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王晓利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二院区外科

727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男43例,女30例;年龄25~76岁,平均(35.44±5.68)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38例,呼吸系统疾病23例,其他12例。观察组男42例,女31例;年龄24~76岁,平均(35.34±5.60)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37例,呼吸系统疾病23例,其他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并采用考核机制,定期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观察组给予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指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失控情况,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在临床中经常发生,对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安全都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医院社会形象影响性更大。基于此点,要制定相关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和处理措施,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健康教育

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就应当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查与判断,从而将住院与治疗的注意事项与饮食禁忌等向患者传授。针对部分行动不便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加大看管力度。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当加大巡视力度。最后,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为患者普及各项知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制作出图文相结合的宣传海报,并将其粘贴在患者与家属随处可见的地方,例如病房内、走廊中,使得患者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到健康知识教育,从而避免出现由于患者及家属原因,出现导管拔出等现象。

第二,加强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

①重视患者并发症护理,保持病房内通风良好,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按时对患者病服、床单等进行清洗,并按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患者皮肤长期受压迫,而形成压疮;②加强对患者实施引流管管理,术后需要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对不同引流管做好标识,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出现扭曲、挤压等影响引流效果,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若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③对于存在意识障碍并表现狂躁的患者,需要增加病床护栏,并对患者采用约束带,对患者活动起到约束性作用,需要注意约束带不易太紧对患者造成伤害,也不易太松不到约束作用。并保持病房和卫生间地面干燥,防止患者活动时滑到跌伤。

第三,开展培训

医院应当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会组织护理人员就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探讨,并阐述自身看法与观点,护理人员需要讲述自身在护理中遇到的困难,与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其次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继而分析出现的原因,采取有效解决办法,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最后医院可开展讲座,在讲座中,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其印象,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技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后还应当将护理追量与护理人员的奖金相挂钩,若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对患者指导不到位,导致用药错误、非计划拔管等现象出现时,需要对护理人员施以一定惩罚。若在护理中,未出现风险事件,则给予一定奖励,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还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职业理念,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第四,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不同科室的护理特点制定科学的护理流程,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组间质控小组,起到起到监督的效果,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及潜在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医院还需要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合理排班,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使其拥有饱满的精神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第五,合理分配医护人员

医院护理部要合理分配医护人员,弹性安排排班,护理部要对患者病情实时了解,并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上班医护人员的人数进行调整,保证每班医护人员人数充足,彻底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六,加强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心的培养

重点培养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对病人病情要上心并及多对病房进行巡视,日常要主动细心的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力争将护理不良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总的来说,要想提高护理质量管控力度,完善现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体系,免除惩罚制度,针对出现原因加强患者护理宣教,能够从根本上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1.3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从文件书写、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个方面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和具体性等特点,即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守“三查七对”的护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也不可完全避免。从客观方面看,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另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主观方面看,部分护理人员可能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工作疏忽等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如误诊、诊断或治疗延误、技术失误、用药出错、护理不当、沟通不良等。当发生不良事件后,不仅会引起护患纠纷,还会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另外对医院自身形象也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在实际护理管理过程中对不良事件进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落实护理管理基本制度,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实际发生情况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医院护理质量,通过风险护理管理的不断实施,护理工作人员不仅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也在持续增加。在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防范,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医院总体护理质量。在本院实施不良事件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而风险事件发生率也在持续降低。

4结语: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不良事件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神经外科不良事件防范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美丽,王欣.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7,25(03):256-257.

[2]吕幽雁.护理管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4):140-141.

[3]李耀丽,王焕丽,孔繁贞,杨启慧.数据采集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成效探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10):39-41.

论文作者:王晓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王晓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