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产业的发展、竞争力及政策建议_有色金属产业论文

我国重点产业的发展、竞争力及政策建议_有色金属产业论文

我国重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状况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竞争力论文,状况论文,重点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10)10-0072-10

一、重点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自新世纪开始至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近十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科技不断进步,相关政策积极支持,相对丰富的要素大规模投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进一步向我国加快转移。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重点产业近些年呈高速发展态势。2003-2008年,石化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20%,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7.7%,船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56%;2001-2007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2000-2008年,汽车销售年均增速达21%;2001-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约30%,2008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2001-2008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2002-2008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6.4%。

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实现钢50092万吨、乙烯1025万吨、纤维加工量约3500万吨、铜材748万吨、铝材1427万吨、汽车935万辆、彩色电视机9033万台、电冰箱4757万台、房间空调器8231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1.37亿台、手机5.6亿部,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吨。全球近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我国生产。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短期增长冲击很大,但在国内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多数重点产业一年多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应对危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缓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短期困难,着力保障产业持续增长后劲,努力解决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性问题。总体看,有关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应,2009年多数重点产业保持了较高速增长,但仍有部分重点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同比下降较大。

石油和化学工业,2009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5.9%;石油天然气行业增长4.8%;炼油行业增长5.2%。

钢铁工业,2009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粗钢产量达到56803万吨,同比增长12.9%。

汽车工业,2009年生产和销售汽车分别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

轻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7614.5亿元,同比增长13.5%。

船舶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5亿元,同比增长28.7%。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

纺织工业,2009年53110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0%。

装备制造工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达到10.75万亿元和10.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7%、16.11%。

有色工业,2009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2681万吨,同比增长5.8%。

电子信息产业,2009年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但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信息产业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同比增长0.1%。

(三)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布局、所有制结构有较大改善

1.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内在素质有所改善

多数重点产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道路。伴随着产业高增长,重点产业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壮大研发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出逐年增加,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有所增强。

石油化学工业拥有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大型骨干生产装置、大型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装置。2007年,全行业共有R&D人员11万多人,投入R&D经费超过256亿元。创新产出逐年有所提高。新产品实现价值占全行业总产值从不到4%上升到2009年的近6%。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工艺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创新战略下,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自1985年以来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0%,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计算机等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度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合计研发经费超过4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所获专利总数超过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4以上。骨干企业日益成为标准战略实施的主体,在TD-SCDMA、WAPI、AVS、闪联等重大标准制定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装备制造工业自主知识产权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有能力自主制造钻深6000m陆上、海上系列钻机及相应的采集运设备,还有9000m、12000m全数字化交流变频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我国是其中之一。

船舶工业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以自主开发为主的产品科研发展方针,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设计或与国外联合设计的方式,迅速提升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开发力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船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汽车工业近些年研发投入不断增长,逐步从过去向国外购买、引进技术的单一途径转变为自主开发、引进吸收、购买国外成熟产权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得到较快发展。

纺织工业近些年连续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新型纤维、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加工技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印染业和面料业创造、供应链集成开发和管理、行业质量检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均得到较大提高。

轻工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成套装备,加以消化吸收,在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具备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工业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成功研究开发了一大批行业共性、关键性的技术并用于生产。自主研发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预焙槽技术、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技术、闪速炼铝和熔融铅渣直接还原技术;自主研发并制造的世界首台万吨级油压双驱动铝材挤压机,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铝型材,实现了车体材料全部国产化。大型浮选设备、电解铝多功能天车机组、氧化铝的隔膜泵等重大关键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了重点产业内在素质的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出现了一些国际知名自主品牌,部分产品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重点产业发展对全球产业链和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2.产业布局合理度有所改善,东中西地区初步形成各自优势

产业发展逐步打破行政体制的约束,按照内在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布局,东、中、西部的布局合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地区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近些年,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是钢铁、化工、船舶、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产业向沿海和沿江地区聚集;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加快。

