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调整: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_经济论文

战略调整: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_经济论文

战略调整: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趋势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战略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兼并和联合震惊世界。众所周知,波音和麦道是美国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前者主要生产民航客机,后者除了生产民航客机外,还研制、生产军用战斗机,美英军队使用的战斗机及其装备,一半以上是由麦道公司提供的。这两家大公司规模为133亿美元的联合、兼并,其战略目的非常明显, 那就是要在飞机制造(包括军用飞机制造)领域占据技术和生产优势,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力度,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美国在航空技术及市场方面的霸主地位。新波音公司成立以后,美国国内两家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立即与之签订协议,将今后20─30年所需飞机一次性地向新波音公司订购,这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看来十分反常,其实,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民用航空公司全力支持新波音公司的战略意图。

新波音公司的成立以及美国国内航空公司的鼎力支持,对全球飞机制造业震动巨大。欧盟最先作出强烈的反应。指责这种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条例。经过数番讨价还价,新波音公司在开放专利和许可证领域作出某些让步,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一场风波才得以平息,其最终结果是新波音公司占据全球飞机市场70 %的份额, 而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则占30%的份额。

本世纪最后20年,以电子信息及其技术为先导和显著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在加速变化,一些战略性产业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规模重新组合和集聚。跨国公司以兼并、联合为主要形式的战略调整风起云涌,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经营范围越来越广。据统计,1996年世界上公司间的联合、兼并共发生2万多起总规模超过一万一千亿美元; 这种联合、兼并、扩张的趋势在97年仍有增无减。

联合、兼并的战略调整大趋势不仅表现在产业界,也表现在金融界和高新技术领域。97年11月18日,美国两家大银行第一联合银行和科雷斯坦兹金融公司通过一项合并计划,合并交易额为161 亿美元成为美国银行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购并交易。 两家银行合并后, 资产总额达到204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六大商业银行。98年1月, 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康柏公司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签署协议,同意合并组建新的康柏公司。新康柏公司将集中两家公司各自的优势,使年营业额达到400 亿美元,坐上全球计算机信息技术产业的第二把交椅。

在上述系列联合、兼并和扩张中,最为活跃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起带头作用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96年2月, 美国政府颁布新的通讯法,改变了过去美国电信企业不准跨地区经营的规定,允许美国电信企业跨地区经营。新通讯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电信企业的竞争和兼并联合。同年4月,美国SBC公司用170 亿美元收购了太平洋电信公司。其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西洋贝尔公司等也纷纷推出兼并、联合举措。美国电信企业这种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和扩张,在欧洲引起震荡。96年10月,英国第二大国际电信公司同第二国电信公司联合,组成英国最大的电信、娱乐企业。随后,该公司又开始了与美国电信公司511亿美元规模联合、合并的谈判。97年初, 美国微波通信公司与英国电信公司达成了规模为230亿美元的合并协议。 在这种联合、兼并的大趋势面前,日本也不甘示弱。97年2月, 日本政府废除了战后禁止控股公司的法令(日本在二战后为了削弱在战前和战中日本财阀控制经济的局面,曾规定禁止控股公司), 旋即日本电信公司(NTT)便以控股的形式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信企业一分为三,急剧地向国内和国外扩张。

电子信息产业的这种表现为联合、兼并和扩张的战略调整,既反映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和规模,反映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新趋势,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军事和意识形态的战略意图。从经济发展的态势看,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困难重重,建立战略联盟便成为适应世界市场新竞争的良好对策之一。大企业集团的战略重组和调整,使它们在共享技术、共同分割市场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竞争的方式和格局。

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战略意图来看,美欧一些发达国家电信企业的战略调整,其目的是企图以技术和生产优势永久占据全球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统治地位,迫使别的国家敞开大门,开放电信市场。世界贸易组织在美国和欧盟的倡导下,于96年底签订了一个全球性协议,要求到2000年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对电子信息产品实行零关税。参加协议的初始国有28个,至97年2月,有将近70 个国家在这份关于电信自由化问题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上签了字。打破了各个国家由来已久的对电信业的垄断。

信息网络的形成和扩张,信息社会的发展,以日益加快节奏的变化,向人们不断展示着新的诱惑和挑战,使人们在兴奋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因为,随着技术、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也防不胜防,这其中还包括对某些尖端技术和军事的控制。闭关自守,不参加国际信息网络,势必就会被排斥在世界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之外,一些好的信息和技术进步成果得不到共享、得不到利用,Internet提供给每一个国家乃至每一个普通人的与世界发展同步的机会就会丧失;加入国际信息网络,由于自身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又势必会受到控制。如何保持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如何既利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发展自己,又排除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经济优势进行渗透、控制的弊端,这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一些中等发达国家,都是一个两难课题。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波及全球的这种兼并、联合和扩张,实质上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性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这一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经济,还涵盖科技、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说:“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这种深刻的变化,对我国既是大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我们受到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受到日趋激列的国际竞争和更加强壮的国际大跨国集团的严重威胁,同时,我们也有了过去不曾有过或不完全具备的有利条件,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们可以发挥后起效应,开发引进高起点的科技成果,加快自身科技发展的步伐,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重组,推动经济布局的调整。

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式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不适应性、不合理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生产布局分散、重复,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低,地区结构不合理,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缺乏有较强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名牌产品不多且不稳定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严重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些年,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总体效果是明显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也开始在突破,但也必须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仅在于企业要有一个好的经营机制,还必须把企业改革同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结合起来。不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布局,不改变条块分割的状况,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很难推进的。

从我国自身的发展来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正面临一个转折和重组的关口。再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组的意义就更为重大,因为这已不仅仅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可以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是合拍的,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市场竞争实际上包括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大型企业集团的多少、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而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的战略调整,培育和发展一在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我国自己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使之成为民族工业的“脊梁”,成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主力军”,承担起跨世纪发展的结构升级、科技进步的重任,承担起振兴和发展我国战略性产业和实施名牌战略的历史性重任,在调整和优化结构中起主导作用,正是我们调整和优化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改组,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调整,抓好大的,形成具有较强科技开发能力和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正是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成功经验,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在组建大企业建团方面,我国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相比较于国际经济的战略调整,我国目前所做的还只是基础行为,要加入新世纪的竞争,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在下世纪的全球经济格局中有所作为,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必须有更大的举措,迈出更大的步伐。

标签:;  ;  

战略调整: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