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对供电量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电力工程单位需要在供电过程当中不断排除各种不良问题的干扰,针对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工作加以有效的完善,重点针对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加以重视,有效处理配网线路当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此来保证整个电路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在低电压和相关电力问题的治理研究工作当中,也是最近几年我国电力管理部门所研究的重点工程项目。
关键词:电力线路;配网管理;低电压综合治理
引言
现代社会的很多家庭购置了新型电器,居民的实际用电量与日俱增,新的电力线路管理问题就此出现,本文从线路配网的普遍管理问题展开分析,探究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同时指出“低电压”及相关现象的具体综治对策。
1配网线路的管理要点
1.1加强配电基建管理建设
配电系统的基建管理包括了系统构架的完善建设。在建设配网线路的基建工程时,管理层要按照工程的实际需求及情况,拟定系统、科学的系统防护方案,将相关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系统改造、设备检修等各环节里。在工程规划环节,设计者需将电力项目的监督、审核工作纳入线路建设机制中,同时,管理部门要做好线路项目的施工招标工作,慎重筛选资质合格的建设单位。在验收系统维修项目时,需派专业人员检测设备检修的实际质量,特别要注意核查隐蔽部位的维护情况,对于达不到运转标准的线路设备,必须进行返修处理。
1.2提升线路运作管理质量
配网线路的运作稳定性、安全性关系到全部用户及电力工作者的实际利益,因此,线路管理必须符合科学、规范、安全等操作标准。在运作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遵循“安全第一、防治联合”理念,增强预防管理的措施力度,安排专门的巡防人员开展线路安检工作,把安全管理的权责落实到各个岗位人员的身上,保证安全措施能够落于实处。
2配网线路的管理问题分析
2.1配网构架不够科学
电力配网整体的结构设置不科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泄露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工作状态,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多种线路交叉故障问题。电力系统内部结构问题分为很多类型,比如断路器设备较少、系统内部的分段格局不准确等,如果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线路产生不良故障问题,由于断路设备数量相对较少,很难快速判断故障产生的具体位置,进而对整个电力工程的高质量输送电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电力工程事故。
2.2设备检修不够及时
由于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不及时,造成了电力系统内部产生诸多系统问题,其中重点包含了调频工作系统升级工作以及线路断路工作等,这些故障问题的频繁产生会对整个配网的运行通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电力系统的工作程序没有得到有效的升级,还存在一些设备原有的功能失效等故障,造成了整个配网运行工作效果下降。
2.3线损问题
由于线损现象比较明显,在电力系统内部线路设置较长,在工作过程当中由于外力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线路出现现实的问题,当产生这些问题之后不但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配网线路的整体经济投入,同时还可以降低整个电路系统运行工作当中的整体经济效益。由于线路内部大量污秽物的不断沉积,线路内部的绝缘体会受到比较明显的损坏,对整个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低电压的出现根源及综合治理探究
3.1形成原因
在电力供电系统内部出现低电压问题,主要原因是在于配网建设技术、资金投入量缺乏等问题,造成了整个管理工作层次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线路当中10kV线路分段距离过长,造成了线路内部的电压降过大,而10kV分段线路当中内径相对较细,同时针对设备内部的损坏程度比较明显,造成了整个线路传输工作不顺畅;②配网当中线路和及配器之间出现工作量超载等相关问题;③供电线路当中的整体负荷量变化较大,电流的峰值以及估值大小有着明显的差异,造成了整个线路内部电压起伏比较明显;④由于线路内部电压波动幅度较大,造成了整个电压调控的作用力较低;⑤在调压工作当中联合功能相对较低,同时系统内部没有对该项功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调整,在进行实时性监管工作当中整个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很难准确的计算出线路当中所产生的故障问题数据,造成了低电压管理工作产生错误的判断。
3.2借助线路技术提高电网防护能力
电网建设及改造中,变压器所在台区要遵循“容量小、半径短、布点密集”原则,选取适宜的方位放置变压设备,按照目前负荷情况及规划需求,把变压器放在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方便负荷点向周围扩散,减少供电的辐射半径,缩短电力线路,以减少电压降过大的隐患因素。设计线路设备的实际格局时,要考虑负荷量情况、用电量情况和用电用户的分区情况。电网构架要能够满足各分站间的电力互供,实现各片区、各区域的独立供电,体现超前规划、“N-1”验证技术的优势。此外,为使配网功能满足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电网建设要着力解决供电不足、电源有限等问题,从电网构架、电源布点的层面探讨片区供电问题,才能找到最根源、最有效的处理办法。
3.3综合治理对策
低电压产生在配网建设过程当中,由于电网规划工作缺少一定的前瞻性以及超前性,对此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效提高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前瞻性目标,以此来有效完善低电压建设和管理工作,保证整个配电网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将配电网线路的运作管理工作加以有效落实,相关系统管理工作单位需要组织人员参与到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技能培训环节当中,不断提高每一个工作岗位内部专业工作人员的技能层次,同时还需要做好专业设计、专人核查等相关工作,以此来保证整个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培训工作当中,已通过实地考察、技术指导、质量审核等各个方面工作内容,对配电设计工作提供出良好的超前工作规划,防止低电压问题的频繁产生。
3.4借助线路技术提高电网防护能力
在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当中,变压器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维护角色,由于变压器设备整体的容量和半径较小,并且所设计的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选择出合适的位置来安放变压器设备,依照实际的线路工作负荷的具体状况,以及规划要求,需要将变压器设置在靠近负荷中心区域的位置,以此来方便变压器负荷点向周围不断扩散,有效降低供电辐射的半径大小,缩短了电力线路以及降低了电压降过大等不良安全因素。在路线设计和设备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体用电负荷的情况,以不同用户分区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判断,充分满足各个不同分站之间的电力供应要求,保证整个低电压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结语
配网系统的整体维护,要从基础设备的运作与检修入手,综合分析线路运作的情况,提升管理效力,有效消除各类隐患因素,及时更新电力系统及线路设备,保障电力配网处于最优的运作状态。在低电压的治理建设中,管理部门要构建综治体系,积极优化配网构架,从根源上降低低电压的出现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建鹏.配网运行“云导航”:精确定位异动问题,助力配网管理提质增效[J].中国设备工程,2018(21):40-41.
[2]徐田磊,赵瑜杰,张懿.“低电压”问题产生机理及其治理思路探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7,40(03):48-51+65.
[3]刘永欢.浅谈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4):44.
论文作者:吴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线路论文; 工作论文; 低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造成了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