全国形成了大量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形成了以9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达到80%;培育形成了150多个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突出的轻工产业集群,年产值约12000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左右,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形成了众多相对集中、产品特色明显的纺织集群,尤其是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聚集了全国3/4的纺织企业、近80%的销售产值;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形成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六大汽车主产区等。

重点产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分布。例如,东部地区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领域有绝对优势,在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较大优势,在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方面有优势;中部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有一定优势;西部地区在烟草加工业有比较优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一定优势;东北地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有一定优势。

3.多元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重点产业原先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转变成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企业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轻工业是市场化最早的领域,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家电、皮革、五金、家具、陶瓷、羽绒、制笔等领域已经成为主导力量;钢铁工业中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民企的钢铁产量从21世纪初占全国钢铁产量的10%提高到2008年的41%;汽车产业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变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共存的状态;石油和化工领域,国有控股企业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力,2008年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5.6%,销售产值占到全行业的56.0%;船舶工业,2008年列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1242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6个,集体企业83个,外商及港澳台控股企业142个,民营企业800个以上。有色金属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控股占43.9%,集体控股占8.4%,私人控股占37%,港澳台占5.6%,外资占5.1%。市场主体所有制的多元化,使得重点产业的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产业运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四)重点产业贸易规模迅速增长,贸易结构升级明显

重点产业的高速增长推动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例如,纺织品服装出口从1978年2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756亿美元,相当于增长了73.17倍。同时,重点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带动了贸易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产业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不同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差别较大

重点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展,带来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因在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人力资源、技术积累、盈利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环境、国内外资源获取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重点产业竞争力表现出较大差别。具体地看:

(一)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国内充裕的低价格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化程度提高、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传统产业转移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8年纺织工业贸易顺差达1709.78亿美元。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生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1-11月,在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中国产品的占比为40.22%,较2008年同期上升了5.10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高于越南、印度等竞争对手国;在日本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1-11月中国产品的占比为78.45%,较2008年同期亦上升了1.77个百分点。⑥特别是,纺织工业形成了产业链体系。它使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纺纱、织造、非织造、针织、染整到服装、家纺、产业用品、配套产品等上下游相互配套,纤维、纤维制品生产与纺织机械制造协调发展。它具备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体产业优势。

我国轻工业2008年出口值为3092.29亿美元,贸易顺差2292.38亿美元。产品在世界贸易量中已占有相当比重,如小家电占到80%,空调器、微波炉、羽绒服占70%,自行车占65%,日用陶瓷占60%,电冰箱、鞋占50%,洗衣机占45%。

我国钢铁工业近些年发展迅速。2008年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8%,长期靠进口钢材弥补供给缺口的状况彻底改变。自2005年起基本实现钢铁产品进出口平衡。2006年起变成钢铁净出口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净出口国。2008年净出口折钢4749万吨。

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且差距在逐年缩小。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全面超过日本,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我国已能设计各类国际先进水平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有的已成为国际品牌。

(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模世界第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相对完善的生产体系。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已显著提高。但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和外围的地位,在产业创新、产业组织和产业环境方面与美、欧、日等国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装备制造工业2006年历史性地从长期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某些重大成套装备如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矿山、石化通用、环保装备等实现了部分国产化替代,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

我国在有色金属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总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内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对境外优势矿产资源的控制能力方面有所增强,在境外控制了一部分权益资源。

我国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近些年规模迅速扩大,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紧缺,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相对较高,工艺技术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缺乏,实用高效的炼化一体化相关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从进出口额的比较来看,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口总额大于出口(原油进口占一定比例),而且近年来,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我国汽车工业近些年生产能力发展迅速,2009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一产销大国。国内市场中,商用车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中低端乘用车市场有一定竞争力。汽车工业出口规模小,占国际出口市场份额低,但近几年出口量呈快速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汽车产业初步具备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具有潜在的国际竞争力。

