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邻水县人民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邻水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正畸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均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咀嚼能力与语言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临床治疗
先天性缺牙指的是在正常牙胚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生理障碍,造成牙齿数量不足的一种表现,这属于一种常见的口腔发育异常病变。在临床口腔检查中如果患者没有牙齿脱落史及拔牙史,X线检查缺牙部位没有牙胚则可诊断为是先天性缺牙[1]。先天性缺牙破坏了牙齿的完整性,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还会对患者面部美观造成不利影响,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负担[2]。本文选取邻水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口腔修复及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邻水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观察组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18-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6.5)岁,牙齿缺失1颗11例,牙齿缺失2颗13例,牙齿缺失3颗14颗,牙齿缺失4颗及以上患者9例,根据安氏分类20例患者属于Ⅰ类,16例患者属于Ⅱ类,11例患者属于Ⅲ类。对照组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6.3)岁,牙齿缺失1颗12例,牙齿缺失2颗14例,牙齿缺失3颗13颗,牙齿缺失4颗及以上患者8例,根据安氏分类21例患者属于Ⅰ类,16例患者属于Ⅱ类,10例患者属于Ⅲ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牙齿缺失情况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正畸治疗,根据患者先天性缺牙的数量及部位、口腔清洁情况及缺牙部位临近牙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使用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的口腔内上下牙列排序进行矫正,特别是对于存在上下牙倾斜、错位或扭转情况的患者,通过对患者的基牙、磨牙、尖牙及中线位置进行调整来确保患者牙齿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对患者进行排牙印、备牙、取模等步骤,对患者的牙齿修复体进行制备,然后对患者进行临时性冠桥以维持患者良好基牙的位置及缺牙间隙,同时测定患者牙间隙[4]。保证义齿种植不会让患者产生不适,在患者佩戴完义齿之后对患者的义齿与牙冠边缘的密合度、义齿与邻近牙连接的关系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确保患者在进行义齿种植之后不会产生不适,防止牙齿离开生理位置,检查患者义齿与邻近牙是否处于一个良好的关系,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接受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的评分问卷调查,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两项功能恢复越好。
1.3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4.5±0.4)分、(5.4±0.3)分;对照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4.6±0.5)分、(5.4±0.2)分。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9.3±1.1)分、(8.4±1.1)分;对照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分别为(7.2±0.8)分、(7.1±0.9)分。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均得到了改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牙胚的形成过程中,因为牙胚未发育成为牙齿而造成牙齿数目不足的情况,临床上称为先天性缺牙。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全身症状以及缺牙程度将这一疾病分为先天性全部缺牙、先天性多数缺牙、先天性少数缺牙三类[5]。前两类患者由于缺牙的数量比较多,患者的面颊的支撑作用不足,会造成面部的下垂,对患者面部的美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长久处于这种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采取口腔修复的方式治疗先天性缺牙能够对患者的牙周病及颞下颌关系紊乱进行矫正,让患者的面部与口腔畸形都恢复正常,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本文研究中,对照组先天性缺牙患者接受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加口腔修复治疗,通过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对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良好,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东晓,李创,王毅,李伟.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03):93-95.
[2]付汉斌.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01):52-54.
[3]晏勇,廖国文,李靖,张群慧.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评述[J].当代医学,2017,23(02):52-53.
[4]蒲萍.口腔修复用于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探讨[J].系统医学,2016,1(11):108-110.
[5]陈新,冯岩,谭新伟.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02):304-306.
论文作者:胡莉 冯仁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患者论文; 先天性论文; 功能论文; 口腔论文; 牙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缺失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