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活力的香港高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充满活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香港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
1.现代化。成立于1992年的香港科技大学是香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典型和代表。该校以装备现代化为优势和特色,高起点引进了国际90年代最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该校图书馆已通过国际互连网络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个图书馆建立了西文图书资料联系,且校内每一个角落均可连网查询。该校和树仁学院的中文藏书,都委托北京大学图书馆同步购书,保持与北大相同步的新购图书资料水平。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已通过电子信箱与美国的同学开始进行学习座谈和科技讨论会。
2.国际化。与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适应,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目前,香港各大专院校的教师大多来自欧美国家,其招聘是跨国进行的。其次,每年有相当多的香港高中生出国留学。据资料统计,香港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与在港就读的学生之比是1∶1。
3.多元化。香港高等院校不算太多,但各自发展定位明确,个性突出,整体上呈多元化格局。港大、中大均为老牌综合性大学,但港大以培养领袖人物为己任,香港政界高层,港大毕业生居多,法律、医学学科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中文大学以中国文化、理工科以及社会科学为特色;香港科技大学以科学、工程、管理为重点特色;香港理工大学以工商管理和工程教育见长;岭南学院独辟人文学科蹊径;树仁学院是一所不接受港府津贴的民办学院,并在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内地合作举办研究生班方面颇有特色。究其文化根源,渗透东西、融合中外的多元文化成为香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如港大受英国文化影响较多,科大的骨干清一色为美国留学生,岭南学院的前身系广州岭南大学,中文大学兼具中西文化双重特点。
4.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在香港成熟发展同样表现在高等教育界。香港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已进入到十分紧密的依存关系阶段。据了解,香港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每三年基本上有一次较大的更新,每年的局部调整也比较频繁。尤其是在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其专业设置及其内容更新均较成功。在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两个环节上,其运行也是较为成熟的市场调节。
5.规范化。香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大特色是政府不直接管理大学,而是通过“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对大学实行间接管理。其职能为集管理、监督、评审于一身。例如创办学校或者是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都由“资助委员会”评审认可,报港府立案拨款,款项并不直接拨到学校,而是拨到“资助委员会”,再由“资助委员会”拨到学校,港府给予“资助委员会”充分的权力,以利于科学管理、宏观管理。微观管理仍在学校,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二、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世纪之交,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受到两方面背景因素的影响:一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地位的继续提升和发展;二是“九七”回归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新环境。从已经走过的自我发展道路分析,香港高等教育有着内在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1.由高增长进入到平稳增长阶段。香港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精英教育阶段,从1911年至1987年,其标志为,1987年全港全日制在校生32635人,18至22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百分之三。第二阶段为“大众化”、“普及化”阶段。港府拨款的高等院校已增到7所,1996年在校生达75521人,比1987年翻了一番,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猛增至18%,是1987年的6倍。香港高等教育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校生规模及适龄青年入学率比例将比1996年略有增长,大体稳定。
1995~1996年度香港7所政府资助大专院校在校生(人)全日制/兼读制
资料来源:原香港政府新闻处·教育
2.办学层次上移。到80年代末,香港只有港大和中大两所大学,而据1996年统计,升格为大学的另有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所。全港大学与学院的比例已达6∶3。大学、学院结构形态从正金字塔演变成倒金字塔。1996年前,香港有3所大专学校,至1996年仅剩1所,其中岭南学院将于199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层次上移的另一重要标志为绝大多数香港高等院校均有研究生教育,包括上述民办树仁学院。
3.拓展科研功能。增强科研投入,加强科研活动和能力成为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专门设立了科研专项资金,通过招投标方式资助所有高校的科研项目。香港理工大学会计系每年由系里自己掌握和动用的科研经费有近100万港币。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学院等校,科研项目和经费近年来增长较快,学校也制订了相应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有的学校将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改变高校单纯搞教学的局面。
4.扩大与祖国内地的交流。香港高等教育围绕着是否与祖国内地“接轨”的问题存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尤其在学制、人员交流、学术等方面,长期沿袭英美体制,与祖国内地联系相对较弱。近年来意见逐步趋向一致:与国内接轨势在必行。有的学校从长计议,捷足先登,扩大了与祖国内地的交流。树仁学院在与北大、清华合作举办硕士生教育的基础上,又敏锐地提出与上海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在港举办中国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助考培训班,为香港企业进入内地培养人才。香港理工大学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科研项目上也扩大了合作与交流。港大、中大近年来相应增加了在内地研究生招生的学额。
三、借鉴与启迪
香港高等教育90年代以来的进步,已经奠定了在中国乃至亚洲作为一个新崛起的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经验值得借鉴与引进。香港回归祖国后,更应发挥其在融合东西方文明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1.经济高速增长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相互促进。香港经济与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的周期高度接近,其依存度也日益密切。香港1990年到1993年生产总值从6411亿港元增至8474亿港元,增长51.7%;而香港高等教育在校全日制学额从1989至1990年度的38545人增加至1995年的55795人,增加了44.8%;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从90年代初的5%上升至1996的18%。上述数字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都属超常规的发展,然而就是这些发展,才为香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支持。
2.多元化集资渠道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长久动力。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投资依靠港府的拨款。香港的教育立法规定,在生均拨款成本上,政府投入占80%之多。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至1996年财政年度经费总额达16亿港元,首次超过香港大学位居榜首。换言之,港大、中大的经费均超过上海41所高校的政府拨款金额总数。
向社会集资是香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重要方面。如中文大学16亿港币中,50%以上是向社会募集而来。香港科技大学的新校舍,得到了赛马会19亿港币的支持。新建的岭南学院,校舍基建也得到马会拨款的巨大支持。以外,几乎所有校舍建筑,均为社会名流、社会团体或知名公共事业单位捐赠所建。
教育成本个人分担也是香港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统一规定的高校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学年35000港币。培养成本中,学费收入以18%为高限。
3.互补两利,合作共进。香港高等教育在金融、工商管理等学科、专业上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并与国际化水平接轨,大体受到英美国家认可。上海与内地高等教育则在科技、工科方面相对有优势。在欠缺方面,大陆内地缺乏高级金融财会人才和工商管理人才,达10万之多;香港则缺少专门的科研机构,工科门类也比大陆内地少。因此,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则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进步将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由于体制与文化习惯上的历史影响,内地和香港均划地为牢,在自我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发展,然而双方的影响力及辐射空间均应超越传统束缚,决定新的价值取向。如香港高教的优势可辐射超越地域界限,其金融、航运、财会及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可与内地合作办学,也可直接为内地的建设服务。在这方面,香港“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公布的1995年至2001年的中期报告已建议,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非常留意香港以外”的空间。内地与香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空间应打破人为的束缚。
4.开辟高等教育资源流动的通畅渠道。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资源可流动的方面很多,主要是人员、科技与信息。人员方面有教师的互聘与学生互派;科技方面有从项目到产业化的合作;信息方面,有内地与香港的高等教育在资料、教材、经验及信息软件方面的共同交流。
5.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香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的科学、合理及有效性值得借鉴。其最有价值的是:(1)地方政府的自主统筹权。这是打破条块分割体制的根本所在。由于充分体现责、权、利的统一,因而能最大地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2)行业专家机构中介。这一机构限度的设立,既保证了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也保证了政府间接、宏观管理和高校面向市场需求自主办学机制的形成;(3)学校自主办学。在上述香港管理体制条件下运作,高校自主办学权得到充分保障,这就为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