(三)部分高端制造和农产品领域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部分高端制造领域,如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核心石油化工制造装备、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等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已经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也存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纺织行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钢铁生产装备中烧结、炼铁和炼钢环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制浆造纸、乳制品、饮料、肉制品等轻工行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国外引进,95%的变频空调压缩机、LED的关键部件芯片、高档手表机芯等依赖进口。部分重要农产品(如大豆、食用植物油、细羊毛、天然橡胶等)自给率低。

三、重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要看到,重点产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正变得突出,亟待解决。

(一)增长方式粗放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科技、低效益”的特征明显。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过大,平均劳动生产率较低。出口工业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低水平重复投资,落后产能严重过剩。例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资源环境制约力增大;轻工业依赖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大量投入,技术含量低,以加工贸易为主,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汽车产业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固定资产的投入,而靠技术进步带来增长的贡献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二)结构不合理

重点产业传统产能相对过剩与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出口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先进装备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产品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例如,石油化工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产品基本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大量依赖进口。目前,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存在加剧之势;装备制造工业的产品出口层次依然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盈利能力较弱;汽车工业领域中外合资企业在乘用车领域占主要地位,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占据了高端乘用车市场,而国内企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市场,且面临着中外合资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电子信息产业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大企业不强、小企业缺乏专精特新,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船舶工业,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比例相对较高,如高新技术船舶产品占手持订单的比例,实力最强的韩国是我国的3.1倍,日本是我国的1.7倍,差距非常明显。

(三)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与产业高速增长的总体态势相比,重点产业创新能力未能有显著提升,创新投入总体不足、研发人员比重过低、产学研脱节、缺乏创新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少,产品附加值低。例如,轻工产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轻工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23%;石油化工国内主要企业的研发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大大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汽车工业整车生产企业投入一般仅占年销售收入的1%-2%,而国外企业一般为5%-10%;国内500强零部件企业一年的研发费用总和不到博世公司一年研发投入的17%;国外大汽车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般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左右,我国则不到其一半;装备制造工业大部分产品在性能、工艺、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与世界高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自主创新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育仍然严重滞后;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比例不高,不少技术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原创性技术和产品较少,重大技术装备仍然过多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核心基础元器件和软件等关键环节受制于人。

(四)产业集中度不高

重点产业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缺乏,行业集中度很低,产业组织很不合理。例如,轻工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总体不高,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占有相当比重。2008年1-11月轻工产业中大型企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约为16%(其中,集中度比较高的家电行业为57%,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为36%,饮料制造为25%);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塑料制造业的集中度仅为11%、16%和6%;汽车工业CR3(前三名企业的总产量占行业产量的百分比)2008年为48.8%,而美国、日本和韩国10年前(1997年)的CR3分别为98.9%、63.1%、97.1%;钢铁工业前五大企业(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本、沙钢)2009年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

(五)对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石油化工有10余种原料出现严重短缺,我国成为目前国际化工市场主要的进口大国。原油进口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27.7%增加到2006年的43%,2008年达到50%。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硫磺进口国。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的严重不足。钢铁工业对外部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2008年以铁矿石进口量换算得到的生铁产量占当年生铁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0%;预计在今后若干年内,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的格局仍将继续,或会实际达到60%以上。有色金属原料大量依赖进口,2008年铜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73%,铝原料对外依存度为53%,进口矿产铅、锌原料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1%和32%,进口镍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达到78%。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棉花和化纤原料有相当比例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依存度已经高达近70%,受外部需求影响波动很大。

原材料进口依存度不断增长,已经成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部分产业产品出口依存度偏高,产业运行风险增大。

(六)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装备制造行业整机产品制造所需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配套不足。如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用高端轴承、液压件及控制元件,风力发电机用整机控制器、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变频器,数控机床用精密轴承、控制系统、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直线电机等等一直以来依靠进口解决;汽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未能同步发展,长期滞后于整车的发展,零部件生产过度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船舶工业的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低、关键设备及部件依赖进口,船用通讯、导航仪器仪表长期依赖进口;我国船用配套产品在建立全球维修服务方面进展缓慢,也严重制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相当艰巨

