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降低阿司匹林抵抗的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4例,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再加用银杏叶制剂。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可有效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银杏叶制剂可有有效的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和阿司匹林半抵抗。因此采用阿司匹林合银杏叶制剂可以在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时,有效的降低阿司匹林抵抗,从而避免高剂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可在将来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银杏叶制剂;抵抗;观察
当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缺血性血管事件,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减少高危患者的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但是在规律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时,患者仍有可能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此次研究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4例,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4例,1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9例,占总人数的61.81%,女性患者55例,占总人数的38.19%,年龄39~75岁,平均(59.67±12.34)岁。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72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北京永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2448),服用14天,每天100mg;观察组患者再加用银杏叶制剂(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69)每次2粒,每天1次,服用14天。
1.3 观察指标
1.3.1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
采用枸橼酸钠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浓度为3.8%(1:9)溶液抗凝,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得富血小板浆,再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取贫血小板浆,用贫血小板浆调节富血小板浆,使用富血小板浆血小板数目在(250~350)×109/L。采用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这3中不同的诱导剂对血小板聚集进行试验对其进行测定,并将其不同诱导剂下血小板聚集率进行记录。
1.4 AR评价标准
用10μmol/L的 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用0.5g/mL的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阿司匹林抵抗符合阿司匹林抵抗条件之一即可。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二磷酸腺苷、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3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抵抗6例,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半抵抗9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半抵抗14例,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AR与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AR与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27.78%,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对于阿司匹林血小板抵抗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很透彻的研究,从目前研究来看,大致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①剂量不足。有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会对血栓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会产生差异;②环氧化酶。阿司匹林不可逆转地乙酰化S530位点,从而抑制环氧化酶-1的活性,减少了血小板的激活,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生成血栓素。如果形成环氧化酶-1旁路,就会导致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2的抑制作用弱于环氧化酶-1的抑制作用,环氧化酶-2稍有增加,阿司匹林则不能完全抑制血栓素生成;③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导致氨基酸的替换,从花生四烯酸转变成血栓素生成,或11-蛋白质水解度-血栓素的途中,任何的基因突变都有可能造成阿司匹林抵抗。
虽然阿司匹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但是阿司匹林是效益风险比和效益费用比最高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在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此次研究,采用阿司匹林合银杏叶制剂对一部分患者进行治疗,采用3种不同的诱导剂对血小板进行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而且血小板活化因子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也有明显的下降。
综上所述,银杏叶制剂可有效的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银杏叶制剂可有有效的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和阿司匹林半抵抗。因此采用阿司匹林合银杏叶制剂可以在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时,有效的降低阿司匹林抵抗,从而避免高剂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可在将来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华俊,黄惠萍,徐浩锋等.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降低阿司匹林抵抗50例[J].医药导报,2011,30(5):614-615.
[2]刘泉坤,王庄,谢均等.银杏叶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对照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5):320-322.
[3]陆庆.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R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02(22):28-29.
论文作者:张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阿司匹林论文; 血小板论文; 患者论文; 银杏叶论文; 制剂论文; 两组论文; 血栓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