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共产党员必须有党性。做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必须把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必修课。当前正在开展的“三讲”教育,无疑是新时期一次共产党员的党性再修养。笔者重温了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就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谈点感想。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作公开演讲。同年8月在延安《解放》周刊上连载。曾列为中国共产党1942年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1949 年和 1962 年经作者修订后由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刘少奇选集》上卷。有多种外文译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其主要内容有6方面:①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否则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②共产党员要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把他们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使自己成为马克思列宁式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家。③共产党员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党的纪律和作风、科学知识等各方面的修养。④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此,共产党员既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⑤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⑥共产党员要把维护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作为自己的最高责任。要用正确的态度,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克服错误思想,而不被敌人所利用。党内斗争应该以教育和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教育党和巩固党为最高目的。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问题,明确地提出了共产党员增强党性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对教育和鼓舞一代代共产党员在共产主义事业中创立伟大的革命业绩,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时期党员党性修养的特征
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写作于1939年。它是作为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党的建设的思想结晶,也是他们崇高思想品德和伟大人格的写照。人们赞誉该著作是“一部培养合格的、成熟的共产党员的教科书”。
《修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党性要求是党性原则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面临的具体环境不同、革命对象不同、所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同,所以对党员党性的具体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当今的形势下,对党员的党性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勇于改革创新。对改革的态度以及在改革中具体表现,已经成为现阶段衡量一个党员有无党性观念和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改革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固然需要党员有老黄牛似的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同时,更要求党员有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那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已成为今天改革深入发展的障碍,是缺乏党性的表现。这种思想作风,如不努力克服,必将贻误事业,自己也将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严守组织纪律。加强新时期党员修养,必须强调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种行为规范。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自觉遵纪守法,尤其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致。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不搞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同一切违反党纪和国家法律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3、保持清醒头脑。对外开放,对内搞改革,是长期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同时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成熟的标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应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乘我改革开放之机,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可以这么说,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成功的一个实例。对此,党员同志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崇高理想,以正压邪、扶正怯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这是对一个党员党性的考验。
4、勤政廉洁反腐。少奇同志指出:“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因此,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倡导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尤为更要。敢不敢于同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等腐败行为开展坚决的斗争,是新时期党员党性强不强的突出表现。
二、新时期党员党性修养的标准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少奇同志是如此教导的。我认为,每个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这也是检验一个党员党性修养的一条标准。那么在新时期,这个标准该如何具体化呢?我认为:
1、是非问题看立场。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仍然要讲党性问题、立场问题、原则问题、是非问题。作为党员同志,在立场问题上,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其辞。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四个坚持的对立。作为一名党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与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鼓吹和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言行作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这是党员党性修养的标准之一。
2、苦乐面前有先后。少奇同志提倡在党内、在人民中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古今中外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最耀眼的是赤诚奉献闪烁的光辉,最醒目的是大公无私的杰出人物。从精卫填海的神话,到大禹治水的传说;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到时范仲淹的忧乐人生;从白求恩、雷锋的专门利人,到焦裕禄、孔繁森的一心为民,皆为时代楷模,更为后人学之榜样。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党员的作为,刚好反其道而行之。如有的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向党组织讨价还价;有的公仆意识淡薄,“老板”气派十足,脱离群众;有的追名逐利、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在这一苦一乐、一先一后的人生价值之间,党员党性修养的优劣,是何等的分明。
3、紧要关头显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现过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同样也许会遇到像罗盛教、欧阳海那样舍己救人的英雄赞歌。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与死的考验,我认为,在新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样要经受住紧要关头的考验。去年我国的抗洪抢险,人民群众充分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广大共产党员身先士卒,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但也有少数党员,关键时候擅离职守,有的竟敢侵吞赈灾钱物,完全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从中可见,紧要关头看党性,是非是那样的分明。
4、反腐倡廉一面镜。共产党员如何经受执政的考验,一辈子坚持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这是新时期对全体党员的严峻考验。《党章》规定,共产党员除了制度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反腐倡廉是每个共产党员基本素质和党性要求,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从我市已查获的涉及党员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看,都经历了从“蚁穴”到“毁堤”的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为什么有人能抗腐拒变、勤政廉洁、造福人民,但也有人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欺压百姓,显而易见,前者是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员一心为公,一切为民的党性修养;后者则相反,暴露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产阶级人生观。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今日重温倍感亲切,因为加强党性修养,无论对新党员、老党员,都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在“三讲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党性修养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无愧于全国人民对党寄予的无限厚望。
论文作者:范方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共产党员论文; 党性论文; 党员论文; 修养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新时期论文; 这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