有个体差异的。如一些人从困境自身的特性出发,对困境的解读更客观和中立;一些人从对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他们的解读则更为“建构”和“投射”[11]。人们在看待道德困境的倾向上的差异,也可能来自个体经验、价值观、认知复杂性、认知风格(如场依存-场独立),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11]。
4.2 日常德性概念:处理策略和判断标准
本研究通过考察人们日常遭遇的道德困境的类型与问题特性,间接探讨了他们的德性概念。此外,本研究亦从处理日常道德难题的策略的角度、判断日常道德行为的标准,探讨人们对于道德领域、道德功能的日常理解。
在人们看来,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策略首推理性取向,并且这也是他们在处理个人亲历的日常道德困境时最常用的策略。这与Walker及同事[7]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人们认为有效的处理策略与在真实困境中实际采用的策略还是有差异的。当身陷真实的日常道德困境时,人们一般会考虑对他人的影响,也要保持基本的自我诚实,直面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因而,如何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多方利益,特别是平衡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及关系,是理性取向中的考虑重点之一。但对日常道德困境复杂性的理性认识和考虑,再加上动机和情感性过程的影响,也使得个人的道德决定和行动变得困难。在本研究中,超过半数的被试对自己处理真实日常道德困境的方式和效果不满意。在近四分之一的个人日常困境中,被试认为自己表现消极被动、无奈无助,不知如何平衡自我、他人、关系和公正之间的矛盾,从而采用拖延、回避、沉默、听之任之和随波逐流的策略。可见,在真实的道德决定和行为中,实际上会有更多利己和实用的考虑[31]。
此外,被试提议的两类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策略也值得留意。其一,有不少被试主张通过教育、包括法律在内的制度建设、宗教信仰、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水准等途径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民众素质和道德水准来解决日常道德困境。此类策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这种状况会直接导致个人面对某些日常道德困境的无力和无助感、道德成本的增加、以及道德勇气和道德承担的缺失。本研究中的亲社会性困境(助人类)和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的哲学性困境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二,有极少数的被试认为心理治疗和咨询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难题。在他们看来,一些日常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性缺陷和心理失调造成的。正如Rorty[22]所言,德性的完满实现,不仅要求有一套原则,并且还要努力塑造个性。
人们如何判断日常行为道德与否呢?Wark及同事[7]的研究发现,当人们评价道德行为时,首选的判断标准是直觉和良心。虽然鲜有人主张将直觉作为解决道德困境的策略,但很多人会将其作为评价德性的可靠手段。人们也常采用社会标准和他人观点、平衡折衷的观点、个人标准。此外还有三类相对不常用的判断标准,包括对伤害的考虑、权衡各种可能的选择、信仰和宗教。在本研究中,被试采用的判断标准涵盖除信仰和宗教之外的其他七种类型,但呈现出与Wark及同事的研究[7]不尽相同的模式。被试较少将直觉和良心作为评判德性的手段,而倚重对行为后果(特别是伤害性后果)的考虑。并且考虑行为后果时,不能忽视行为的动机,要把行为的有意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结合起来考虑。较之Wark和Krebs的研究发现[11],本研究的被试对行为后果的解释比较笼统,他们认为伤害性后果包括实际利益、身体和心理上的后果。其次,被试也常以社会标准、大众观点及常识作为判断标准。考虑到当前中国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主要以此作为判断标准,其弊端是不彰自明的。再有,相比Wark等人的研究发现[7],本研究的被试相对更信赖个人的标准和经验。
4.3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本研究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考察他们真实的日常道德经验,以探讨其日常道德理解。限于研究条件,本研究的取样在性别、年龄、生活环境和经历等重要背景变量上的偏差,限制了对日常道德经验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城乡差异等重要问题的探讨。后续研究需要扩大取样范围,平衡被试在重要背景变量上的分布。
基于对本研究的局限以及日常德性研究取向的理解,后续研究有以下可能的方向:(1)考察日常道德难题的类型和主导问题的性别差异,及其与道德取向的关系;(2)考察人们基于真实日常道德难题的推理判断和行为;(3)考察人们信奉的基本道德价值和观念、对道德与相关领域(如法律、社会习俗)的区分、对道德成熟和道德卓越的理解。
5 结论
(1)个人日常道德困境多数不同于假设性的公正取向的道德困境。人们对各类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阐释存在个体差异。道德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强调的问题。其中,维护自我始终是人们最重要的考虑,其次是维护他人,而维护公正及维护关系的考虑在不同类型的困境中差异相对较大。在这四类问题中,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自尊、自我得失和自主性;关爱他人;正性互惠及维护常规;关系维持和关系质量。
(2)人们所主张的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策略与他们在生活中实际采用的策略是有差异的。在真实的道德选择和决定中,会有更多利己和实用的考虑。此外,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倚重对行为后果(特别是伤害性后果)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