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论文,支柱产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第一大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江西建成食品工业大省,形成江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之后,已在江西上上下下形成共识。在当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形成江西食品工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已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现就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支柱产业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把食品工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和发展。“六五”期间提出“把食品工业作为振兴江西经济的突破口”,“七五”期间提出“把江西建成全国动物蛋白基地”,“八五”期间提出“把食品工业作为工业的第一大产业来建设”。在政府的促导、支持下,江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表现为:
(1)食品工业产值快速增长。1980年江西食品工业实现产值只有12.86亿元(70年不变价),但是到了1995年实现产值77亿元(90年不变价);1996年实现产值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997年则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产值达到1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2)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加快,食品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食品工业企业加强了产学研协作,加快了先进技术、实用技术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真空冻干技术、膨化挤压技术、微波杀菌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膜渗透技术、超微技术、软罐生产技术等在食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1981~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食品工业(全民、集体)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共计投入33.58亿元,年均增长18.10%,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明显改善,食品工业各类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扩大。目前食品工业主要产品加工能力为:机制糖24万吨、啤酒40万吨、白酒25万吨、大米1000万吨、面粉60万吨、食用油40万吨、罐头6万吨、精制茶45万吨、饮料16万吨、粉末油脂1万吨。
(3)一批名牌产品形成市场竞争优势。随着江西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产品迅速成长,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英雄牌奶粉”1996年在《人民日报》公布的全国市场调查排列前10个国产品牌中,在市场占有率、受欢迎程度和知名度三个方面均居奶粉类品牌的第二位;“宁红保健茶”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二位。另外,“景德板鸡”、“苦瓜酒”、“粉末油脂”等产品,都有较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显示了江西食品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潜力。
2.食品工业在江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食品工业是全省工业的重要支柱。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7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1.5%,在全省主要工业行业中,仅次于冶金行业而居第2位。1995年全省食品工业资产总额居全省主要工业行业第5位。1996年税利超千万元的企业23户,占全省工业超千万元利税企业的22.98%,其中超亿元的2户。
(2)增加了财政收入。1995年乡及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的16.6%,居全省主要工业行业的第二位。食品工业已成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1997年江西乳品厂年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宁红集团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这些食品工业骨干企业已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3)增加了就业岗位。1995年独立核算食品工业企业共有职工16.76万人,比1980年增加了11.64万人,年均增长7.98%,其中“六五”期间增加3.56万人,“七五”期间增加4.52万人,“八五”期间增加3.98万人。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劳动者就业创造了机会。
(4)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食品工业的原料来源于农产品,食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需求性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需求,通过需求的拉动,使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产品产量。如苦瓜酒生产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苦瓜种植业的发展,种植苦瓜平均每亩收入达6000元,种植户人均增收达500元以上;二是输入性带动。食品工业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于是食品工业企业便向农户输入资金、技术,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如景德板鸡生产采取“两头在内,喂养在外”的生产方式,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即由企业提供种苗、饲料、防疫、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千家万户养殖原料鸡供德宇集团进行板鸡加工。到目前为止,在集团公司登记注册的饲养专业户已达6000户,1993年为公司提供原料鸡的农户户均增收225元,1994年增收750元,1995年增收近1000元;三是回收性带动。食品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下脚料,这部分下脚料可以进行回收,作为饲料和肥料重新返回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带动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如粉末油脂在生产过程中,会留下相当数量的下脚料,这种下脚料是养猪、养鱼业的好饲料,深受当地农民欢迎,粉末油脂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高安县养猪、养鱼的发展。
3.江西食品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1)管理分散,难以形成发展食品工业的合力。目前,食品工业企业分属于农业、林业、农垦、乡镇企业、轻工、经委等行业管理,出现多头领导、分散管理、行业交叉等不合理现象,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行业管理机制,导致投资分散、盲目布点、重复建设、低水平重复。例如在以九江市为中心、半径不到50公里的地域内,有4家啤酒厂就分属于轻工、农垦、商业、水产等不同行业管理,它们都未形成经济规模,并在狭小的市场空间进行压价竞争。
(2)工农业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工农业生产的良性互动。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可以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但江西省的食品工业发展与农业的发展缺乏紧密的衔接,一方面,食品工业有生产能力,而农产品资源却供应不足,如按现有食品工业设备的能力,江西省的糖料只能满足生产能力的45%,烟叶只能满足70%,奶源只能满足60%;另一方面农产品资源充足,食品工业却无生产能力,如江西省大米库存达240亿斤,但白酒的加工能力只有25万吨,啤酒40万吨,1995年江西白酒产量15.26万吨,啤酒产量34.24万吨,而山东省1995年白酒的产量却达到126万吨,啤酒产量200万吨。