工业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差距则更大。例如,我国对工业废气中污染物的治理还停留在可见的粉尘上,而工业发达国家已涉及所有不可见的有害气体,除SO[,2]外,已扩展到挥发性有机物。

(八)部分领域外资控制程度较高,产业安全问题凸现

外资在重点产业中均有广泛分布,外资在我国市场的并购领域不断拓宽,外资并购正从一般消费品行业向装备制造业、原材料等重点产业拓展,并呈现独资化倾向。例如,外资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和出口。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将对重点产业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重大制约,对更有效地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四、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全球产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发达国家产业朝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通过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应对金融危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进入21世纪,新科学、新技术等在产业中不断运用,科技创新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明显改观。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呈现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和智能化趋势。先进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在发达国家持续提高,智能化正在成为引领各国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提出了“再平衡”、“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并加速其成长,使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发展战略制高点。

2.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层次提高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工业经济经历着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为了获取更低的要素成本和综合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将产业链中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劳动力,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环节向新兴制造基地转移,先后转移其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某些环节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将继续提高,规模会不断扩张。其中,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3.产业组织日益国际化、集团化

为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研发能力、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全球竞争战略,跨国企业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实现规模和市场网络的扩张,实施全球战略布局,形成了跨国界、跨行业的企业巨人。产业日益成为全球性产业,产业的国际集中度不断提高。

(二)重点产业未来发展既有难得的战略机遇,又有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我国也不例外。但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战略机遇

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也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阶段。工业化从中期向中后期过渡和转变,信息化对国民经济渗透与影响进一步加深,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化进一步展开,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为重点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10-20年是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国内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有一定基础的科研体系、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产业竞争力水平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产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2.资源环境约束和增长方式粗放对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我国产业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将持续扩大。然而,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呈持续攀升之势。特别是产业增长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特征明显,更使得产业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3.世界产业格局新一轮调整使产业升级更具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深刻的影响,一些传统优势国家的产业实力有所下降,一些新兴国家的产业正在崛起。世界产业格局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一些关键领域面临技术突破和结构升级,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面临着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和重组。这些对国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制高点带来重大机遇,也提出严峻挑战,提升产业竞争力更具紧迫性。同时,国际产业升级带来相关标准的升级,对产业发展带来更高的要求。

4.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成本压力

重点产业高增长的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国家严格环保执法,调整能源价格和资源税费,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重点产业低成本竞争力将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削弱,与此同时,以创新为支撑的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后发国家的低成本优势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挑战。例如,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这种优势日益受到印度、越南、巴基斯坦、泰国以及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东国家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石化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石化工业,使我国的石油化工市场受到的冲击加大。

5.产业面临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重点产业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将遇到更为激烈的竞争。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关税、技术和环保方面设置各种壁垒,发展中国家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增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我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和全球贸易摩擦的中心。国内生产矿产品、纺织品及金属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优势产业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摩擦的重点领域。

尤其要注意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传统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设置高额关税、实行进口配额制度等)会以新的形式(如设置技术壁垒、实施反倾销诉讼)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盛行。特别是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纷纷采取多种保护本国贸易的措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正从货物贸易的领域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这不仅直接影响了众多涉案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间接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五、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由小变大、从无到有的问题,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上更强调产业的规模增长,而对产业升级、竞争力提升和集约式发展等关注不够。当前,产业“重增长速度、轻结构效益,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素投入、轻资源环境”的特征比较明显。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是重点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既有加快产业发展的难得的战略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重点产业必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全球产业竞争更趋激烈、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等。

相应地,重点产业未来的发展更要着重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重提升,指导思想更应突出产业升级、竞争力提升和增长方式转变。具体为“实现六大转变”: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由技术跟随型向技术领先型、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产业发展以依靠大量要素投入为支撑向依靠知识、技术进步、人力资源提高和全方位创新为支撑转变;产业发展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以主要依靠内需、出口和投资共同拉动转变;产业发展从传统生产方式、产业集中度低向现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产业集中度高转变;产业发展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产业污染控制从重视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并重的全过程治理转变。

