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青少年的“网络性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青少年论文,网络性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包罗万象,“网络性爱”的存在只是色情网站中的一部分;“聊斋”无话不谈,“志异”中也有允许色情和性想象的空间。
青少年的“网络性爱”,指的是参与网络性爱的人是一些未成年的青少年,他们在网络上,查询和谈论性知识,尝试着进行性交的模拟训练活动。他们的网络性活动的特征是:尝试而不是满足的心理。青少年以学生群体为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化过程,他还需要了解很多,譬如生理知识,但由于教育的压力和家长的督促造成他们了解途径的缺乏,他们开始求助于网络,开始在网络上尝试“性”。然而由于青少年生活经历的短暂和生理发育程度使然,决定了他们的性体验的缺乏,青少年在性的问题上面临的任务就是了解自己的性知识。在此情况下,加上青少年所处年龄阶段的好奇猎奇心理,由此决定了他们在网上从事性活动,从根本上来讲,并不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件。
“网络性爱”的概念解析
“网络性爱”,即是在网络上进行虚拟的性活动交流,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的网上聊天功能,通常是借助语言、声音、图像的表达和沟通来实现。“网络性爱”,顾名思义,“网络性爱”=“网络”+“性爱”。网络是现代最先进的资讯工具,与现实里通信、电话等通讯手段相比,它们结合的内在根据至少有四点:
(1)它具有超时空性。无论是“午夜两点”还是“荒郊野外”,只要有电脑终端,只要联网,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联系,没有太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网络上的虚拟性。网络联系缺乏视听见证的真实性,缺乏真实性就意味着责任和道德意识的淡漠,这使得追求“性爱”的条件不再苛刻。
(3)人需求的多样性。人最基本的需求有两种,物质的生活的需求和精神的心灵的需求,这两种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于是人们在网络上寻求自己需要的东西,它可以是有形的东西,如科技、文化、商业、经济、贸易、地理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如意外的邂逅、无羁的聊天、虚幻的爱、刺激的性等。正是人们追求后者使得网络和性爱结合,致使所谓的“网络性爱”得以出现。
(4)人对真正“性爱”的期望。真正的“性爱”是一种境界,是需要人努力创造和维持的,由于人们对性表达的保守态度,在现实中我们难睹真“性爱”的面目和风采,我们看到却是太多的“不成熟的爱”和“过多的性欲求”等,于是真正的性爱成为人们的一种内在期望,“网络性爱”是人们表达“性爱”期望的暗自表现。以上所作的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网络性爱”这个概念的提法存在一些疑问。疑问之处在于:“网络”作为一种手段,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寻求有形的帮助,也可以利用它来追求无形的东西,无论是“性”、“爱”还是“性爱”都是人们在网络上追寻的一种事物,由于网络作为工具之限,它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上面追求东西的限度,再由于性爱自身的特征,都决定了在网络上所从事的“性爱”很大程度上,只能是“有性无爱”,所以,“网络性爱”准确的提法应是“网络性活动”、“网络性交”或“网络性体验”。但鉴于“网络性爱”的提法较多,本文依旧采用此概念。
青少年的“网络性爱”的程度分析
“网络性爱”的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根据人们利用网络的程度可以有高低级的差别,然而这种差别只是一种形式的差别,并不具有价值判断的含义。具体来看,主要有言语初级网络性爱,中级声音网络性爱,高级声像网络性爱三种。根据青少年和成年人从事网络性爱的特征,我们可以推断出来青少年从事的网络性爱的级别低些。
初级言语网络性爱。这种网络活动或性交流是靠通过语言在网上聊天、交流来实现的,所涉内容既可以是一些性活动的片断,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性交过程。这种网络性爱得以进行的主要依赖的手段是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是中文的,也可以是英文,语言通常是一些与性有关词或话语:如"vagina"、"insert"等直接表示性的动作,在“性语言”的交流过程中,通常还配以拟声词来辅助地提高性伙伴的兴奋度。
中级声音网络性爱。这是在初级言语网络性爱的基础上,在电脑上用文字输入表示性的字词或言语的同时,借助电脑的声音设备,如音箱、喇叭和话筒等,一起来参与性活动,其中的声音的加入更是将性感受提高到一个层次。这与某些“色情电话”的区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有文字的配合,另外声音形式还要更多样些,有的性活动中还穿插播放一些音乐,效果要更胜一筹。
高级声像网络性爱等。这是最高级的一种网络性活动,它不但有前两种网络性爱的特征,而且还有文字,声音,还有真实的图像和录相,它也是最接近真实性交的一种。这种电脑的终端还配有摄像机,扫描仪等,可以从脱衣动作到性器官的展露,都在视觉感受里完成。这种网络性爱几乎将网络性爱“进行到底”了,唯一缺乏的就是真实的身体接触了。
青少年“网络性爱”的现实根据
在2001年3月21日的《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上海团市委对上网情况的调查表明,网民的主体是青少年,70%以上的有上网经历,经常上网的超过30%;一“网吧”的老板直率地说:“看着那些背着书包来上网的,其实都是放下书包就是另一回事了,你在他们旁边走一下就知道了。”大量的青少年涉猎色情网站,在网上尝试性体验,这确实是事实,这也正是人们担心之处,人们害怕色情网站把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确立的青少年引向歧途,害怕它为青少年犯罪埋下隐患。青少年为何迷恋色情网站,大致原因分析起来有以下几种:
“性”认识途径的缺乏。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要比上一代平均提前了一到两年时间,生理的成熟和早期的冲动是青少年希望了解性知识的内在要求;而教育在这方面的滞后导致青少年寻求其他获悉渠道,正规途径的缺乏,在众多的非正规途径中,网络因其快捷方便首当其选。青少年学生能够接触到网络性活动的地方大多是在网吧,很多网吧设在学校和家庭附近,网吧管理一般是“只要交钱,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的”,这给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性活动提供了便利。