(3)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放应和竞争优势。江西食品工业从总体上来说,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名牌产品少。如1996年食品工业产值94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业产值为57.5亿元,烟草加工业为10.6亿元,这两项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72.4%。而食品制造业为9.6亿元,饮料制造业为16.4亿元,这两项仅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7.6%,这说明江西省的食品工业仍以原料粗加工和嗜好性食品为主,食品工业产值只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8.3%,而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3倍。同时,小型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
(4)市场营销乏力,企业难以成长、壮大。江西省食品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重生产、重技术设备引进,而忽视市场调查,忽视市场营销,企业难以“做大”,有的很快萎缩直至退出市场。如1986年江西省上饶肉联厂与河南漯河肉联厂在同一年从同一厂商购进火腿肠加工设备,时至今日河南漯河肉联厂的火腿肠加工能力已达20万吨,“双汇牌”火腿肠已畅销全国,而上饶肉联厂的设备却静静地躺了11年。再如江西省进口3条柑桔汁生产线也长期闲置。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一个产品通常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落期五个时期,我省的食品工业产品在导入期往往能紧跟市场需求,如火腿肠、方便面设备的引进在全国都属动作早、动作快的,但在产品进入成长期阶段,却不能很好地开拓市场,而这一阶段同时起步的外省企业却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形成竞争优势,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同时,其它外省企业及时跟进,江西省企业产品便逐步丧失竞争力,产品向成长期、成熟期迈进步履艰难,最终在成长期就过早地退出了市场。
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的基本依据
1.选择支柱产业的基本标准
根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可持续高增长。即支柱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在工业经济增长中居于重要地位。
(2)高技术含量。即支柱产业符合技术进步方向,能够吸纳高新技术,使产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3)高产业关联度。即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前向、后向、侧向关联,能够影响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4)高经济效益。即支柱产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
2.食品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基本依据
根据世界工业化国家进程和我国工业的实践经验,在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工业化初、中期,食品工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食品工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食品工业是永恒的产业,在工业化时期,随着人均国民收入增加,食品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消费结构的提升,引发食品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将逐步提升,对原料、半成品性质的食品需求下降,而对不需任何加工就可以直接消费的工业食品需求上升,由此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工业食品产值占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80%~90%。我国的台湾省在80年代经济年均增长8.3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至7500美元,这一期间台湾食品工业也快速发展,199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已达5363亿元新台币(约合196亿美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4111亿元的1.3倍,占制造业总产值的8.8%,仅次于电力、电子器材工业和化学材料工业而居第3位,食品工业是台湾省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工业食品的发展,食品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将占据重要地位。1951~1970年是日本走向重化工业时期,这一时期,食品制造业在日本的制造业中占据突出重要位置。1951年食品制造业产值在制造业中占15.68%,列纤维制品制造业、钢铁制品制造业之后,居第3倍;1955年占19.04%,列纤维制品制造业之后,居第2位;1960年占18.85%,居第1位;1965年占16.91%,仍居第1位;1970年占12.34%,列钢铁制品制造业之后,居第2位。就世界范围看,在整个民办工业中,1985年食品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总额的11%,1990年占11.1%,1991年占11%。食品工业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消费规模扩大,引发食品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恩格尔系数将会下降,但消费者食品消费支出的总额却仍将会不断增加。如美国消费者用于食品消费的总支出1980年为2640亿美元,1991年则增至4920亿美元,增长86%。另外,从我国1981~1995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看,1981年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人均食品支出为258.84元,1995年恩格尔系数下降为50%,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却上升为1766.02元。1976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7%,人均食品消费支出78.59元,1995年恩格尔系数下降为59%,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则上升为1310.36元。巨大的食品市场需求,为食品工业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镇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城镇集中,非农人口增加,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食品消费也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部分农村消费城镇化。随着城镇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工业食品的需要也将随之增长,从而拉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消费选择性增强,引发食品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便需要得到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消费的选择性增强,消费需求将出现多元化趋势,形成营养保健型、享受娱乐型、文化情感型、自我实现型等多样性的消费结构,食品消费讲究卫生、营养、保健,这就要求不断开发食品的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全球食品市场上每年出现的新型食品大约25000种,美国食品工业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加快保健食品的开发,至1993年已有近4000个品种面世。