这就要求以加快重点产业升级及高技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融合,促进现代服务业与重点产业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提升产业集群水平,加快构建循环、低碳、绿色的经济体系,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层次,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推进优势企业国际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突破口

紧紧把握住新技术革命所催生的世界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主动应对高技术引领的国际产业竞争,加快推动重点产业朝着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绿色)要求和高技术化方向转型升级。

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进步为支撑”的原则,积极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一是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装备制造、汽车、船舶等行业,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提高生产技术、发展高精深尖加工工艺,提升装备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对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的开发以及成套集成技术的提升。

同时,依托重点产业的良好基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下一代信息技术(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绿色船舶、高端纺织、生物化工等,形成重点产业的高新技术群体优势,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二)做大做强一大批优势企业

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重点产业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跨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主动参与全球竞争、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骨干力量。推动优势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形成以重点产业、优势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着力改变重点产业长期居于价值链的低端以及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关键原材料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的状况,强化研究开发、营销、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围绕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产业、关键工艺、关键产品实施创新,在重大关键技术、战略性技术、前沿技术、下一代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产业共性高端技术供给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集聚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重点支持主业突出、机制良好、具有竞争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的优势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的优势企业。

运用各种手段增强优势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升产业高端共性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重点产业密切合作、联动发展

促进信息技术在重点产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重点产业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重点产业的密切合作,互动发展(如加强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以规模应用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抓住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和服务业国际转移加快的机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其更好地为重点产业提供生产性服务。

(五)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提升产业集群水平

进一步深化国内地区间分工合作,完善产业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发展。根据“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统筹兼顾、梯度发展、双向转移、鼓励创新、结构升级”的战略思路,推动重点产业的合理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有序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相应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条件和软硬件环境建设。

针对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产业集群水平。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统筹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企业、关联企业和相关保障要素集约建设,形成若干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产业集聚、资源设施共享、污染治理集中、废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集聚区。

(六)加快构建重点产业的循环、低碳和绿色的经济体系

构建从原材料采购、运输、存储、生产至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废弃物回收利用全过程的循环经济体系。

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

加强对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的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强化对污染预防全过程的控制,加强对各类废物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

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政府机构实行绿色采购、节能产品采购。

(七)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层次,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着力改变重点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环节和外围地位的状况,努力促使产业向“标准制定、研发设计、销售网络、自主品牌”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提升,提高产业对知识产权的掌控度。大力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升级,提升不同增值环节的竞争力。要从优化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积极推进各类产业构建以本土龙头企业为核心,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协作、良性互动的高效供应链体系,降低产业总体运行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八)推进优势企业国际化

紧紧把握住产业全球化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使重点产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资源配置。从全球供应链的视角,审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整合全球的资源、资本、人才和创新能力。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投资和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开展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合作或并购境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品牌,构建世界性的资源供应保障、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体系,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九)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加强要素的配置能力,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水平,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强化质量管理和节能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做好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企业人才,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和谐企业。

六、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政府采购作为未来引导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坚持以最终消费需求为导向,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使产业发展的动力从过分依靠出口导向转变为更多依赖内需拉动。应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完善消费手段。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支出预期,提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通过消费结构升级和成熟消费者培育引导产业升级的方向。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国家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有针对性地安排重大技术自主化依托工程。对国内企业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新产品、新设备,实行政府首购或订购。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政府建立重点产品认证制度和目录清单,设立重点创新产品采购担保基金。国内大工程、大项目以及政府预算资金必须优先采购国内创新产品。对于购买首台(套)自主创新装备或产品的单位或个人,按购买价格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导致损失的给予一定比例补偿。