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当前学校教育课程中,性教育的状况一直是“有名无实”、“名不副实”或“无名无实”,只有课本没有授课,或者只念课本没有知识和行为的教导。教育的另一块是家庭教育,可是在家庭教育中性教育一直是“模糊教育”:“小孩子怎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小小年纪你不好好学习,问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本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然而家庭教育实际上对性教育起的却是“隐瞒”“压制”和“误导”的反面作用,所以这种教育模式把对生理有“求知欲”的青少年“逼向”了网络,于是在混乱的网吧里我们可以看到搜索色情网站的青少年,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缺乏了解“生理自己”的途径。
现代媒体宣传的影响。察看四周,电影或电视都有“床上戏”,各种光碟(有盗版作辅助),各种杂志的性感女性封面,一些明星的各种暴露性展示,这一切当中性都以显在或潜在的形式存在着。各种日、韩偶像剧中大量性观念的开放内容,在直接触动青少年情怀的同时也激发青少年的情欲,因此,青少年在网上接触性只是“一管窥豹”,只是因为网络本身是一个新事物,只是因为它蓬勃发展且有普及之势才致使人们对它关注有加。
人们担心网络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隐患,人们的担心又有多少根据呢?事实上青少年步入歧途和犯罪,更多是由于家庭问题和交友不慎所致:沉溺于网络等只是诱发他们不良行为的间接原因。真正因为在网络上涉猎性而犯错、犯罪的人还是少数。就像《南方周末》上一位老师讲到的:“网吧是一种逃避。比如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游戏玩得好,还是会得到大家的佩服。他从网上得到暂时的快乐……”了解青少年涉足“网络性爱”的种种原因,至少让我们明白它绝非如我们想象的严重和可怕。
青少年“网络性爱”的性质分析
网络性爱其实是一种由于性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性幻想或性行为,这种性缺乏既可以是性知识的缺乏,也可以是性体验的缺乏,这种由性缺乏而引起的性幻想,是一种心理上渴求,它有多种表达形式,它可以是高尚含蓄的文学作品诗歌,也可以是粗俗的打情骂俏,也可以是隐讳难测的乖戾性格等,而由性缺乏所引起的性行为,则是较前几种表现形式更进一步,它是一种行为的表达,在这一点上“网络性爱”如同手淫,它与直接的行为表现相联系。在具体网络性爱的操作中,通过一些言词文字,或者声音或者图像来表达性,这里面既有有关性的幻想,也有有关于性的行为。
性缺乏,一直是一种社会事实。齐美尔在他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一书中,认为卖淫之所以一直存在就是因为社会上有着青年群体的存在,所谓的青年就是生理成熟而心理未成熟的一个群体,未走进婚姻的青年生理成熟就意味着他们处于性缺乏状态,卖淫业的存在就是社会解决这种性缺乏的一直途径。性缺乏要有它的表达方式,如果说卖淫业是一种社会自身的表达方式,那么网络性爱是个人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也是对现代生理成熟期提前的青少年过早涉足性的一种解释。
人们对性缺乏的渴求,并不只是对性的渴求,还是对社会性需要的表达。性本身是一个私人之间很隐秘的活动,它只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发生,它有着表达、信任、温情、友爱、享乐等丰富的内容,它是一种很稀缺的人际关系,人由于身处疑惑、迷惘、孤独、无助、矛盾的时候,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种很私人化的人际关系,这种私人化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人提供帮助,这种帮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说到底它的性质是社会性的。这也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性需要最容易和孤独的人相联系,如代沟家庭中的青少年,他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然而他们可信任的人和可利用的资源是那么的缺乏。所以,对性爱的幻想,不仅仅是对性的关系的需求,只是因为性或爱中包含了人们所幻想的最理想和最美好的种种因素。
青少年“网络性爱”的深层探讨
《聊斋故事》中有很多的人妖恋爱的内容,在这些故事中,不能仅限对他们性意识的分析,我们更应看到通过这种性意识当时人的一些需求和向往,正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缺乏什么,他们的意识才幻想什么。同样地,现代社会中,从网络上出现的“网络性爱”,我们不能仅仅盯着他们的操作看,而要看他们的背后环境是怎样的,还要想想他们到底有何需求。
网络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以其巨大功效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它带给我们的不单是积极的一面,“网络性爱”就是其另一面的表现。指出这一点,并不是为了去对“网络性爱”做何种的批评,而是要去看看涉及和参与“网络性爱”的青少年都是谁?他们为何迷恋上“网络性爱”?他们真的就是对“网络性爱”迷恋吗?
其实网络只不过是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工具罢了,网络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能说明网络性爱真相的便只能是人本身自己,这并不是单纯指的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一个个人的行为是由这背后的社会环境塑造或影响,并且环境塑造和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个的个人,而是众多的个人,是群体!就像网络性爱的参与者不是一个不良的青少年,而是一群“问题”青少年。
当前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在改革中进行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不过三十多年,可是社会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制度,经济改革中企业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工作者个人,文化改革中教育的变迁更是对小、中、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一日而语。对网络性爱的分析如果离开对这些大的社会背景的参考,就会导致分析只是浅层的浮动,而不是真正的深层探析。
然而,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当前,必要的时候回顾过去,这可以让我们明白事情的真相背后还有究竟可探,在过去人们在聊斋中可以无话不谈,在种种志异中有色情和性想象,那么当今的包罗万象的网络上,“网络性爱”的存在便不再是突生的无源之物。无论过去和现在,“性”的表达都是带有鲜明社会特征的问题。
标签:青少年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