(2)食品工业产业关联度高。1)食品工业与农业关联度高。食品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而进行加工生产的产业,食品工业与农业紧密相联,没有农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食品工业就会失去发展的基础,而没有食品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则会失去发展动力。食品工业的高度发展,可以使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江西景德板鸡、苦瓜酒生产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就是例证。2)食品工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高。食品工业的高度发展,可以带动仓储业、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的发展。1991年美国食品制造业拥有雇员约170万人,而运输雇员达200万人,批发70万人,零售200万人,餐饮业500万人,食品制造业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3)食品工业与其它工业行业关联度高。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包装工业、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机械电子工业、饲料工业密切相关,食品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包装工业、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机械电子工业、饲料工业的发展。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包装工业、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也随之发展。1992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为637.4亿元,1993年为796亿元,1994年为978.2亿元。据有关部门1995年统计,全国约有食品和包装机械企业近4000家,产值约200亿元。根据中国轻工机械协会内部统计,轻工总会系统1995年共有食品包装机械企业114个,工业总产值28.9亿元,1990年增加了353%,年平均增长35.1%。
3.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食品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学科门类。食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食品科学技术是一项包揽众多学科领域的系统性学科,其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与渗透。可以说,现代食品工业集成了各个学科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的食品生产中,90%以上的产品都是采用高技术手段完成的。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建立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基因技术可以制得具有淀粉酶活性的酵母菌株,使饮料酒生产工艺发生突破性改变;细胞固定化技术可以在酒精等发酵行业使用;利用酶工程技术可以生产糊精、麦牙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利用发酵新工艺,可用淀粉为原料生产出一种食用油。材料技术正在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变革;信息微电子技术已开始成为食品工业从原料加工到生产包装各环节的核心;机电一体化为食品工业创造了许多新型设备和生产线,提供了食品规模化生产的必备条件;精细化工合成众多新型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感官设计更加得心应手;各种现代分离提取技术如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等使食品结构化重组工程得以实现。总之,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使食品工业在高新技术时代获得新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动力。
4.食品工业可以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由于食品工业具有永不衰竭的巨大市场需求,再加上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新产品附加值,从而使食品工业能够大规模生产,获取较高经济效益。1996年世界最有价值的企业品牌前10名中就有5个是食品工业企业(第1位是万宝路;第二位是可口可乐;第7、8、9位分别是凯洛格、百威、雀巢咖啡),另外一个是与食品工业相关的餐饮业(麦当劳,居第3位)。1995年万宝路(香烟)销售额达117.32亿美元,营业利润达48.24亿美元。可口可乐(饮料)、凯洛格(副食)、百威(啤酒)、雀巢咖啡(咖啡)的销售额、营业利润额则分别为119.27亿美元、37.05亿美元;58.13亿美元、10.55亿美元;67.54亿美元、12.71亿美元;57.90亿美元、9.57亿美元。以上数据说明食品工业可带来高额利润。我国的一些食品工业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河南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24.6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1995年河南莲花味精企业集团销售收入15.27亿元,实现利润0.95亿元;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销售收入16.75亿元,利税总额5.72亿元;江苏维维集团销售收入8.89亿元,实现利税2.34亿元;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收入24.22亿元,实现利税7.36亿元;杭州娃哈哈集团销售收入8.79亿元,营业利润1.18亿元;珠海华丰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1.68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可以说,食品工业是一个可以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
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决定条件
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大支柱产业并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得出的结论,而是由江西省情和食品工业的市场需求决定的。
1.由江西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所决定
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通常都经历了从轻纺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转换。1996年江西轻重工业结构的比例为44.5∶55.4,江西省重工业比例高,并不是由于轻纺工业充分发展,国民收入增加而自然转换形成的,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政府的强力支持和推动所形成的,重化工业脱离轻纺工业的发展基础而超前发展。目前我省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1996年江西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755元,折算成美元为452美元(按1∶8.3折算)。根据钱纳里等人关于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人均国民收入140~280美元为经济增长第一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280~2100美元为进入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即工业化阶段。其中,人均280~560美元为工业化第一时期,人均560~1120美元为工业化第二时期,人均1120~2100美元为工业化第三时期;人均2100~5040元为经济增长第三阶段,即发达经济阶段。从人均国民收入看,江西现处于工业化阶段的第一时期,即处于工业化初期成长阶段。
——第二产业在GDP构成中比重较低。1996年在江西的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占29%,第二产业占38%,第三产业占31.9%。而1986年在全国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占21%,第二产业占47%,第三产业占32%。江西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劳动者从业人数偏多。1996年江西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第一产业占49.8%,第二产业占25.6%,第三产业占24.6%。