(二)实施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贸易政策

优化出口结构,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深加工产品出口。严格执行劳动、安全、环境标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继续发挥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加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构建境外营销网络,增强自主营销能力。积极开拓非传统出口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改变现行出口税制体系,对重点产业中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深加工型产品以及成套设备出口,实施足额退税,并增加出口信贷。加强对重点产业的出口商品价格、质量、数量的动态监测,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促进体系和调控体系。

(三)充分发挥科技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在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中的推进作用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商品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构建和完善重点产业创新体系。建立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重点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重点产业的许多优势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有制定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成功先例或实力。支持优势企业加大技术标准和体系标准的研究,结合国情,制定自主的各项标准(国标及部标),以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内的地位,并以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带动产业的国际化。

(四)实施有利于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

财税政策对于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结构升级意义重大。应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引进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对高新技术改造重点产业、高技术产业化予以一定财政补贴。

结合国家税收改革方向,研究制定支持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结构升级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实施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环境税种类,适时开征碳税。

建立有助于实现产业竞争力提升、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各类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按照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则,构建合理的创新产品定价机制。

(五)加强重点产业安全预警,实施有区别的竞争政策

积极开展重点产业安全评估和产业竞争力持续评价。抓好重点产业竞争力和安全数据库建设,加强重点产业预警分析,及时发布竞争力报告和产业预警报告,定期发布产业安全动态信息。完善战略性产业的对外、对内投资的审批监管以及产业利益的维护。

根据不同重点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实施有区别的竞争政策。对于那些已经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实施更加开放的竞争性政策;对于有一定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在对外资进入有所管制的同时,促进国内产业间有效竞争;对于尚无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要高度重视其产业安全状况,予以一定的保护,实施渐进、有序的开放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国外公司对竞争力不强的战略性产业的进一步渗透和控制。此外,为提高重点产业集中度,可实施特定的反垄断豁免。

(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政府“越位”与“缺位”问题,建立有利于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监管机制

树立地方政府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考核要全面评价经济增长、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等。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

根据“统一、高效、透明”的原则,完善中央与地方的政府监管体系建设,放宽经济性管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特别要减少投资审批、项目核准,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强化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供应、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公平公正等方面的监管。严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快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快速处置以及产品追溯、召回和退市制度,严惩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建立规范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度。

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七)实施有利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人才和教育政策

人力资源是支撑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支撑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结构升级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加大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根据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要求,教育部门要适时调整国内学科设置及专业结构,在高等学府、职业院校设置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转化科技研究、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实训操作等各类平台。

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回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结合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科技重大专项,鼓励海外回国(来华)优秀人才按规定申请和承担政府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尤其是,全球华人科学家是我国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鼓励国内各类机构公开向海内外招聘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八)完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

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要从法律法规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形成一种全方位、系统化的产业、财政、金融、土地、环保、质检、工商、价格、贸易、地方政府考核等政策体系以及能够发挥出最大政策效能的实施和协调机制。

综合运用政治和外交等多种手段,为重点产业的发展形成有利的国际环境。善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建立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际间磋商机制。协调国内企业与国外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重要原材料进口定价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多层面交流与合作,建立检测、认证结果的互认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国际同行间贸易谈判和协调、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从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继出台、政府大幅度增加支出、家电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调整部分进出口产品关税和出口退税率、促进边贸发展等一系列经济性政策,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稳定劳动关系等社会性政策,国家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稳定、稳定外贸从而最终减缓经济的急剧波动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②冯飞主编,《迈向工业大国》,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③“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二”,http://www.gov.cn,2009.

④本文构建了一个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即产业组织、产业环境、产业创新和产业国际市场份额等;16个二级指标,主要包括配套体系、国内需求、产业地位、政府行为、安全环保节能政策、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劳动生产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占员工的比重、自主品牌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主要内资企业专利获授权数量、国际市场份额、海外生产能力比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各重点产业结合各行业特点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指标设计上有所增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得出综合评判的结论。

⑤根据美国纺织服装办公室(OTEXA)数据。

标签:;  ;  ;  ;  

我国重点产业的发展、竞争力及政策建议_有色金属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