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术后继发胆漏诊治与分析(附27例报告)论文_郭晓东

胆道术后继发胆漏诊治与分析(附27例报告)论文_郭晓东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外二科1 吉林吉林 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0年间2786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2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分别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8例、胆总管癌切开探查后胆漏1例、胆囊管或胆囊颈部残端漏7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了管后胆漏10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1例。本组保守治疗21例(78%);再手术治疗6例(22%)。除1例胆管癌晚期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了管后,主晕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控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非手术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关键词】胆漏;胆道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70-01

临床上,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者并非少见。而胆漏可致胆汁性腹膜炎,后者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可达28.6%[1]我院自2006—2016年间共施行各类胆道手术2786例。术后发生胆漏者27例(0.17%)较一般文献报道发病率低。现就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6~67岁。平均46.7岁。因胆囊结石伴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 0C)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nu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2例(含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1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T管引流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癌行总胆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1例。27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分别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8例、胆总管癌行胆管切开探査后胆漏1例、胆囊管残端漏7例、术后第15~22天拔了管后胆漏9例、术后第6天T管早期滑脱1例、术后T管护理不当1例。

1.2 方法

(1)非手术治疗:本组非手术治疗21例(78%)。1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小网膜孔均置引流管行负吸引流),于术后12小时内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其中6例(0C 5例、LC行胆囊大部切除1例)伴右上腹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及不同程度的发热,2例同时伴有巩膜黄染,余8例(0C 7例、LC 1例)无明显临床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4例术后每日引流胆汁20~500ml。在保持原引流管引流通畅外,给予禁食、营养支持、应用有效抗生素、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等措施,胆漏量逐渐减少。其中术后2~4d停止者8例,5~7d停止者5例,最长1例持续引流至术后4个月余方完全停止。9例术后15~22d拔T管后有5例立即感右上腹剧痛、呕吐、局部压痛等,随之经原丁管窦道插入1根带侧孔的导尿管并接负压球吸引引流,每日引流胆汁10~60ml,3~5d后即停止。1例胆道T管引流术后第1天发现腹腔引流管引流胆汁200ml,在调低原丁管引流袋的位置后胆漏即刻停止,而T管引流袋内胆汁量相应增加。1例胆管癌术后1周始持续少量漏胆汁,1个月余而逐渐停止,但全身黄疽加重,估计可能系癌肿的生长堵塞了原漏口。

(2)再手术治疗:本组再手术治疗6例(20%)。包括T管早期滑脱1例,术后二周以上拔T管4例。6例均因胆漏致弥漫性腹膜炎而再手术。急诊手术中探查发现胆囊管钛夹闭合不完全1例。胆漏部位发生在窦道腹壁交界处3例。另2例术中发现腹腔内T管行径无明显痿道形成及包裹。分别予以胆囊管双重结扎或重置了管及腹腔引流管,术后第26~38天再次拔管,痊愈出院。

2.结果

非手术治疗的21例中发生膈下感染、右侧胸腔积液1例,肺部感染3例,分别给予抗感染及局部反复穿剌引流及积极对症处理后痊愈。再手术治疗的6例,术后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切口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2例。给于对症治疗,除1例晚期胆总管癌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3.讨论

3.1 胆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胆道手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51%~2.4%。

分析本组病例发生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术中难以发现;急性炎症时胆囊管水肿质脆致结扎线或钕夹不确切;T管在引出腹壁时缝线固定不牢靠;T管引流袋悬吊位置偏高;或患者年老体弱;拔T管时用力不当等因素所致。

我们体会预防的措施有:(1)在行OC时应尽量保留足够的胆囊浆膜,以便能缝闭胆囊床,对胆囊管应予双重结扎加缝扎。LC术中对胆囊管置钛夹应牢固、确切双个钛夹夹闭。(2)胆管置了管后从腹壁引出时应妥善固定。并注意术前宣教及术后常规护理,连接了管的引流袋应悬吊于床边较低位。拔管时勿用暴力。(3)关腹前在肝门部周围试放1块白纱巾检査,观察是否有胆汁以便发现不明显的胆管损伤。(4)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楚者,应置腹腔引流,以利观察。(5)靠近胆囊颈部时,分离胆囊浆膜层时,切断结扎,以免损伤迷走胆管及副右肝管。

3.2 胆漏的治疗

(1)对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者,如无明显腹膜炎表现,右上腹腔己置有引流管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我们体会:对因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所致的胆漏,一般经3~7d的引流,漏胆量可逐渐减少以至愈合。非手术治疗中需注意①患者取半卧位,以防胆汁积聚于膈下。②给予禁食,加强抗感染。③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并动态B超观察腹腔内积液量,如积液量较多,引流不畅时,也可在B超引导下重新穿刺置管引流。必要时还可经内镜作鼻胆管胆道引流。本组15例单纯胆囊切除后发生胆漏,有14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93%)。

(2)对于T管早期滑脱与术后2周以上拔管出现胆漏应区别对待。前者一般在了管周围尚未有明显瘘道形成,胆漏易扩散致腹膜炎与腹腔内感染。此时多需再次手术治疗。后者瘘道虽然形成不完全或不牢固,但腹腔内已有粘连,且胆漏部位大多发生在窦道腹壁交界处。应立即以带有侧孔的导尿管经原痿道插人,必要时造影明确管道位子,接持续负压吸引。经过引流之后,原漏口多会很快闭合。

【参考文献】

[1]郭卫刚,徐根才.腹腔镜胆囊切除引流的探讨[J].肝胆外科杂志,2012,5:371-372.

论文作者:郭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  ;  ;  ;  ;  ;  ;  ;  

胆道术后继发胆漏诊治与分析(附27例报告)论文_郭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