由于江西处于工业化初期成长阶段,这就决定了江西客观上存在着资金和技术两大缺口,因此选择江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必须从江西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江西资金和技术两大缺口的存在,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西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培育和发展过程,在“九五”乃至“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将难以承担江西第一支柱产业的重任。冶金工业也属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江西是内陆欠发达省份,冶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资金、技术、能源、资源、运输等多重约束,同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优势企业的集中度正在提高,冶金工业要继续成为江西第一支柱产业已难以为继。食品工业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江西食品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加之目前国内食品工业企业技术差距不大,且都处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扩张阶段,企业集中度低。因此,集中必要的资金、技术,进一步加快江西食品工业的发展,就可以使江西食品工业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食品工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使江西食品在全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以加快江西资本积累推动江西工业化升级。
2.由江西的农业优势所决定
江西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省政府组织实施了山江湖工程、果业工程、鹅鸭工程、蚕桑工程,发展大水面养殖,全省已有上百个粮、棉、油、菜、果、畜牧、水产商品基地,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目前,江西大米出口量居全国前列,生猪外销仅次于四川、湖南居第三位,食油自给有余,水果产量大幅度翻番,牛蛙、甲鱼、鳗鱼、鹧鸪等特种养殖也在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江西农产品大多没有经过加工而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农业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差。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就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江西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江西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食品工业大省。
3.由市场需求所决定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业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食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至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将更加富裕。根据全国食品工业协会对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预测,食品工业总产值2000年将达到7000~7600亿元,与1995年相比,每年平均递增10%~12%(1995年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4300亿元);2010年达到16600~21600亿元,每年平均递增9%~11%。如果2000年江西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则可达到210~228亿元,如果2010年的比重达到6%,则可达到996~1296亿元。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江西扩大食品工业生产规模,形成第一支柱产业提供了条件。 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支柱产业的对策
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支柱产业是符合江西省情的战略决策,也是发展江西工业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将食品工业培育为江西第一支柱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一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食品工业超常规发展。
1.立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食品工业
现代食品工业已不再是一般的农产品加工,而已成为一种制造业,更多具有现代工业的特征,在农业——工业化这个大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江西的食品工业,必须坚持高起点,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使江西食品工业能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迅速发展。
(1)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产品。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联,是推进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动力。江西的景德镇板鸡、得雨活茶、宁红减肥茶,以及正在发展的SOD系列产品,都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名牌产品。因此,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发展江西食品工业的战略选择。只有加快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江西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才能加快开辟新资源、开发新产品,才能增加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使新产品在市场上迅速扩张。江西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要选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农产品质量,延长农产品保质期,开发新资源、新产品,增加食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江西的食品工业建立在现代生物技术基础之上。
(2)实行官、产、学相结合,加快食品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食品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加快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技术需求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企业与科研机构“两张皮”的状况还未彻底改变,因此,必须实行官、产、学相结合,加快食品科研成果的转化。
——充分发挥政府的促导作用,引导和加快食品科研成果的转化。政府要制定促进食品科研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增加科技投入,设立食品研究与开发基金,专项用于我省食品工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对专门从事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要在评定职称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主动面向企业、走进企业推广应用最新科研成果。
——在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在大中型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办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对新技术的跟踪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努力达到按销售收入总额的3%提取研究开发经费,专门用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接受和技术开发能力。同时,食品工业企业还要加强同省外、国外食品研究和开发机构的技术协作,可采取与省外、国外研究和开发机构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委托课题研究、定期技术咨询、提供技术信息等方式开展技术协作,使最新的食品科研成果能在企业得到应用。
