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建立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建立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奠定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石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出现,生产力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显示出来,同时发展的局限性也显示出来。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自己的理论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块理论基石之上的。

唯物史观论述了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不是人类理性的发现,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进一步阐明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颠倒,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指出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明确指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是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办法,一是绝对延长劳动时间,榨取绝对剩余价值;二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榨取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剩余价值贪得无厌的追求,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块理论基石之上的。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使人们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使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理论根基发生了动摇,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找到了改变自己历史命运的理论武器。列宁学习和掌握了这一理论武器,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一国的实践。由理论到实践是一次飞跃,这次飞跃,对后来十几个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欧亚美洲十几个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而得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正确的。这就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坚固和科学,同时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一切机会主义者都是望尘莫及的。

二、毛泽东验证并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有力地将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革命的胜利,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坚固性和科学性。

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探者。毛泽东学习和掌握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提出了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通过共产党的领导,联合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这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毛泽东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毛泽东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分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和平赎买了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1957年超额完成了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工业的高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为以后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研究了中国国情和苏联的经验,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比旧时代的社会制度优越。但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又是相矛盾的。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大量的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必要条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科学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总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这些论述,无疑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毛泽东晚年提出“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没有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新的理论基石,相反,却增加了一些麻烦。这就需要后人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与时俱进,适时增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

三、邓小平增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就已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初期的探索也显示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并增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第一块基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邓小平理论系统揭示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本路线,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现实问题的根本依据。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由于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能是单一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重要观点,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更重要的是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邓小平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搞好物质文明,同时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不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他领导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又一块理论基石。在这一理论基石上,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内在的规律性,这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问题、原则问题。而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则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决定和规范着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性质和运行方向。这一论断的提出,为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刻变革。传统的社会主义观,都是从基本特征上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生产、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这种认识受时代条件的限制,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是离开了生产力,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角度来概括社会主义,忽视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容易出现片面追求公有化的实现程度,容易把姓“资”姓“社”的问题当作最高价值取向,把某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加以固守,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加以批判,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从本质的层面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因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特征则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通过特征表现出来,特征反映本质;本质是特征的根据、比特征更深刻,特征则是多样和多变的。所以,从对特征的认识进入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深化。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为我们坚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这一论断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刻变革,为我们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把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整个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邓小平理论的阶段,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四块理论基石之上的。前两块理论基石,经过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检验;后两块理论基石,经过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检验。

四、江泽民、胡锦涛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

世纪之交,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实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集中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思想精华,既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其中科学生产力论、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继承;社会主义利益原则论则是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科学的生产力论的重要体现,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江泽民把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置于“三个代表”思想的首条,抓住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层的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被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本质,永葆革命青春。

人民群众主体论,同样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贯彻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都需要通过人的社会活动,落实到人身上。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搞社会主义,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和主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管理社会。这种人民主体论与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并不矛盾。由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历史才赋予它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讲,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就是要求“公仆”忠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贯彻人民群众主题论的原理。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唯物史观的创立者认为,“人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只能这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搞市场经济,竞争就不可避免,竞争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获取利益。在“三个代表”思想中,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体现。既坚持了社会主义事业是绝大多数人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理,又体现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为从根本上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找到了现实基础。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时,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有坚实的执政之基和稳固的力量之源。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这话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邓小平虽然多次提出市场经济问题,但作为理论基石还为时尚早。从江泽民对市场经济的大量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基本思路如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三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四是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五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五方面的论述不仅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理论基石,同时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重要内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在十六大之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发展要以全体人民为本,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为出发点。这就是执政的共产党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这就是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辟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指导方针,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和谐社会建设的。胡锦涛总书记用28字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作了精辟概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全方位思考,是人民群众主体论思想的继续发展,是新形势下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进一步升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社会条件。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学习了外国先进文化,并且推陈出新,赋予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容。《左传·襄·十一年》记载:“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就是最初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建立在农业经济为基础,生产力不发达,实行专制统治,缺乏社会活力,不可能长久的社会。国外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稳定国家政权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空想社会主义者目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动荡不安,主张建立和谐社会,傅立叶1803年就写了《全世界和谐》一书,但他们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他们在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下主张建设和谐社会,这只能是空想的。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暴力革命夺取了国家政权,又经过半个多世纪执政后的建设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且有了时代内容。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是充满时代气息的,同时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矛盾,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非对抗性矛盾,这就需要按科学发展观办事,统筹兼顾,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任务,这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集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凝聚着13亿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又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二十一世纪前20年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新回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不仅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同时还对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完善和发展。这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增加了一块完整科学的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或曰社会主义利益原则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都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理论。增加这块理论基石,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  ;  ;  ;  ;  ;  ;  ;  ;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建立与发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