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刘丽静 山东省水文局
摘要: 本文首先从管理体系、预算控制、审计监管以及人事管理四个层面分析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然后针对引发风险隐患的财务相关因素结合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提出健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强化财务预算控制约束、加强财务审计监管力度、加快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风险控制策略,希望能为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水利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隐患
(一)管理体系层面
财务管控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利事业单位公益性质较强,属于国家财政拨款,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支出项目也相对较少,因此单位管理人员长期以来都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也不强,严重制约了水利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水利事业单位虽然都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的重点大多放在基础的财务核算、经费支出等方面,而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财务决策支持功能[1]的运用涉及较少,导致财务预算控制、资金管理控制等措施手段难以有效实施,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三是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力,也是引发风险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由于单位领导权利过于集中,对内部审计监管、财务管理等工作干预过多。加上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导致相关人员在开展风险内控活动时缺乏规范的行为依据,各部门及岗位对财务内控工作又缺乏协调配合,内部控制难以发挥联动作用,无法有效的防范风险的发生。
推荐理由: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城池。每个城,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而上海,正是叶辛的城。
(二)预算管理层面
根据《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预算是对其未来一定的经营周期内的收支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结合国家对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要求,水利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其事业发展计划以及上级部门下达的水利工程任务编制年度收支预算。但部分水利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指标任务,没有对其业务内容展开深入的调查了解,导致所预算编制计划[2]与实际业务产生较大出入,加大了预算执行难度。而且上级预算指标的下达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单位后期存在频繁的突击预算行为,预算的实际管控作用难以发挥,反而进一步加大了财务人员内的工作负担,导致预算管理混乱,可能引发更大的财务风险危机。并且由于财务部门没有合理的整合预算支出项目,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支出风险,甚至在工作中违反规则调动相关预算,存在较大的违规支付风险。
(三)审计监管层面
水利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往往都是在某一项目或某一经营阶段结束时才开始进行,缺乏过程性的监管控制,导致单位的风险控制较为被动,通常在风险发生后才开始采取相应的风控措施。但此时单位已经承受了一定的风险损失,这种事后的风险控制机制成效不佳。而且由于业财分离,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为政,互相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加上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完善,难以有效调动水利事业单位人员的风控管控积极性,出现风险问题,普遍存在事不关己的逃避心态,责任意识不强,错失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导致单位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
Title: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of a qualified mathematics teacher in community college
(四)人事管理层面
生存素[9](survivin)属于抑制蛋白进行凋亡的因素之一,survivin基因作为当下较强的凋亡抑制基因,主要是对凋亡通路下的caspase-3及caspase-7所具有的凋亡作用进行抑制[10]。在AM中,内膜腺上皮当中所具有的survivin主要呈现持续升高,并使内膜细胞出现异位所具有的抗凋亡能力得以有效增强,并使细胞的凋亡得以抑制,从而导致子宫肌层中的细胞寿命延长,并表现为肿瘤样的增殖特征[11],也就是说,生存素属于AM发病的一项重要因素。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财务人员甚至连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都无法胜任,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相关的理论技能更是知之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可能由于一些员工的业务工作不熟练,导致发生财务风险。同时,事业单位本身也没有做好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缺乏完善的岗前培训体系和定期的工作考核机制,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事业单位纷纷开始探索财务转型升级。如果水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不能准确认清这一形势,滞后于整体的发展趋势,导致单位逐步失去竞争优势,面临巨大的经营财务风险。
二、水利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健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积极以风险为导向构建财务内控体系,加大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水利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内控制度,包括资金管理制度、授权审批制度等,从制度层面上规范财务管理工作,降低风险隐患。同时,考虑到水利事业单位承担着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多项职能,任务多而复杂。为了更加精准的识别和防范风险隐患,单位要细化各项专项资金制度管理条例,制定规范的资金拨付标准流程,要求各下级单位要严格按照制度所要求的程序拨付和使用资金,严禁挪用、滞留、截留甚至转移资金等不良行为。另外,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价款结算审批制度,保障资金支出安全。对于公益性质的水利项目支出,要在相关门户网站及时公开项目资金信息,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要完善应急救灾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如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如果按照常规的招投标方法进行政府采购,可能延误相关物资的配置时间。因此,在制度体系中针对这种情况应有更为细化的说明,允许在财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采取其他采购方式等,既缩短了采购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资金风险,也能保障水利事业单位公益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强化财务预算控制约束
水利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合理的预测预算编制方向,在确保经常性的公用支出预算和营运刚性支出预算的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编制项目预算和其他预算。预算的编制程序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要给予预算编制充足的工作时间,从而保障预算编制质量。为了更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财务人员要同业务人员加强信息交流,要深入了解水利事业单位的业务预算特点,了解其常见的收入、支出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要按照资金预算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合理的安排资金分配,要实时追踪资金的流向,防止资金占用、挪用等不良现象。要保障资金支出的公开化、透明化,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保障资金安全,实现资金的统筹管理。同时,在经费支出时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尤其是涉及到“三公经费”支出,必须经由上级审核批准后才能支出。
(三)加强财务审计监管力度
水利事业单位要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强化资金审计管理,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形成联动监管机制;从预算申请管理方面加强监管审批,注重往来项目的跟踪审计,建立全过程性的监管机制;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进行岗位设计,形成相互制衡、互相约束的岗位组织结构,有效地避免职权滥用风险;构建完善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结合水利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考核指标。指标要具有公允性和客观性,相关部门在考核时要严格按照指标内容进行评价。考核评价的结果同单位各部门或岗位的绩效挂钩,以此调动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确保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四)加快财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发展根基,是水利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开展的主体和风控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单位领导人员必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单位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一方面,水利事业单位要积极引进优秀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要求其不仅具备过硬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还必须熟悉水利相关的业务技能,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单位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要求财务人员要转变自身职能定位,从传统的财务核算阶段逐步过渡到单位管理层面,积极主动学习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等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技能,为单位领导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决策参考信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找准财务管理职能定位、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对水利事业单位长久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单位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快推进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敏.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8).
[2]张梦瑶.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J].江苏商论,2018,408 (1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