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小学 510800
摘 要: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携手形成合力,最终才能共促孩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校 携手 合力
一、成立家长学校,“小家”、“大家”一盘棋
1.家校合作,家长与学生同步入学。孩子就读一年级时家长就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根据孩子级别,家长分级上课,孩子升级家长也升级,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其家长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如一年级的家长,重在教育他们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家长学会蹲下身子教育孩子,要学会欣赏孩子、倾听孩子,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等等;对于六年级的家长,由于六年级是孩子一生当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孩子生长发育加速,提前迎来了青春期,这时就要引导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减少“叛逆行为”的发生。
2.家校合作,改革开家长会的方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过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传统的家长会都是每次考完试后开的,重点向家长汇报考试的情况,这样的家长会收效不大,还会把孩子、家长、老师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不能达到和谐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改革家长会的形式。小学阶段,家长会应淡化孩子的成绩分数,因小学阶段学习内容较简单,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学不会,而是不去学,这类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时,应从培养孩子的习惯、兴趣、爱好各方面入手。家长会可以“家长沙龙”的形式开展,可让家长共同探讨育儿的方式、方法,畅所欲言;或让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这“成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好的;有的是孩子的体育才能特别棒的;还有的是孩子的性格开朗,很招人喜爱的。记得有一次家长沙龙上,我校有一位家长无私地把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体育运动爱好者,将儿子学习足球的经历与家长分享,结果很多家长触动很大,纷纷支持孩子学习踢足球。现在,我校已成了花都足球的训练基地,而这些学生素质也相当不错:不仅日常的训练没有影响学习,而且连续多年获得区的足球团体冠军。这个团体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家长的支持、配合。
3.家校合作,成立家长义工组织。家长义工发挥家长资源优势,促进学校管理,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家校联系,是家校、家庭和谐合作的中枢纽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段时间,我们到缔结姊妹学校香港石围角小学与香港陈吕重德纪念学校参观学习,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香港的家长义工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活跃在校园的“生活大使”、“爱心大使”, 他们不遗余力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有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的,又有为师生排忧解难的,甚至参与学校的接待工作,虽然工作辛苦而且没有半点酬劳,但这些家长还是干得很开心。“学校就是我的家!”一位义工满脸笑容地向我们介绍家长参加义工组织后的工作,要经过培训学习心理学、讲故事、做手工等内容,由学校管教育的领导与家长义工联系和指导工作,学校的义工充当学生的德育与生活辅导员。成功的教育需要确保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成功的沟通交流。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共同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种崭新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密切家校联系
1.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的意识。亲子教育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时期家长做得比较好,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到了小学高年级,有部分家长开始“放手不管”了,任其自由发展。这样不知不觉,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了“孩子大了,就没有知心话了”。其实不然,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共同教育、一起成长。
2.走进孩子的世界,多参与“亲子活动”。亲子活动可以增进双方感情。如我校每年开展的书香活动,要求家长、孩子每周周日利用一小时的时间定为“共同阅读时间”,共同制作读书卡,共同写读书笔记,学校评选“书香家庭”。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少一点麻将瘾,多一些读书乐”,从而以孩子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区,用校园的文明与和谐带动全社会。又如植树节到了,邀请部分家长和孩子一同植树,父母可以和孩子一道开展“心手相连,创建绿色家庭”活动,营造良好的绿色家庭氛围。互动式亲子教育活动明显推动了家长学校工作的前进步伐:它促进了家长,引领了家长,用家长的亲身经历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其影响力有时甚至盖过了教师的引领。
成功的教育需要确保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成功的沟通、交流。近年来,美国为着重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欧洲许多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走家校携手合作之路,为孩子搭建精彩的舞台,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论文作者:张惠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家长论文; 孩子论文; 学校论文; 义工论文; 家庭论文; 家长会论文; 亲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