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普照的光”的思想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3)03-0004-04
一
“普照的光”的思想作为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贯 穿于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之中。但这一思想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和提出,则是在其1857 年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节中。马克思认为:“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 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 ,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 的比重。”[1]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首先是从社会历史领域发动并展开的。这一变革的实 质在于,它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使哲学发生了“实践论”或“生存论”转向,实现了 哲学主题的转换。旧哲学关注的是“整个世界”、“超验世界”,马克思关注的是“现 实世界”、“人类世界”;旧哲学关注的是“宇宙本体”,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的生存、 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旧哲学的功能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对马克思来讲 ,则在于“改造世界”、“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 的现状”;旧哲学轻视实践、不了解实践,马克思则把生产实践理解为“是整个现存感 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2]。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十分重视“生产” 、“劳动”、“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一方面,考察了“自然的历史”,指出我们“周围的感 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 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另一方面,又考察了“历史的自 然”,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 来的生成过程”[3]。与此同时,还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提示了人类思维的本质,指出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纯是自然 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4],从而在社会生产实践 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科学的辩证统一,结束了人类有史以来 “自然史”、“社会史”和“人类思维史”的种种分裂和对立,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 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 理论概括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 新派别”[5]。恩格斯晚年也曾多次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 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并认为“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 更多的东西”[5]。
(二)社会生产有其不同的形式
既然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它究竟都有哪些不同 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对此,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作为标志着人类活 动的整体性范畴,它“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别有不同规定的东西”[1]。从 哲学的角度看,它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 产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反映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与 自然界不能现成地满足人们需要之间的矛盾。精神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它是人 类特有的认识活动。它是通过人与外界的信息、能量的交换,特别是通过精神生产者自 身的内化、创造,生产出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为物质生产和社会的进步 提供理论观点、科学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实践理念等,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发展 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它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与外界不能自动满足人们需要 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的生产,是人们在消费一定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 基础上,通过婚姻、家庭的社会形式为社会生产(生殖、培养、教育等)出特殊的产品— —人。它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维持、延续 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从两个方面进行了 回答。首先,从共时态上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同一社会活动三 个不同的“方面”或“因素”。社会生产是一个抽象,它是标志人类所特有的整体性活 动的范畴。在现实中,如果抛开具体的社会形式不谈,人的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是“体 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体,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在现实生 活中既不存在离开“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也不存在离开“体力劳动”的“脑力 劳动”,更不存在离开人自身的抽象的无“主体”活动。对此,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做是三个不同阶段,而只应看做是三个方面……把它们 看做是三个‘因素’。”[2]其次,从历时态上看,它们是同一的人类社会生产的不同 形式。社会生产是现实的生产,是处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从内容上讲,它虽 然也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同一,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社会 生产的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对此,马克思指出,“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 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好像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 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 本题”[1]。“生产也不只是特殊的生产,而始终是一定的社会体即社会的主体在或广 或窄的由各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着”[1]。
(三)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 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1857~1858年,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的“货币”章中根据 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起作用的不同程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 形态并揭示其不同特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质的 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 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 段创造条件”[6]。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人类刚刚摆脱动物性而独立,经济关系尚未 展开,当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受血族关系制约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对此,恩格 斯在1884年3~5月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根据唯物 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 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 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其下的社会 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 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 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5]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产范围和规模的扩大 以及经济关系的展开,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人类自身生产在社 会中的支配地位才逐步被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所代替。物质生产代替人类自身的生产成 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之后不久,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以及精神生产的 出现,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宗法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束缚,扩大了人们认识、活动的范围 和界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了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与 此同时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代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形态,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和旧式分工的消除,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 自身生产的重新融合,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将是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人类“自 由自觉的活动”。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 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生产……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 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
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普照的光”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 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然而由于时代 的局限,特别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长期被误读或忽视。其主要表 现为:一是片面夸大物质生产,进而把物质生产理解为社会生产的惟一内容,忽视精神 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夸大物质生产起作用的 范围和限度,把马克思关于“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 产的地位和影响”的思想给简单化、庸俗化了,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唯物史 观的完整性、科学性、当代性。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被曲解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由于精神生产理论和人类自身生产理论的缺失,马 克思的唯物史观被程度不同地歪曲为“经济史观”、“经济主义”、“人学空场”,马 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被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或“机械决定论”等。曲解马克思这两种理 论的既有资产阶级的学者,如保尔·巴尔特、卡尔·波普等,也有第二国际的著名理论 家,如伯恩施坦等,同时还有当今的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如萨特、马 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二)唯物史观的适用范围被限定
