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产生的制约及改善措施论文_董文科

试析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产生的制约及改善措施论文_董文科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 151801

摘要:林业生产的首要前提是造林过程。在林业管理的全过程中,造林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内容。然而,部分地区的绿化带并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原因在于没有人管理绿化带,或者绿化带上长出了很多杂草。因此,应该从事林业的人员应该重视对造林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深入分析阻碍其发展的原因,并且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针对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产生的制约及改善措施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工程;质量;制约;改善

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的进步对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在逐渐严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全社会都在呼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人们不仅应该注重社会主义的建设,还应该重视造林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林业生产的前提环节是进行造林工程,在林业管理的全过程中,造林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产生的制约及改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当前造林工程的现状

1、保存率、成活率低

与我国对于林业的整体要求来看,现阶段林业的存活率还远远的低于预期值而且季节性的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年份的成活率比较高,有的年份比较低,但是整体水平明显不足;有的地区的成活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保存率仅在30%左右。

2、林种、树种的结构不合理

对于树种林种的安排不合理,有的地质比较贫瘩的地区却种植了经济性树种,对于土质较好的地区,却选择了低价树种,这不但制约了土地的生产力,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

3、质量不佳,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差

有的地区对于绿化的速度以及面积进行盲目的追求,从而进行苗木选择的过程中选择了质量较低的纯林业这就导致了该区域林木的生产量不高,经济产出不高,生物物种多样化的水平比较低,从而导致了形成的生态系统也比较脆弱,容易感染病虫害,而且虫害一旦爆发就很难得到控制,损失惨重这种单一性的林业设计,不利于病虫害的天敌的存活,进而产生的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生态效益也就较低。林木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因此其产生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效益也是长期的,提高造林的质量对于提高各方面的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产生的制约原因

1、缺乏合理的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

部分地区在绿化方面只能参考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但是没有深入分析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出可靠的、合理的方案。所以,就开始了盲目的绿化工作。或者部分地区已经制定出了方案,但是施工人员为了简化工程,单纯的根据个人喜好、主管推断,或者直接选用当前的林木进行种植,没有充分考虑到造林的具体情况等。或者部分地区把指数造林当做政府下达的临时任务,还没有认识到植树造林的意义与创造的效益。因此,施工人员忽视造林工程的质量与效益,只重视范围的大小,因此工作具有被动性与盲目性。

2、技术水平较低,种植缺乏专业性

在一些先进的地区,技术能够有效的推动林业产业规划工作。但是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具备的技术水平也不高。因此,无法保证土地的平整度,也不能有效的改善先前的土质,因此无法实现蓄水保质的目标。其中,选用的苗木具有较低的品质,存活率偏低。在土质特别的地区,相关人员没有良好的处理抗旱与抗涝,也没有进行土壤的夯实。培土工作也不够完善。这导致苗木的根部无法和土壤良好的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管理不到位

管理的机制不到位,没有将利益和责任进行有机的融合,建立起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对于质量的把关不严格,对于造林的各个环节的把关都不严格,从苗木的选材开始就不进行监督,许多政府仅仅是对群众进行发动,但是对于执行的质量却不做要求,也不进行严格的验收,只要施工完成即可;没有进行栽后的管理,很多人员认为只要将树种上,自己的职责就履行好了,对于苗木后期的管理无人问津,没有一个良好的权责管理机制。

4、林木栽植存在不足

很多林业造林工程的造林密度制约没有实行规范化的管控措施,对于林木的初植密度没能合理制约,而且一直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大密度的初植林木,以便林木能够较快速度的郁闭成林,但是这样一来严重的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林木的质量。而且,由于在林业造林工程开展之前没有按照季节或其他客观因素来进行预整地,或造林同整地工作同时开展,这样就丧失了整地的效果,不仅如此,如果整地方式没有结合地区的地理环境,不科学的整地也会影响到林木的质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浪费情况。

三、改善我国造林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1、合理的制定造林工程方案,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设计人员在规划造林工程时,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维护农田与各类生物,以及农民的效益等不同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充分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以及温度等,从不同方面出发,制定可靠的计划。在完成方案的规划后,还应该加强对造林工程质量的监督,避免发生方案与工作情况相偏离的情况。

2、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造林机制

对于植树造林机制的制定既要有一个总的方针政策,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否则很容易出现过于追求面积而忽视质量的情况。同时要将权利、职责和义务有机的统一,切实的实行“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让广大群众在造林的同时得到切实的利益,提高群众的积极性。

3、完善造林技术,严格监督质量

由于各地区经济的差异,导致造林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先进的地区应当主动的传授经验和技术,支持落后地区造林业的发展。同时对于苗木的质量,施工人员施工的情况以及种植后的管理工作质量都要进行监督,并且严把质量关。

4、立地制约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林业现代化的进程,一种新的“社区林业”观念逐渐兴起。这种观念强调让群众自主的参与到林业造林工程中来,群众不仅仅是造林工程的开发者,也是受益者。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林业造林工程的主体将会集思广益,从而在规划、决策、设计等考虑得更长远和科学。立地制约是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的采取育林措施,合理按规划造林工程、科学安排造林速度等相关设计,切实可靠的开展造林工程。立地制约将当地群众摆在了造林工程的主体位置上。这对于林业造林的科学合理性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众多的发展国家中,我国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推进,我国也开始重视绿化工作,积极的鼓励植树造林。但是当前的造林工程中,依然还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导致造林质量较低,有时还会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因此,我国必须重视提高造林工程的质量,以此保证我国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造林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减轻经济进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清国.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14) .

[2] 姚来发.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 广东科技. 2012(03) .

论文作者:董文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试析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产生的制约及改善措施论文_董文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