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为道路的使用寿命打好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操作不当或原材料选择上的疏漏导致的路基路面病害隐患,提高施工质量,使道路安全得到保障,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原材料、施工操作以及道路维护方面的监督,减少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出现问题后及时修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也不断加速,因此我国各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道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病害,有些病害不仅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而且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进行及时治理,从而保证人们的出行顺畅和安全。本文介绍了路基路面病害治理的相关问题,分析了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类型,并且对这些病害的治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以期能够增强我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水平。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类型
1.1路基翻浆
路基翻浆是指在一些容易出现冰冻现象的地区,春季冰雪融化时路基或者路面基层的水份含量过高,导致路基强度快速下降,如果此时有车辆通过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路面破裂以致冒出泥浆。路基翻浆问题容易出现在那些路基土质不好、湿地以及容易积水的路段,尤其是盐碱地以及沼泽地区域更是路基翻浆病害高发的地区。造成路基翻浆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都是水的破坏造成的,其具体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地下水、地表水以及汽化水的长期影响,是导致路基翻浆病害的内部原因。②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过往车辆过多,是导致路基翻浆病害的外部原因。③道路所在地区的土质也是导致路基翻浆病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细粒土最易产生翻浆,尤其是粉性土。还有,道路所处地区的环境温度也是引发路基翻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温度过低的地区由于土地冻结深度较大,因此容易引发路基翻浆。除此之外,道路工程的设计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也会造成路基翻浆的情况。
1.2路面平整度低的问题
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考察路面质量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路面的面层平整度,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对出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很大影响。当路面平整度不达标时,车辆的行驶速度会有所变化,因此很容易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路面平整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例如路面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决定着路面是容易鼓起还是松散,而混合料中的水分过多或温度过高,则会使混合料无法正常使用。
1.3路基沉降
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当中,路基质量的高低,对路面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道路施工项目数目不断增加,部分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工程的进度,而忽视了路基质量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应付工程验收,而盲目的做一些表面性文章,严重影响着路面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经常会简化路基施工,导致路基工程质量不达标。随着负荷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面沉降的情况。此外,在进行路基压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物力,由于施工单位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简化了该方面的投入。以上因素严重影响着路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沉降现象发生的几率。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治理方法
2.1路基翻浆治理方法
路基翻浆的治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对于春融时期出现的路基翻浆,通常是由于补给水的存在造成的,进行治理时按照挖除翻浆、建造渗沟、回填砂砾、铺筑土工膜、铺筑路基路面的步骤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治理方法将造成翻浆的土基挖除掉,然后通过建造渗沟的方式排除路基中的补给水,最后回填不易导致翻浆的砂砾作为土基,这样就可以有效治理路基翻浆问题。对于因为地表水渗入造成的路基翻浆病害,只要治理方法合适,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治理地表水渗入导致的路基翻浆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按照挖除翻浆、莆田(铺填)透水性材料、铺筑路基路面的步骤进行治理,第二种方法是按照挖除翻浆、石灰挤密装(桩)、无机结合料、铺筑路基路面的步骤进行治理。路基翻浆的治理基本原理都是通过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或者其它类型的水份在路基冻结之前或者冻结的过程中进(浸)到路基的上层,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将路基中的水份及时排除掉,或者使其暂时集聚到透水性比较好的路面结构中。另外,还可以采用改善土基和路面结构或者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方式,都能对路基翻浆起到非常好的治理效果。
2.2路基压实度控制
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路基压实作业时,需要加强对土料含水量的严格控制,尽可能的减少雨水侵蚀、阳光曝晒等,避免对土料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实际的路基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高低能够对路基各层密度进行真实的反映,而路基整体强度则由弯沉值加以反映[2]。压实度高低与路基整体强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与其使用周期。因此,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路基压实度对于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路基填筑土料结束后,做好路基压实工作,能够很好的对土料含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进而全面提升路基的密实度,以此来增加路面的承载力。此外,提升路基的密实度,有助于增加路面的坚固性,提高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实际的路基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尽可能选择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确保路基压实度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其密实度,确保工程质量。
2.3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对材料与工艺严格把控的同时,还要尽量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组织技术工人进行深造学习,还可以聘请专业工程师对工人们进行技术培训,让工人们了解到先进的工艺与理念,更新施工技术与方法,使施工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提升,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2.4路面裂缝治理方法
路面裂缝是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路面病害,如果治理不及时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病害,因此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路面裂缝的治理主要包括灌缝、贴缝以及封缝等治理方式,其中以灌缝最为常用,而且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在灌缝修复完成后,施工单位通常会对灌缝区域进行罩面处理。贴缝主要是在路面基层以及横断面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而封缝则主要用于因为沥青老化导致的路面裂缝、透水问题严重等病害路段。通常情况下,路面裂缝经过贴缝和封缝处理后,可以使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但是这两种路面裂缝治理方式不仅花费的资金较多,而且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并不常用。
结语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是道路维修养护的重点内容,对道路工程的通行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城市的发展建设,且道路工程质量都存在着通病,有效且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增加道路的社会效益,因此,要在工程施工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克服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家宝.分析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11):215~216.
[2]董雁.道路路基和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18+20.
[3]李小栋.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居舍,2018(03):55.
[4]曾祺,周光维.研究农村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8(13):10~11.
[5]王忠文.在高速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0):94.
论文作者:闵庆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病害论文; 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