——进一步加强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和中德联合研究院的建设。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和中德联合研究院集中了江西省高层次的食品研究专家,并配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多年来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和中德联合研究院在食品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为发展我省的食品工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和中德联合研究院的建设。省政府要加大对其科研经费和科研设备的投入,确定和建设中试基地,使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和中德联合研究院成为江西食品研究开发中心、食品技术转让中心、食品技术服务中心,成为江西食品工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2)加强食品科技人才的培养。食品市场的产品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加快江西食品工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食品科技人才队伍。人才是决定江西食品工业兴衰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目前江西省食品科技人才队伍状况不尽合理,一方面是科技人才总量少,另一方面是科技人才使用不合理。南昌大学1986年以来培养食品专业本、专科学生近1000余人,但真正在省内食品行业从事科技工作的不到30%。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食品科技人才的培养,把食品专业作为南昌大学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争取设置更多的硕士点,并力争设置博士点,争取为江西食品工业发展输送更多、更高层次的食品科技人才。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鼓励食品科技人才进入食品工业企业和食品科研机构,努力为食品科技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加快食品科研成果在食品工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优化食品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建立食品工业多元投资体系
资金短缺是制约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广辟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采取多种形式,优化食品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建立食品工业多元投资体系。
——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通过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目前,江西乳品厂、创业集团、宁红集团、德宇集团等具有名牌产品优势,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上市发行股票,使企业集团能够加快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对现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对产品有市场,并有一定经济、技术基础的食品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吸收法人和个人参股,使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食品工业企业。
——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外资独资或合资创办食品工业企业。
——鼓励企业或个人投资发展食品工业。
3.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名牌产品
我国的商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为买方市场条件下,要加快江西食品工业发展,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要通过发展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去挤占市场、抢占市场、创造市场。江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农产品资源,这是江西发展食品工业的优势所在,我们一定要突出这一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使江西的绿色食品在全国叫响。同时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多样化食品,如SOD酒、麦饭石酒、神茶、白莲系列产品等,以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高质量的食品需求。京九铁路贯通为江西食品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京九铁路贯通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旅游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使江西的名优食品走向全国。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市场的竞争,使江西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在国际食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4.立足现有农业优势,扩大食品工业生产能力,提高工农业关联度
江西通过实施山江湖工程、果业工程、菜蓝子工程、大水面养殖等农业开发工程,已初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是我省发展食品工业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农业资源和农业优势,加快用现代高新技术对现有食品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能力,使食品工业加工能力与农产品生产能力相适应。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我省食品工业现有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使农产品生产规模与食品工业加工能力相适应,切实提高工农业关联度,使工业和农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并在更高层次上良性互动。
5.进一步放宽政策,为发展食品工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江西食品工业的成长期,应采取一些特殊政策予以扶持,充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推动食品工业超常规发展。
——对发展食品工业实行必要的财政补贴。省政府应建立食品工业发展基金,对达到适度规模、产品有市场的食品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鼓励食品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
——对食品工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新办的食品工业企业给予三年25%增值税和所得税返还。经国家或省级认定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项目,在其投产后,可在3年内实行所得税返还。
——对食品工业企业实行信贷倾斜和优惠。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食品工业投资渠道增多,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银行信贷仍然是江西食品工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要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对食品工业实行信贷倾斜,并积极争取农业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6.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工业管理体制
要改变江西省食品工业多头领导、分散管理的状况,必须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工业管理体制。我们建议成立江西食品工业促进委员会,由省长或一名副省长任主任,由经贸委、计委、科委、农业厅、林业厅、乡镇企业局、农垦总公司等部门的领导参加,负责对全省食品工业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合作,形成发展食品工业的合力。将省经贸委的食品工业协会改为食品工业局,赋予政府管理职能,具体负责全省食品工业的综合管理,强化食品工业局的调控能力,彻底改变江西省食品工业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的状况,使江西食品工业在技术、质量、规模等方面都跃上一个新台阶。WW刘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