唯物史观即唯物主义的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的学说。然而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由于对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 生产理论的误读,唯物史观的适用范围被限定了。在大多数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的 眼中,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一种关于(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学说,而不是关于人类社 会一般发展规律的学说。例如,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 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在对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因而它只适用 于资本主义的早期时代。如果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普遍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阶段,那么 这种理论便被庸俗化了。”[7]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也认为,“历史唯 物主义的实质性真理和古典国民经济学的真理属于同一类型:它们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 生产制度之内是真理”。“经典形式的历史唯物主义……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 识”,“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经济结构的一种理论”[8]。
(三)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被误读
在传统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由于阐释者对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和人类自身生产 理论认识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唯物史观其他原理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如,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首先,是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 义最基本的范畴,它包括十分丰富的含义。但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由于对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和人类自身生产理论的忽略,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范畴实质上成为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同义语。在我国通用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社会存在的 含义是这样界定的:“社会存在是指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高级 运动形态。社会运动也如同其他物质运动形态一样,有它特定的物质承担者,这就是物 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因为只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离开生产,没有物质生活资料,人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9]其次 ,是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传统的理论教科书所概括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但是讲社会意识决不能仅限于“反映”。其理由主要有两个 方面:首先,从理论上看,社会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反映”, 而且还包括“生产”。社会意识从其结构上讲,它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 次。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是人们在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过程 中所形成的自发的倾向和信念,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社会意 识形式则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它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反映 外部事物的基础上,通过精神生产的主体——知识分子“内化”、“创造”、“生产” 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社 会意识形式的生产称为“特殊的生产”,并认为它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 其次,从现实中看,把社会意识的本质归结为反映,它不能解释和说明下列事实,即在 现实实践中,人们生活在同一条件下,研究同一对象,为什么有的人能创作出优秀的精 神产品,而另一些人则不能呢?因此,要正确地把握社会意识的本质,就不能只讲反映 ,不讲生产,否则,就会导致旧唯物主义的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
与此同时,由于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人类自身生产理论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 系中被淡化甚至被掩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一些原理,如社会生产实践理论、史前 社会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发展理论、认识论和真理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理论等,也被简单化、庸俗化了。
(四)马克思主义程度不同地被宣布“过时”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由于片面夸大物质生产,忽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 身的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 科学性、当代性。仅用物质生产来说明整个人类历史,既不能正确地解释人类史前史, 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 况、新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混乱。如法兰克 福学派认为,自从19世纪末期开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趋势:其一是 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强,确立了制度的稳定;其二是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科学 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这两种趋势的结合破坏了标志自由发展的资本主义的特征。 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日益减少消耗在劳动中的体力的数量和程度,“科学 技术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资本主义的危机形式已不再是经济危机,而 是合法性危机或文化危机;职业分层中白领工人日益增多,蓝领工人日益减少,传统意 义上的无产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统治的权力正由资本家转向技术专家,统治的方式从 经济剥削和人身摧残转向思想意识方面的奴役;科学技术已成为意识形态等。正因为如 此,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唯物史观的 基本原理得以建立的基础消失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因此需要加以批判地“重建”。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遭到的上述攻击和责难,诚然不乏有资 产阶级学者出于阶级的偏见而进行恶意的诋毁和歪曲,但实事求是地讲,也并非完全是 “一派胡言”。其中有不少是当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针对 传统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种种相对薄弱的环节展开的。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有些偏激 ,其理论观点从整体上我们并不赞成,但如果不是“贴标签式”地认定,而是认真地加 以批判性的研究和分析,它对于我们审视和反思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缺陷, 也并不是毫无价值的。但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基本上对之 采取了蔑视态度。
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化趋势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今天,重读和反思马克思的“普照 的光”的思想,对于我们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正确 地认识和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全面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研究马克思的“普照的光”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反思传统唯物史观理 论体系的缺陷,挖掘和整理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唯物史 观
传统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种观点长期以来被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视做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金科玉律 ”。然而,根据马克思的“普照的光”的思想,这种观点只具有真理的相对性。其根本 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二是它既不适用于人 类史前时期的原始社会,也不适用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三是仅仅把物质生产理解为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很难科学地解释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 类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二)研究马克思的“普照的光”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 本质特征,回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深入展开,当今人类社会从整体上已经告别了物质匮 乏的时代,即将进入或已进入一个与传统的工业社会不同的时代。它是继工业经济社会 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目前理论界习惯上把它称之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 从表面上来看突出了知识、人才的重要性,其实质是突出了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 在当今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研究马克思的“普照的光”的思想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调整及社 会发展平台的转换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应以精神生产为主导,大力发展知识 经济,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以便在世界高新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 面,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以 便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这是马克思的“普照的光”的思想给我 们当代人最大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