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走出源头的关键途径_创新教育论文

论创新教育--走出源头的关键途径_创新教育论文

论创新教育——缘起关键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缘起论文,出路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端:问题何在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文明,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在近现代风靡世界的众多科技发明和发现中,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与之失之交臂。在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的诺贝尔奖96次评选、1000余人获奖的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无一人获奖,而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国土上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了他们的创新才能呢?

再看我们今天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新的春天的到来,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我们在教育改革的百花园中采花摘蜜的时候,欣喜之余,又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20年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愈演愈烈的考试竞争,使教师、学生、家长身心极度疲惫,我们以如此高的代价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数次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夺魁,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毕业后除少数人外,多数人的创新能力却明显不如美国学生。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以其亲身体验讲到的:“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西方教会了我创新”。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现象和问题呢?究其根源,必须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解决好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实施创新教育,以使其肩负起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性人才的使命。

二、求索: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到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的必然趋势,体现了对人的创新性的呼唤。具体来说:

1.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微软公司、IBM公司取得世界性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已经步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的创新性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从而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而要培植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中国作为一个迟发的外源性发展中国家,既要完成发达国家业已实现的现代化,又要面对知识经济新的挑战,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宏伟事业。它要求必须采取优化的赶超策略,不断创新,实现跳跃式前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中华民族也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为之服务,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性人才资源。

2.实施创新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我国教育有着精深的理论根基,也有着丰富的实践探索,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这是我国教育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教育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缺点:“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1]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摧残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与扑面涌来的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极不适应的。因此可以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素质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现以成为涵摄、统领整个教育全局的教育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因此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也必然成为我国教育21世纪改革的主旋律。

3.实施创新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在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的。马克思曾根据人的发展水平与特征将人的生存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体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一场“人的革命”,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的生存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空间日益全球化、复杂化、多元化,依附型的单子式个人正逐步丧失了其存在的根据而成为走向世界历史的主体的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类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知识超速积累,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正发生迅速变化。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和迅速发展的国际互连网络已逐步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可以触及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地球村”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事实。每个地域的、民族的、个人的利益都与整个人类的根本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

不难看出,未来走向社会的儿童,必须改变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超越通常的知识序列,独立、创造性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学会在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恰当的精神定位和社会定位,在各种可能性中找到自己的恰当的位置和机会。这样,在人类生存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选择和创新,不断在超越、创新中生存和发展。这也就要求培养人的教育必须适应这一严峻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4.实施创新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将着眼点放在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性人才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受前苏联卫星上天的震动,意识到其科技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1989年“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发表了《美国人应具有的科学素养》(中译本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报告,发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宣言。其核心是从科技教育入手,强化最基本的科学知识的教育,加强各学科间的衔接,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科学探索及其精神融为一体,以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0世纪80年代,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日本也开始反思其教育的弊端,酝酿教育改革。1996年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应把在轻松愉快中培育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要求转变教育观念,精选课程,“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发展”,以适应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国际化趋势。

三、关键:教育制度创新

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样,实施创新教育,也要以教育制度的创新为基础和保证。2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从单项的局部的改革逐步走向整体的全面的改革;从单纯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改革,扩展到教学内部的改革,并逐步深入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改革。但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仍创新乏力呢?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创新乏力,教育制度不能为教育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运行在一种以强调政府作用为基础的行政约束的制度环境中,形成了一种集中控制——被动服从为特征的教育制度。具体表现为:(1)集权。在严格控制下,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集办学权、管理权于一身,自上而下做出决策并进行管理,学校没有自主办学和独立做出决策的权力。(2)封闭。在目标制定上,学校只需听从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无需密切了解社会需要,严重削弱了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在管理上,严格控制,统一政策,统一模式,上传下达,建立起一整套复杂的规章制度,事无巨细地界定了学校的行为规则和空间。[2]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学校成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物,学校的行为服从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博奕规则”,学校为了获得必不可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不得不屈从于这种规则,不愿为打破原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付出昂贵的代价,甚至受到惩罚。学校把对安全目标的追求作为优选目标,放弃自身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灵活性和创新精神,视创新为冒天下之大不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集中控制——被动服从的教育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教育规律+利益法则+宏观调控”的原则,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教育体制,使学校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根据教育规律和法规,自我定向,自主运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

四、出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与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实施创新教育的观念场——转变社会、家庭、学校有碍于创新的传统观念

从社会、家庭的观念环境来看,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及其长期深厚的影响,造成我国从未形成创新性人才生成的良好的观念氛围。长期以来,“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气,“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进取创新意识偃旗息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等处世观念充斥社会。这些观念严重束缚了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必须转变整个社会陈腐的观念,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氛围。

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确立创新教育观念。这需要确立三项基本观念: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二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了知识的爆炸性发展,人们很难将某一阶段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人生。学校教给学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的目标。要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取获得新知识的知识基点,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民主化、个性化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此意义上,现代教育的作用正是让每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能充分发展自身,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

2.提供实施创新教育的制度保证——教育制度创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如上所述,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运行在集中控制——被动服从的教育制度环境下,严重束缚了教育活动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要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就必须实现教育制度创新,使学校成为自治约束、自我发展的创新主体,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一方面,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变对学校管得过宽、过死的状况,在招生、课程安排、教育评价、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抓住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两大环节,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工资组合制等项改革,充分调动学校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自主创新活力。总之,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校本管理体制,使学校根据教育规律和法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所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独特质量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制度保证。

3.把握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方法——把优效的知识传授与主动的学生活动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知识水平是与创新水平一致的,真正有水平的创新性人才需要接受更丰富的知识。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创新就不会达到更广、更深的水平,甚至是异想天开。也就是说,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为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实施创新教育,并不是排斥系统知识的传授,其关键在于使学生获得何种知识及如何获取知识。应获取何种知识呢?简单地讲,就是宜于创新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取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知识可迁移的程度、范围,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规律及其结构,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那些“含金量”高的知识。(2)知识在未来的实际利用率,选择那些在未来利用率高的知识。应如何获取知识呢?“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

优效的知识传授并不能自动生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中,才能发现问题,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人类追求创新的艰辛,体会蕴含其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课内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外“解放学生于课堂,还学生完整的世界”,重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和实践,是实施创新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造就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力量——建设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是否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从当前情况看,造就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小学教师大专化、中学教师本科化,乃至研究生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他们掌握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不断创新。第二,注意培养教师较快地适应新兴学科及综合性学科的教学能力。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时代要求。第三,用当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只有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他们才可能深刻地理解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意旨,掌握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方法,推动创新教育的实施。

5.拓展实施创新教育的视野——重视当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对创新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中寻找推进创新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当代电子技术和国际互连网络的迅速发展,已对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前景。(1)面对知识的无限性、易老化性、易遗忘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完成一些机械式的“脑力劳动”,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高级教育软件的开发,为实现大面积地因材施教,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才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3)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为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可以使每个人及时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不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知识基点,从而有效提高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标签:;  ;  ;  ;  

论创新教育--走出源头的关键途径_创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